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四个中国人‖》:所有意义都埋伏在日常生活里

发布时间:2017-09-19 05:23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乌兰

  《四个中国人‖》

  焦瑞青 雷建军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朋友圈流行逃离北上广,流行“假装在生活”,然而真正的中国人,生活到底什么样?

  清华大学师生最近出版的这本《四个中国人‖》,选择从普通人的生活入手,以温暖的笔触描写了他们的美丽与哀愁。书的主人公是4个普通到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进入大众视野的人物:陕西榆林的女书匠牧彩云,浙江台州的80后道士李金巨,湖南湘西土家寨子里的老先生姚启吉,以及远在台湾的民间舞者萧乔匀。

  作者焦瑞青认为,大众媒体构造的生活易于奇观化、象征化,想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最好的方法便是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走近他们、理解他们。

  作为写作者和纪录片作者,焦瑞青是清影工作室的一员。工作室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雷建军领衔组织,近年来,拍摄制作了反映故宫匠人生活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藏族登山少年经历的《喜玛拉雅天梯》,记录城市白领故事的《飞鱼秀》等广受好评的纪录片作品。

  这些作品都是用最平实的手法为当代中国人“画像”。焦瑞青说,他们看似平凡,却有着各自的动人故事。“比如一个80后,为什么选择去当道士?当道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还有女书匠,她们要到陕北各个村落里演出,这就是最传统的走江湖”。

  为了写好这本书,焦瑞青去了陕西、湖南、浙江、台湾,跟主人公们一起生活,她的笔下出现了很多细腻而写实的段落:地方领导为了欢迎画人民币上毛泽东像的画家刘文西,邀请本地文化名人牧彩云去演出。除了卖力的表演,牧彩云还主动为画家遮风挡雪,希望能和领导一样得到刘文西的墨宝,不料到最后,画家摆摆手走了,只留下牧彩云落寞的身影在风雪中飘摇。

  李金巨是整个道士戏班的台柱子,“祖传”道士,唱功上乘,但由于只是个外来的“和尚”,不是班主的徒弟或亲友,就算再会“念经”,也只是一个打工者的角色,班主不会给他应有的收入,还时时处处防备着他。

  作为一个舞者,萧乔匀是整场演出的招牌,她已经习惯了被主持人当作噱头,也习惯了来自观众的起哄,她在躲闪着,也习惯着躲闪,这已经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姚启吉是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作为一个“知天命”的人,姚启吉觉得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他谁都没有告诉,只是坦然而安静地等待着。

  焦瑞青称之为“笨拙而真诚”的写作,她相信日常生活本身就是意义;所有的重大,都埋伏在日常生活里。在写作之路上,她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社会的混沌复杂,她总结,“田园不再,牧歌悠长”。

  3年前出版的《四个中国人》第一部,描写了对理想中国人的幻想,第二部则呈现了更多的复杂性,因为“日常生活并非是绝对的纯粹或者无暇;理解这些复杂,我们会更宽容”。

  4个人物,4种不同的文化,4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只有姚启吉还在土家寨子里,坐看世事变迁;牧彩云、李金巨、萧乔匀等人,都在积极地追赶时代,不甘心成为边缘人。他们把技艺当成职业,比起艺术家,更像一个职人。

  职人介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介于“理想状态”与“现实生活”之间。他们踏实地站在土地上,心里只有技艺。

  社会纷乱,很多人把它归因为信仰的缺失,导致民众底线意识的匮乏。雷建军教授说,不如跳出信仰体系的框架,从真实的、不曾中断的、更加稳定的生活方式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我们关注这些不同行当的艺人,了解他们的手艺和生活,研究一直传承至今的手艺对于他们生活方式的形塑”。

  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生活。踏实的生活经验磨练出笃定的心性和生活智慧,生活不是“诗和远方”的对立面,谋生使得我们对社会有更广阔的理解。

  “不必假装在生活。”焦瑞青说,“忘掉自己,打开世界,或者带上自己,向广阔的世界进军吧。”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