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杨长福:用一生记录一座城

发布时间:2017-09-17 17:2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文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文凌

    88岁的杨长福用88张照片,让人们重新看见了“故乡”昆明。

 

杨长福在1949年自己的照片前留影 刘建华摄

    9月16日,由云南省摄影家协会、昆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昆明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杨长福摄影七十年“昆明记忆”作品回顾•典藏展在昆明市博物馆开展,吸引观众无数。那些黑白照片里是过去的生活痕迹,是家的味道和思念。观众在照片间流连忘返,相互倾诉着故居故人的故事。

金马碧鸡坊旧貌,摄于1953年

滇池风帆,摄于1958年

    此次展出的88幅作品中,有许多作品是首次面世,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展出当天,140多人收藏了这些照片;含15幅照片的精选套装被典藏19套。其中,摄于1970年、反映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生产情景的昆明《官渡区前卫公社太和大队秋收场景》被35人典藏。

    被誉为昆明摄影界“掌门人”的杨长福,有如“移山”的“愚公”,一辈子手不离相机,用60多年的时光记录了昆明这座城市的变迁。

滇池岸边嗮草煤,摄于1966年

云涌大观楼,摄于1960年-1969年

    1944年,15岁的杨长福从家乡玉溪来到省会昆明,举目无亲,在昆明艺华照相馆当一名小心谨慎的学徒;1949年,他成为昆明子雄照相馆的暗房工人。那时候,很多人不知道,这名个头矮小、成天在暗房里辛勤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悄悄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

    1950年,杨长福担任了昆明市照相业工会主席兼团委书记;1957年,昆明市第一家国营相馆“东风照相馆”成立,杨长福担任主任;1959年,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他参与拍摄、编辑出版了建国以来昆明的第一本彩色画册《昆明风景》。

昆明海埂公园的少先队活动,摄于1974年

昆明搪瓷厂工人检验产品,摄于1976年

 

官渡区前卫公社太和大队秋收场景,摄于1977年

    在60多年的摄影生涯里,杨长福曾先后任云南省摄影家协会第二届副主席、名誉主席,昆明摄影家协会第一届至第五届主席。2006年,他作为“从事摄影工作五十周年的中国摄影家”,获得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纪念证书;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授予他“云南文学艺术成就奖”;他的300多幅作品被瑞士、美国、日本、非洲、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选用,其中的30多幅作品在澳大利亚展出并被收藏。

    然而,这位荣誉等身、头衔颇多的摄影家,却从来都是被他的学生和同行称为“杨老”,更多的是叫他“杨大爹”。

    云南著名文化人、作家老楷记得初识杨长福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期。那时他的工作地点在昆明胜利堂,“随时见他,身挂相机,精神抖擞,高亢的玉溪腔在胜利堂中回响”。

    “那时,云南的摄影家画家,常常云集在他的办公室,不论资历辈分,皆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谈笑风生,大家都自称或互称‘照相的’‘画画的’,从不摆架子。”老楷说,对小青年特别热心关照的杨老,从此被大家喊成“杨大爹”。

    “大爹和大师不同。大爹没有光环,没有距离,像家人一般,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亲切朴实自然。”老楷说。

    事实上,在摄影界看来,“亲切、朴实、自然”正是杨长福潜心从事摄影事业60余年“最为贴切的概括”。

翠湖俯瞰,摄于1970年-1979年

海埂沙滩,摄于1970年-1979年

昆明亨得利钟表店 摄于1970年-1979年

    源于工作关系,他的摄影作品里有城市风貌、农村秋收、工厂生产。他的作品,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昆明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他用“近乎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朴实无华的镜头感,将其定格为可视的历史”。

    这些记录历史的影像,在今天看来,弥足珍贵。

    “本次杨长福老先生的收藏展是一次热泪盈眶的怀念。”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刘明说,“这些作品记录了我们这个城市历史上的面貌,宁静安详与温情。当我们拥有了一座全新的城市时,我们这座具有浓郁田园情调和文化自信的城市,也需要在创新中坚守。”

文化副刊部
【责任编辑:张曼玉】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