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过度心理补偿更易焦虑 真正的共情要不断试错

发布时间:2017-08-25 05:2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沈杰群

  看到两个案例里的“焦虑妈妈”,心理咨询师薛畅的第一感觉是:这两个妈妈都属于相当有心理觉察的家长,不过“补偿”途径和动机出现偏差。

  林爻陈述因为自己童年不完整,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因此一直给孩子无条件的陪伴。薛畅从这位妈妈频频使用的“一定”,读出了焦虑的信息。任何行为一旦被过度强调,就充斥着强迫的色彩,哪怕行为本身正确如文中所说的,“一定要让她享受到完整的爱”。

  这位妈妈的“心理补偿”是一种几乎倾情参与的“陪伴”。薛畅说,现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似乎很流行强调“陪伴”的意义。“但是大家都没说清楚该怎么陪伴?我们以为陪伴就是不离开孩子,把陪伴理解成静态的名词,以为留在身边就可以了。实际上随着孩子成长,陪伴的方式和程度是有变化的,是一种动态过程。”

  薛畅肯定这位妈妈的“反思力”,重视亲子教育的知识学习,但是家长不应过度依赖某一类专业书籍。“市面上所谓专家的信息太多,在消费家长的焦虑,同时还制造焦虑,而其实本真的爱就能培养健康的小孩。不要让书中的‘正确答案’变成现实生活的束缚。”

  王风的故事,则着重讲述原生家庭“控制”造成了“心理阴影”,从而对女儿彻底“放手”,不轻易给任何意见,结果后来又心生困惑:自己是否也站到了另一个极端,本质和上一代无异呢?

  薛畅指出,近年来,心理专家常会强调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比如创伤的代际传递。但是,原生家庭影响是好是坏,其实无法完全确定。“一个人的家庭影响固然重要,但社会大文化、后天教育还会影响个体成长。如果人总是过多注意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忽视甚至丧失那些能帮助自己的有利资源。”

  “作者和妈妈走在两个极端,一个完全不信任女儿,另外一个完全信任女儿。作者给予女儿的‘成长’,和自身体验恰好相反。也许,作者的女儿以后有了孩子,又会是另一个。”薛畅认为,在家族发展过程中,代际创伤可能会具体表现在不同的两端,而家族的每一代人都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去修正。

  代际创伤如何修复?薛畅指出,修复,其实是在一个极端和另一个极端之间摆荡,是动态的。她说代际创伤不必刻意修复,出现极端不可怕,下一代会一直修正,自然找到最舒服的状态,而这一切都不是有意识进行的。

  当下不少家长会进行“心理补偿”“自我解析”,对亲子教育有自我觉察的家长,反而更容易焦虑。结合实际观察,她总结出,不当的“心理补偿”,问题往往出于两个层面:觉察的动机、解决的方案。

  首先,觉察的动机。薛畅说,在有些情况下,所谓的觉察未必是真的觉察。比如深入分析有些家长试图进行的“补偿”,会看到“补偿对象”更像是小时候的自己,“站位”不像是一个妈妈。

  薛畅听说有一位新妈妈,专门学习过“科学育儿知识”,但遭到“传统派”父母的强烈反对。这位新妈妈特别委屈,不停和长辈争论。“为什么她要解释?就是为了证明一件事:我是个好孩子,虽然没有听你们的,但我有我想做的事,希望你们可以认可我。父母习惯性不同意,新妈妈就陷入委屈、愤怒的情绪中。”薛畅指出,这位新妈妈的行为,本质上源于一个女儿的身份,而非一位母亲的身份,如此激烈的互动只会让长辈觉得你还没长大。

  “一个成熟妈妈应该怎么做?无论父母怎么说,我不去争论,但坚持我的做法,作为妈妈的身份来照顾、保护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变成一个想得到肯定的小女孩儿。”薛畅觉得,如果当家长觉察到似乎不堪的历史即将重演,还应再具备一份反思力——这一刻你们的身份是父母,不是一味补偿自己损失的小孩子。

  第二,解决的方案。家长过度“心理补偿”的一个典型表现,是永远想方设法绕过教育路上的“坑”,或者幻想高效、精准地解决所有疑难杂症。薛畅感慨,如今在很多家长的眼里,“只有问题,没有孩子”。

  她加入的一个家长微信群,有家长说,孩子被欺负了,应该如何解决?是不是应该找对方孩子家长、向校方反映?却没有询问孩子被欺负后的内心感受。

  也有些家长关注孩子的感受,但态度上急于求成,套用现成的经验和理论框架。真正意义上的共情,是不断地尝试错误,是“有人正在尝试理解我”。假设你的孩子忽然大哭,一些受过“亲子教育训练”的父母会安慰:“我知道你很伤心。”但薛畅觉得远远不够,父母应该问:“你怎么了?你看上去好像很伤心。”如果孩子说不是,父母继续尝试询问究竟是哪种真实情绪。

  薛畅表示,家长不该迷信于“以一个框架、带着压迫感”的解决方法。“有些家长喜欢专家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这里面并没有把家长作为成年人看待。”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