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家重回舞台中央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许晨阳。”

  9月9日,当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宣读2017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获奖人名单时,台下的媒体记者都有些傻眼了:许晨阳是谁?

  相比之前公布的生命科学奖的获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和物质科学奖获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而言,来自北京大学的许晨阳教授还是一个太过陌生的名字。而他的获奖评语更是有些“高深莫测”: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作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

  更让在场媒体惊讶的还在后面:这位科学家竟然是一位80后!

  实际上,与很多科学大奖的获奖者年龄相比,3位获奖者都算得上年轻:施一公生于1967年,潘建伟生于1970年,许晨阳生于1981年。

  作为中国第一个民间发起的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的评审过程不可谓不严格:参考诺贝尔奖评审体系,科学家委员会推荐出国际专家作为提名人。候选人产生后,请全球范围相关领域专家对候选人的工作给予评价,科学家委员会根据评价结果投票确定获奖者。

  “这是一个马拉松式的过程。”本届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介绍,今年3月开始向社会各界征集候选人的名单后,3个奖项最后一共收到了800多份推荐。本届大奖的15位科学委员会委员都是世界知名学者,他们不惜时间,认真研读候选人材料,几次开会讨论候选人的工作。直到9月9日上午投票前,最后一次会议还超时了半个小时。

  而之所以如此,本届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说,就是为了“维持它的标准,确保原创力、影响力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是今年新增加的奖项。李凯说,奖项设立的初衷是因为“中国的计算机科学还是落后于世界。这个奖的设立,就是要鼓励年轻的科学家,做一些有影响力和经过实践考验的工作,这样中国就可以走在世界的前面了”。

  本届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高西庆说,设立大奖的初衷,就是希望鼓励不急功近利的氛围,使得年轻人能够静下心耐住寂寞去做科学。

  许晨阳就是其中之一。他觉得,自己获得这项大奖,“也是对年轻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期盼”。他已经决定拿出一部分奖金,设立一些专门针对年轻人的奖。

  10年前,作为世界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回到清华大学任教时,很多人不看好他的选择。施一公用10年的时间证明了在中国本土一样可以作出世界级的研究成果。这也是未来科学大奖所强调的:奖励主要在大中华地区完成的、最有国际影响力的、经过时间考验的原创科研工作的科学家。

  在施一公看来,在这些成果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国家过去十多年对基础研究的连续投入,不然是万万没有可能的”。

  潘建伟也有类似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我们国家整个领域一直在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领域广大工作者所做的工作的一个肯定。”他说。

  去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因为研究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获得了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的物质科学奖。他直言:“自己多了不少粉丝,很多科学家也因此变得工作更加有劲头。”不过,令薛其坤最高兴的是,“科学家现在也逐渐走到了中国发展的舞台中央”。

  薛其坤希望和新的获奖人一起,在这样一个科学大奖精神的推动下继续努力,传播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营造科学氛围,“使我们中国的科学走到世界科学舞台中央”。

  去年,未来科学论坛在各地频繁开讲。不少一流的科学家干起了科普的工作,向公众介绍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

  只要有时间,未来科学大奖的捐赠人之一,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就去听未来科学论坛的讲座。与他一起听讲座的,是很多10多岁的孩子。“30年后,如果这些孩子因为听了讲座,走上科学的道路,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我们设这个奖就值。”李彦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