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侗歌之乡”小黄村:侗歌有情传千年

发布时间:2017-09-18 13:12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王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煜

    小黄侗寨鼓楼前的广场上,侗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已经盛装以待。侗族姑娘们身穿无领大襟衣,下着短款百褶裙,发髻插着银钗,颈间挂着银项钏,走起路来,银钗微微颤动,项钏叮铃作响,分外好看。小伙子们则穿上了饱含侗族特色的白色立领对襟衣,头戴青布包头,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小黄的姑娘与小伙子们正要给远方而来的客人表演侗族大歌。

    小黄是贵州从江县高增乡的一个小山村,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1993年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在小黄,处处有歌,事事用歌。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产生活,以歌传言。

    侗族民歌,丰富多彩,远近闻名,如男女对唱情歌、大歌、琵琶歌、蝉歌、拦路歌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乐器伴奏、无人指挥的多声部合唱,高、中、低音浑为一体,以其和声的完美协调、格调的柔和委婉、旋律的幽雅优美著称于世。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时而高亢宽广,时而低沉悠扬,不时模拟鸟叫蝉鸣、江河奔流、山谷回响的声音,把听众带入到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中。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汉族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侗歌无法用曲谱、文字记录下来,故而口口相传,一传就是千百年。侗歌里蕴藏了侗族千年的文化韵律,收纳了侗族千年的真挚情谊,一切喜悦、悲伤、爱慕与思念都在其中流转,千百年来不曾中断。侗歌是侗族人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深深烙在了侗族人民的生命里。

    潘银花看着鼓楼前的侗族姑娘与小伙子们热情洋溢地演绎着侗族大歌,欣慰而骄傲。

    潘银花是侗族大歌的传承人,或许该叫潘刷银花,按照侗族的习俗,当奶奶了就该在名字里加一个“刷”。

    正在表演的人群里有银花奶奶的家人与徒弟。她教过很多人唱侗族大歌,最小只有三四岁的。后来村里开设了小黄侗族大歌传习基地,银花奶奶对教徒弟这事儿越发上心。侗族没有文字能记录大歌,所以徒弟们得看着银花奶奶的唇形,一句一句地去学,“认真地教一首歌,得教上两天”。银花奶奶还将侗族大歌唱出了贵州省,曾外出各地作过不少表演。

    银花奶奶从小就很爱唱歌,鼓楼前、小河边,她就暗自记住,自己默默学习。银花奶奶在唱歌一事儿上十分有天赋,一首歌听个两三次,她就能大致唱出来。

    侗族寨子里处处是歌声。据说,不会唱歌的小伙儿很难赢得姑娘芳心。鼓楼前在表演的《行歌坐月》就是讲述了一个小伙子因为不会唱歌而孤身一人,身边都是成双成对,只余他一人顾影自怜。

    而侗族大歌州级创承人吴荣德就是用歌声打动了美丽的姑娘,终成眷属。

    小黄侗寨为什么大到耄耋老人、小如垂髫小孩都能唱侗歌?“因为会唱歌,才会有人与你相处。”吴荣德就是用歌声打动了姑娘的芳心。回忆往昔,吴荣德脸上浮出些许羞涩。吴荣德曾坚持不懈地凑到心仪的姑娘面前,以歌传情,整整三年。侗族男女在一起必然少不了唱歌。侗族小伙儿用歌声追求姑娘,“至少也得要个三年五年”。

    吴荣德曾在1994年离开小黄,四处演出,表演侗族大歌,直到1999年回到小黄。慢慢地,小黄侗寨名声传出去了,吴荣德发现在寨子里开个小餐馆也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后来,小黄开设了民歌队,还创办了传习基地,吴荣德就专职带领起了小黄表演队。目前,小黄表演队已经有五十多人了。

    时光流逝,村寨发展。凭借着“侗歌之乡”,依靠着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小黄村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歌队尽心表演,政府大力宣传,除了一部分人守在寨子里,为旅游参观的人们表演侗族特色,还有一部分辗转在祖国各地,极力传播着侗族大歌,传承着这笔惊艳着岁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目前小黄村有不同年龄段的民间歌队50多支,队员1000多人,分为姑娘队、罗汉(男青年)队、娃娃队和老年队。小黄村民在上海、长沙、贵阳、桂林、张家界、凯里等大中城市和著名旅游景点从事侗族大歌演唱表演的有540多人,每人月均收入3000元,全村仅靠此项今年创收约2000万元,人均收入4260多元。

【责任编辑:产娟娟】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