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网评
APP下载

【有言值】杀人分尸案“凶手”今改判无罪!避免冤狱才会有更多公正

发布时间:2017-09-12 12:27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黄帅

  今天(9月12日)上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缪新华故意杀人,缪德树、缪新容、缪新光、缪进加包庇再审一案,依法宣告缪新华、缪德树、缪新容、缪新光、缪进加无罪。

  蒙冤14年,今日终于平反昭雪。谈这起案件要从2003年4月说起,当时,福建省柘荣县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死者是一名杨姓女子,犯罪分子手段残忍,将其杀害并分尸。其后,死者的前男友缪新华进入警方侦查视野。2004年10月,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缪新华死刑,其二弟、三弟、父亲和叔叔各被判处有期徒刑二至4年。

  从公布的信息来看,早在缪新华被判刑的第二年,也就是从2005年3月起,此案就出现了多次改判的情况。

  一次是在2005年8月,宁德中院再次判处缪新华死刑,4名家人刑期被增加到3至8年不等。另一次是在2006年,在福建省高院二审改判里,缪新华由死刑改为死缓,其家人刑期不变。

  在案件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缪新华和家人尽管曾“认罪”,但在口供上多次反复,几人的口供也无法完全对应。比如,缪德树曾承认帮助缪新华碎尸,后来却对此矢口否认。用缪新华的申诉律师毛立新的话说,“口供的合法性、真实性也是很大问题”“当事人还称遭遇了刑讯逼供……综合分析,全案没有能够直接指向当事人的物证”。

  或许,案情复杂、牵涉面广、证据有限、供述反复乃至不合理的刑讯方式,都是让真相被掩盖、平反拖延至今的因素,但这不是造成冤案的理由。

  对年轻的缪新华来说,一切要从头开始,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曾说,“遭受了这种磨难,家里可以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这个申诉之路,太难太苦了,不管是心灵上还是身体上,都遭受极大的压抑和折磨。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几年”。对他而言,平反前的每一天都是煎熬着,恢复自由和名誉成为心中最大的愿望,而当这一刻真的来到了,未来的新生活又谈何容易?

  2016年,缪新华父亲缪德树因病去世。据缪新光说,父亲2012年2月出狱后,每天都要吃药,也不能干活了。“他过世前反复交代,等不到清白那一天绝不下葬。”至今,缪德树的遗体仍寄放在陵园里。

  在人生最该学习和打拼事业的年龄里被耽误了,缪新华要“从头再来”,除了内心不放弃的信念外,更应得到合理的物质赔偿和精神慰藉。平反昭雪后,当事人可以根据《国家赔偿法》提出国家赔偿申请。

  其实,落实好《刑事诉讼法》里确立的疑罪从无原则,是避免出现冤案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在口供、证据不清楚的时候不要轻易下判决,司法审判的力量要充分发挥,不能简单由侦查方取证说明。若在整个案件调查和审判流程能落实好这些基本原则,又怎会出现一家人蒙冤十几年的事情呢?

  当然,要做到司法公正、审判公正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单从此案来说,取证上的严谨,是避免冤案的重要因素。正如《洗冤录》中所言,“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侦查中精准取证、反复核验以及多方互证,这些关键点做到位了,就可以从源头上扼杀冤案发生的可能。

  媒体和舆论对冤案的关注和呼吁,是希望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此前,呼格吉勒图案、浙江张氏叔侄案、聂树斌案等轰动全国的冤案得以平反,都能看到媒体和舆论“助力”的身影。其舆论监督的能力是一方面,同时,正义的声音也会鼓舞蒙受冤屈的当事人,让他们在绝望里能看到新生活的希望。

  相关阅读:

    一家五口卷入冤案,福建14年前杀人分尸案“凶手”今改判无罪

    一家五口14年冤案今平反 对话最早出狱者:渴望清白我才活下去

【责任编辑:郭艳丽】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