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网评
APP下载

【有言值】点燃爱心的“一元购画” 钱都去哪儿了

发布时间:2017-09-04 17:4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胡印斌

    还记得前几天在朋友圈刷屏的“小朋友画廊”吗?当时,它仅7个小时就筹集善款1500万元。此后,活动引发了“捐款去向”“画作是否代笔”“善款不给作者”等质疑。据《北京青年报》9月3日报道,6天过去了,这1500万元善款具体怎么花,项目进展如何,发起方仍无详细信息披露和说明,捐款人也无法查询捐款记录。

    “一元购画”将公益与移动社交绑在一起,新颖的形式与社交网络完美结合,迅速引燃了公众的爱心。就像WABC无障碍艺途的发起人苗世明事后说的那样,“应该让它继续筹下去,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子弹”显然是不可能再飞一会儿了。因为,几乎与满满的参与热情同步,公众的质疑声也日渐响亮。这些质疑一点都不新鲜,依然是以往一再被强调的那些内容,这些善款究竟将如何使用?发起方为何不及时公开捐款记录、项目进展等相关的关键信息?而如果这些信息缺失,则公众又如何监督善款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如果说活动当天不公开“捐款去向”,似乎也可以理解,信息的收纳、整理、核查等等,都需要时间,但时过多日,仍然存在“信息饥渴”,或者只是笼统地说明,“善款将用于帮助特殊人群融入社会”,未免大而无当,并非“精准”去向,并不可能消除公众的疑虑。

    根据相关发起人苗世明的说法,1500万的用途“在筹款前我们都已经规划好了,主要是用作目前已有的十个城市机构的支出经费,和新城市的拓展经费”。这也让人不解,既然在筹款前已经有所规划,那为什么在发起捐款时不做相应说明?事实上,“一元购画”在募捐时并没有讲清楚究竟为谁捐款,而只是含糊地表述,“捐赠一块钱就可以买一幅自闭症、智力障碍人群的画作”。

    这也导致捐款者的意愿与款项用途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试想,如果一开始就说是为机构募捐经费,公众还会有如此强烈的捐赠热情吗?尽管强调“自闭”“智障”等,或许是一种宣传策略,意在激发公众柔软的爱心,但这是不是“以偏概全”?至少,并不规范。根据《慈善法》规定,募捐活动必须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募捐方案、联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询方法等细节,一旦细节缺失,则必然会引发捐赠者的信任危机。

    种种疑点,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回应,但不管有意无意,由此暴露出来的公益捐赠“痼疾”,却是根深蒂固的,这或许可以算是一种“爱心病”。其表现往往是,重募捐、轻交代;重义务、轻责任;重爱心、轻监督;强调社会轰动效应、忽略具体细节披露……至于公益慈善最核心的信息公开透明问题,则被摆放在靠后的位置,甚至完全取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

    以前不少人批评国内一些官方色彩浓厚的慈善组织信息不透明,实际上,这也是大多数公益组织的通病。募捐是一回事,款项使用则是另一回事。这其中,既有遮蔽、扭曲部分信息的做法,也不乏频频改变款项用途的恶劣事例。而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折腾中,公益慈善的爱心之路越走越窄,直至无路可走。

    也因此,有必要从国内公益慈善领域的整体生态审视“一元购画”。一方面,公益慈善组织,特别是民间组织,尤其应该率先遵循《慈善法》的相关规定,主动公开募捐的相关细节,以重建社会的信任。另一方面,监管方面也该主动作为,确保爱心落到实处。根据《慈善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对慈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慈善行业组织进行指导。同时,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慈善组织评估制度,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机构对慈善组织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惟有构建起严密的监督制度体系,并积极作为,督责行业自律,才能敏锐察知社会冷暖,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责任编辑:姜继葆】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