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和百万亩林海一同成长的年轻塞罕坝人

发布时间:2017-08-20 14:3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吴蕴聪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蕴聪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曾经作为皇家猎苑被大规模开围伐木、垦荒,原始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962年,为了缓解“风沙紧逼北京城”的紧张局势,第一代塞罕坝人在这里扎根。他们克服粮食匮乏、气候恶劣等艰苦条件,从一棵松开始,慢慢种出了一片林海。

    随着塞罕坝林场的生产建设,林二代、林三代逐渐成为林场建设的中流砥柱。面对护林工作的寂寞和艰苦,塞罕坝的年轻一代是否愿意留在这个远离繁华的地方,继续父辈们的工作,接过塞罕坝精神的接力棒?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跟随“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媒体团走进塞罕坝,见到了生在塞罕坝、长在塞罕坝的年轻一代,听他们讲述心中的那片林海。

    “这片林子既然建起来了,我们就要保护好”

    “这棵树已经长了四年了,过两年还会越长越高!”郭志睿指着千层板林场马蹄坑营林区的一棵矮小的樟子松,兴奋的向记者介绍。

    郭志睿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林三代,2009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郭志睿回到林场,参与建设。面对是否回家乡建设林场这个问题,郭志睿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回来各方面因素都有,我对这片土地有感情,家里的亲人也都在这边,回来方便。”郭志睿平淡的说。

    “三代护林”是郭志睿一家人的标签。爷爷曾在塞罕坝的财务岗位工作,妈妈在育苗系统,爸爸在电力系统。或许是因为没有在一线护林,年幼的郭志睿并没有和其他林场子弟一样,要时常经历与父母久别的痛苦,林场那些感人至深的情节在他身上似乎也没有太多的体现。

    现在的郭志睿在林业科负责林业生产、森林经营和勘察设计,要时常在山上搞调查。和一般的护林员一样,郭志睿每次调查就会长时间不能回家。

    郭志睿向记者介绍石质阳坡樟子松容器苗造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蕴聪 摄

    塞罕坝的林海是在艰苦的环境下长出来的,对每一棵树的种植都要严格把关,哪怕已经郁郁葱葱,依旧不能掉以轻心。育苗造林需要严格把握好每一个关口,保证造一棵活一棵,这不仅需要很高的技术,更需要一整套方案的经营。“林子的经营就像种庄稼一样,不能只播苗不浇水,施肥、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做足了才能让庄稼长得又壮又好”,郭志睿这样向记者解释自己的工作。

    在千层板林场马蹄坑营林区的山坡上,郭志睿告诉记者,由于坡度大,地质特殊,这里采用了石质阳坡樟子松容器苗造林这一方法。郭志睿解释说,这里土层十分薄,下面全是石头,需要先在山上凿出一个穴口,将穴内的石块清除整齐垒于坑下沿,以便积水,再客土造林。有时候,工人在垒石块的时候没能达到标准,郭志睿就会在山上和工人发生激烈的争执,“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我们不能有一点差错,否则就会影响这棵树的生长。”

    “这片林子既然建起来了,我们就要保护好!”现在,林场已经进入了保护为主、攻坚造林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在郭志睿心里,作为年轻一代的塞罕坝人,林三代的职责就是要经营好老一辈护林人辛辛苦苦造起来的林场,只有提升林子的质量,不断钻研创新,才能让每一亩地都能为生态环境发挥最大的效益。    

    看着父母担心护林工作后继乏人,有了接班的想法

    今年24岁的刘志刚一开始并不想留在林场接下父母手中的“接力棒”,因为他更向往走出林场,到大都市体验热闹繁华的生活。

    因此,21岁那年,刘志刚选择在上海从事喜欢的计算机行业,在联想当了三年操作员,等到他离开时,已经能拿到每月8000元的工资。

    谈到为什么离开曾经向往的生活而回到塞罕坝,刘志刚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父母担心自己,自己也担心父母,看着快退休的爸妈十分挂念林场的防火工作,就有了接班的想法。

    在塞罕坝,有一种说法叫“为塞罕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刘志刚一家三口就是这种情况。

    刘志刚的父母刘军和齐淑艳是林场8对“夫妻望海楼”中的一对。他们在望海楼担当瞭望员已经有11年了,为了防止火灾,及时预警,11年间没有周末没有假日,连春节都是守着一片林海度过。齐淑艳告诉记者,幼时的刘志刚不能理解父母的工作,他埋怨父母对林子里的树比对他还亲,有时候也会问:“究竟我是你们的孩子,还是这片树林是你们的孩子?”

    在刘志刚的印象里,最深刻的是一家三口从来没有好好一起吃顿饭。“望海楼的瞭望不能间断,经常是一个人在楼下做好饭,赶紧吃两口就到楼上替另一个人下来,另一个人匆忙吃完饭后,楼上的人再替换下来洗碗。”

    塞罕坝林场的教育水平本身就低,刘军和齐淑艳又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不能陪伴孩子成长,刘志刚最终没能考上大学,选择了上技校。

    上了技校后的刘志刚慢慢理解父母的工作,可是这时的他也萌生了走出林场的想法。

    刘志刚的父母并不希望刘志刚留在外面,为了留住儿子,母亲齐淑艳用了很多办法。刘志刚在上海工作的第一个年春节回家的时候,差点没有再回到上海。担心被父母强留在林场,刘志刚挣扎过,也斗争过,第二年的春节,刘志刚没有回家过年。

    现在的刘志刚在塞罕坝机械林扑火队做临时工,平时也会做点纪念品销售的小生意。虽然不及在上海挣钱多,也足够养活自己。当记者问到是否甘心回到这里时,刘志刚说,“刚开始肯定会有不甘心,但是现在我觉得挺好。”    

刘志刚接受记者采访 李政葳 摄

    三年前,从上海回到塞罕坝的刘志刚有抵触情绪,但他在护林工作的过程中慢慢了解了这份工作,也更理解了父母。刘志刚告诉记者,小时候虽然在林场长大,也只是耳濡目染防火意识会比较高,参加工作后才慢慢明白,塞罕坝林场是如何建成的、塞罕坝的树是如何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栽种的,也明白了老一辈护林人的艰辛与不易,“现在我已经有点爱上护林这个工作了。”

    目前刘志刚所在的扑火队有12个临时工,他们都是林场的子弟。塞罕坝网络宣传信息中心主任王龙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当年许多林场子弟初中毕业就能在林场谋求一份很好的工作,而现在林场属于事业编制,塞罕坝的教育水平却依旧十分落后,这些因素导致林场子弟的就业压力十分大,当临时工、做一些小生意,是未能考上大学的林场子弟大多的选择。想要在望海楼真真正正接下父母手中的接力棒,对于刘志刚来说还是有些困难。

    “现在,外地的研究生、大学生更容易也更愿意来到塞罕坝发展,许多林业专业毕业的学生都觉得到塞罕坝发展更有意义,而塞罕坝三代护林人的努力所打下的好基础,也更可以展示他们的才华。”王龙说道。

【责任编辑:齐琪】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