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中国专家开启器官移植2.0时代

发布时间:2017-08-22 08:01 来源:金羊网 作者:丰西西、王建、李绍斌、彭福祥

  为解决器官短缺 致力于自愿捐献

  2008年,何晓顺被调任中山一院黄埔院区担任院长。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他着手了一件谁也不看好的新事物——公民身后器官捐献。其实,时至如今,器官短缺仍是制约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瓶颈。根据国家卫计委估算,我国每年需要接受移植的患者约30万人,而实际能接受移植患者不足1万人,大量患者在等待器官过程中死亡。

  “器官移植事业,都是被逼出来的。”事后证明,在当时那种条件下,牵头做公民身后器官捐献,是何晓顺做的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在中山一院黄埔院区,他把院内各个科室协调起来,创立了国内最早的院内器官获取组织(OPO),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了解,他和团队在我国公民器官捐献的起步阶段,一直是领跑者。不仅捐献例数长期位居国内首位,还创立了我国首个“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站”;创办了器官捐献国际合作论坛;主编了国内首部器官捐献专著,主持制定了国内首部器官捐献指南;牵头建立包括哈佛大学等在内的国际器官移植研究平台。在总结大量器官捐献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该团队立足于中国国情,建立了我国公民器官捐献的支撑技术体系,为我国器官移植的成功转型发挥了先锋与示范作用,受到国家卫计委和国际社会的肯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编写了全国第一本器官捐献科普教材《器官捐献500问》,面向普通读者,普及器官捐献科学知识。

  在2012年全国器官捐献总结大会上,何晓顺作为唯一的专家代表发言,介绍器官捐献的“广东经验”。也就是在那一年,中山一院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公民身后器官捐献成为首要器官来源。

  创器官捐献制度 被誉为亚洲典范

  国际上,移植器官主要来源于脑死亡器官捐献,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度与技术体系。然而,因传统观念及法律背景的差异,脑死亡概念在我国尚未被广为接受。何晓顺团队花了十多年钻研,创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心脏死亡捐献为主体的器官捐献模式。在这套模式下,可以用技术判断评估什么样的供体适合捐献,把潜在的捐献者找出来,并预测对方的心跳死亡时间,同时,针对缺血状态下的器官损伤,能够评估其损伤程度。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一切都成为了一整套体系。

  也正是因为这一模式的诞生,中国的器官移植数量在十多年里增加了百倍之多。而这一名为《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的支撑技术创新与推广使用》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何晓顺教授本人也荣膺广州市科技市长奖。据统计,至2015年底,来自公民身后捐献的器官移植,已经挽救了14000多位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使得中国成为国际上器官捐献工作进展最快的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移植大国。世界卫生组织对此的评价是“亚洲地区器官捐献改革的成功典范”。

  “不中断血流”移植 将成为移植主流

  一个又一个成果被拿下,他的脚步却从未停歇。何晓顺似乎已经习惯了当“拓荒者”,他始终保持着极强的敏感性和高度热情。于是,便有了此次轰动全球的“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手术。这项被业内高度评价为“开启器官移植2.0时代”的成就,并没有让何晓顺打算稍微地停顿。“我们这一代人,吃过苦,处于现在的时代,幸福感很强。我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一些事情。”何晓顺说,在中山一院,文化的传承格外明晰,老一辈医生们高洁的职业操守和精神,像旗帜一般激励着后人学习。

  如今的何晓顺,依旧保持着一位临床医生的日常,查房、看诊、手术、科研。“只要我有空,我就会去病房看患者,哪怕他的数据指标已经被放到我办公桌,只有亲眼看到他们的状态,我才能真正放心。”何晓顺说,无论如何,他的首要身份还是一名医生。

  如今,他和团队正在筹备将“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技术逐渐优化,将其中的主要技术环节重新编写,形成规范,逐步推广。下一步,用这种技术开展的,很可能就是肾脏,接着是心脏,等等。“很可能,我会把我以前做过的全部推翻,边走边看吧,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它将会成为器官移植的主流术式。”

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李想】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