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十八大以来的11大基础设施工程

发布时间:2017-09-29 20:41 来源:瞭望 《瞭望》新闻周刊

  ◆ 《瞭望》19大报道已正式启动,最新一期将为读者梳理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的重大工程

  ◆ 《瞭望》约访了国家发改委多个部门,筛选出22项重大工程,此为其中的11项基础设施类工程

  ◆ 完整版请见: 梳理|十八大以来我国22项重大工程

  港珠澳大桥工程

  ▲ 中国公路建设史上实施难度最大的跨海桥隧项目——港珠澳大桥 (国家发改委供图)

  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大桥建设对于完善珠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密切珠江东、西岸经济社会联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保持香港澳门持续繁荣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公路建设史上实施难度最大的跨海桥隧项目。大桥全长约55公里,由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三地口岸和连接线组成。截至目前,海中桥隧主体工程已全线贯通;珠海口岸、香港口岸和澳门口岸正在抓紧建设;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暗挖段已经贯通;香港连接线已全线贯通,桥面铺装和相关设备安装正在抓紧进行。

  2017年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最后冲刺阶段。目前,有关各方均以2017年底实现大桥具备通车条件作为工作目标,组织项目实施,全力实现大桥建设圆满收官,确保大桥平稳过渡到运营期。

  北京新机场工程

  ▲ 建设中的北京新机场航站楼 (鞠焕宗摄)

  北京新机场工程是“十三五”重大交通工程,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标志性工程和重要抓手。

  2012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建设北京新机场。2014年11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北京新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主要建设“三纵一横”布局的4条跑道、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总投资约800亿元,另同步建设空管、供油、航空公司基地等配套工程。按照批复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军方成立北京新机场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加快推进北京新机场项目建设。

  2014年底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于2019年全面建成投运。截至目前,主体工程航站楼已实现封顶,飞行区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已累计完成投资312.8亿元,占总投资的39.1%”;配套空管工程、场内供油工程已开工建设,航空公司基地等工程即将开工;同步规划的“五纵两横”综合交通骨干路网正在加快实施,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北京新机场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工程

  ▲ 川藏铁路拉林段嘎拉山隧道工地 (张汝锋摄)

  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项目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川藏铁路、滇藏铁路大通道的共用路段,项目建设有利于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加强西藏与内地联系,带动西藏南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民族交流和民族团结,为沿线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促进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山南、林芝地区,线路自拉日铁路协荣站引出,经贡嘎、扎囊、乃东、桑日、加查、朗县、米林,终至林芝,新建正线长度402公里。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8月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总投资366亿元,采用全额资本金,总投资的75%由中央资金安排,其余25%由铁路建设基金安排,项目建设工期7年。目前项目建设进展总体顺利,截至2017年8月已累计完成建设投资157亿元。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应用广泛 (国家发改委供图)

  编制和实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规划》全面统筹了各行业相关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提出分阶段逐步建成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布局合理、全球覆盖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有效满足了行业和区域重大应用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通过建设北京、新疆、海南三站联网、覆盖全国的卫星地面系统接收站网框架,实现了与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系统之间的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局面,为提供多类型、高质量、稳定可靠的空间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形成基础设施骨干框架。按照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协同的发展思路,在综合满足各部门主要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骨干框架。

  二是推进地面系统统筹建设。按照高效组网、协同运行、集成服务的统筹建设原则,在充分利用国家现有布局和资源统筹集约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完成了“十二五”陆地地面系统、海洋地面系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定标场网的立项推进工作。

  三是为促进航天产业商业化的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组织开展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高分辨率遥感业务卫星PPP试点工作。

  国家石化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工程

  经国务院同意,201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结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石化产业布局优化和产能整合提升,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布局建设形成若干世界一流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石化产业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关键转变时期。但我国石化产业也存在一体化程度低、规模化差距大、聚集程度偏低、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乙烯和芳烃是石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投资大、施工周期长、生态环保要求高,对于产业布局影响重大,在石化产业中极具代表性,我国乙烯、芳烃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左右。同期,世界石化产业发展呈现一体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趋势,聚集在资源产地或生产要素获取成本较低地区。一体化发展可以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充分提升产业附加值。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实现副产品集中深度加工,做到物尽其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废弃物排放;统一配置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有利于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国内乙烯和芳烃保障能力,为新建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腾挪空间,集中规划布局国家石化产业基地极为必要。国家石化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将有力推动我国石化产业安全、绿色、高效发展,提高国内主要石化产品的自给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方案》规划布局的石化产业基地拥有地域空间相对独立、安全防护纵深广阔、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发展潜力和较低的安全环境风险。《方案》印发实施两年多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以广东惠州、大连长兴岛(西中岛)为代表的国家石化产业基地发展势头良好,关联产业及公用工程逐步配套,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

  ▲ 蒙华铁路洛河大桥 欧巍摄

  蒙华铁路北起鄂尔多斯,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区,终至江西吉安,全长1814.5公里。该项目建成后,对优化煤炭运输结构、完善铁路网布局,优化开发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地区资源,加强湘鄂赣等华中地区能源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项目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辐射7省(区),有利于加强区域经济协作,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更好落实扶贫脱贫、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

  201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总额1930.4亿元,由16个主要股东组成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其中中国铁路总公司以外企业投资占比80%。项目法人对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全过程负责。

  截至2017年8月,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42亿元,根据工程进度,拟于2019年底开通运营。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工程

  ▲ 我国最南端学校开设远程在线教育,让海岛上的孩子通过网络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拉大投资、扩大消费、促进增长,而且有利于缩小数字鸿沟,弥补市场失灵,促进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列入重大工程包,2015年~2017年4月底,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80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结合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了“宽带乡村”等示范工程。

  截至2017年一季度,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3230万公里,同比增长23.9%。移动宽带用户(3G和4G用户)达9.97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74.1%。光纤到户用户超过2.46亿户,占固定宽带用户比重达到79%,位居世界前列。  

  中巴经济走廊

  ▲ 喀喇昆仑公路

  作为我“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是我与巴基斯坦双边合作关系的重要支点,对发展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打造中巴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与推动下,双方先后召开六次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及多次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瓜达尔港、产业合作联合工作组会议,签署了一系列会议纪要及合作文件,明确了远景规划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提出并实施了一批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电力、信息通讯领域的优先合作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巴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塔科特至哈维连段)、卡拉奇至拉合尔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及拉合尔橙线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已启动建设;ML1铁路升级改造项目可研已完成,签署初步设计商务合同,双方正就初步设计联合评审、咨询监理国际招标等开展积极磋商;萨希瓦尔燃煤电站总装机2×660万千瓦,总投资额约90亿美元;瓜达尔港自贸区起步区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招商引资亦稳步推进;人文交流方面,瓜达尔法曲尔小学正式交付巴方,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已建成使用,双方走廊秘书处正在筹划在瓜医院、职业培训学校及2017年来华培训等事宜。

  重大水利工程

  ▲ 滇中引水工程各州市引水量示意图

  重大水利工程是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重点和关键,在保障水安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是促进区域、流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涉及农业节水、引调水、重点水源、江河湖泊治理、新建大型灌区等。

  按照国务院的决策部署,201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等部门和地方,建立了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审批部际协调机制,创新工程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设推进机制,加强部门地方纵横协调联动,强化动态监管,加快推进项目审批建设。

  目前,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115项,在建工程投资超过9000亿元,引江济淮、滇中引水等一批对流域防洪、区域供水保障和生态改善具有骨干作用的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为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以及提升我国防汛抗旱能力、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益、保障水安全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燕房线全自动运行系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工程

  ▲ 燕房线无人列车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北京燕房线全自动运行系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工程列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创新的示范工程。

  该工程依托14.4公里的北京市轨道交通燕房线,研制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的信号及综合监控系统、车辆系统、运营维护管理系统,搭建全自动运行系统综合调试验证管理平台等,形成我国首个自主创新的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并开展工程试验和示范应用。工程建设期2016~2018年,总投资5.4亿元。

  中欧班列建设

  ▲ 6 月30 日,中欧班列首趟汽车专列抵达比利时泽布鲁日港(叶平凡摄)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自2011年首次开行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欧班列迅速发展壮大,运量大幅增长,货值显著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截至2017年8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000列,其中2017年开行突破2000列。国内开行城市已达33个。运行线路52条,通往欧洲12个国家33个城市。货物品类已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衣服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等。运营体系逐步完善,物流成本稳步下降,全程物流费用较开行之初已下降30%。

  推动中欧班列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促进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有利于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有利于提升我国物流运输体系效率。

  刊于《瞭望》2017年第40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整理

  

【责任编辑:齐琪】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 2017创博会,喊你一起创!
    中国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来了!全球创客齐聚一堂,前沿双创项目应有尽有。你还在等什么?
  • 寻找成都的“年代记忆”
    倏忽30年,城镇的发展改变了成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而街坊中的生活,也随着城市的变迁而成为记忆。
  • 这可能是最有文化的一份测试
    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处处有着精巧的传统技艺、绚丽的传统歌舞戏剧文学风俗,关于这些,你应该知道得更多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