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记录民族地区的生活变迁

库布其沙漠的生态环境在一天天改变

发布时间:2017-08-08 05:28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吴晓东

  “这么多年种树的经历,如果说刚开始是为了生计,为了跟沙漠赌气,那么现在,我觉得它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46岁的张喜旺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人,从2003年至今,他在库布其沙漠坚持植树治沙已经十几年,种植面积超过两万亩。

  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2017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以下简称“看中国”)展映仪式上,柬埔寨青年导演潘江水拍摄的《沙漠斗士》,记录了张喜旺带领村民日复一日将沙漠变成绿洲的默默劳作。

  在张喜旺的印象里,20年前库布其沙漠的沙尘暴一年能刮几十次,“一夜沙尘暴,第二天连门都开不开了”,张喜旺说自己是个倔脾气,不甘心一直在沙漠的欺负下艰难度日,除了自己种树,2011年他还承包了1600亩沙漠绿化工程,成立了自己的植树队。从人拉肩扛到有路有车,现在无论是种树经验还是管理经验,张喜旺都堪称“专家级”人物了。在千千万万个张喜旺的努力下,库布其沙漠的生态环境在一天天改变……

“这次来到中国的经历将令我余生难忘”

  从上海高铁维修到云南建水豆腐;从深圳无人机开发到广西手工木船;从湖南花炮制作到甘肃送变电工程;从吉林贡米种植到青海光伏发电;从河南挂壁公路到北京“人艺”情怀……2017年度“看中国”从今年4月10日启动以来,来自37个国家的103位外国青年分赴中国12个省(区、市),每人拍摄一部以“工匠·传承·创新”为主题的10分钟纪录短片,表达他们此行的“中国印象”。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国际性中国文化体验项目。从2011年至今的7年间,已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48个国家的405名外国青年,用404部短片记录了他们眼中的中国,并获得55项国际奖项。

  “仅凭一缕丝线,几片绸缎,用她们勤劳的双手,巧妙地缝制出一件件凝聚生活哲理、包含民族情怀的服饰,这是蒙古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式。”来自缅甸的青年导演奈特这次的内蒙古之行,用镜头讲述的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和头饰制作的故事。77岁的斯琴巴拉木是蒙古族传统服饰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两个妹妹仁庆苏布德和浪腾苏布德,一个70岁,一个67岁,都是蒙古族传统服饰内蒙古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三姐妹得到了长辈们的真传,不但把蒙古族服饰带进了上海国际艺术节等耀眼的舞台,远销日本、蒙古及台湾等地,为了让蒙古族服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三妹几年前还开始了创新设计,并在儿子的帮助下通过网络展示销售。

  “‘看中国’提供了一个很棒的机会,让我可以到自己似乎不太可能去的地方旅行、拍摄影片,并且遇见不同的人。这次来到中国的经历将令我余生难忘。”詹姆斯·法洛斯说。跟随传统唐卡艺术家的脚步,来自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詹姆斯·法洛斯在青海拍出了一部360度全息虚拟现实纪录片《笔尖佛堂》。

  来自罗马尼亚国家戏剧学院的丹·史蒂芬,以在青海街头随机找撒拉族人读诗为由头,拍出了解读撒拉族历史和文化的《诗行白驼》,在故事的讲述中,他巧妙地触合了撒拉传统的说唱与壮观的黄河远去的景象,捕捉到了当地孩子们对全景摄影机的天真与好奇,记录了撒拉人的礼拜仪式,呈现出了原汁原味的撒拉人生活景观。

  尽管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但青年导演艾斯帕思早在罗马尼亚就耳闻土族青稞酒的大名了。此次青海行,他希望能找到最传统、最正宗的青稞酒古法酿酒酩馏酒工艺。在短片《醉青稞》里,艾斯帕思记录了青海省互助县古法酩馏酒传承人索成龙和他孙子的故事,从酿造、发酵到封存,酿酒在家族代际之间流传,承载着土族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希冀。

  今年“看中国“影片中,既有跟随牧羊人脚步触摸古城历史的《永泰羊倌》,也有和内蒙古准格尔旗纳林地毯技艺传承人乔茂林一起,探寻这项古老的手工艺传承背后心酸和欣慰的《守艺毯匠》;既有节奏舒缓、具有散文诗般的气质,凝视云南建水传统乌铜走银的《手艺人》,也有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发展,反映蒙汉风情的达拉特烫画技艺的《燃烧吧,达拉特烫画》……

  透过“看中国”,外国青年寻找着自己眼中的中国故事,也寻找着故事中超越语言和信仰、最为心灵相通的部分。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的城乡,用手中的镜头“触摸”中国的魅力,在他们看来,“看中国”是一次特别的文化体验之旅。

“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吸取中国文化”

  2011年“看中国”项目刚启动时,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几名大学生下飞机都半夜了,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肯走,工作人员上前询问原因,才知道他们是对航站楼感到惊讶:“你们中国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航站楼,比我们的肯尼迪机场还好。”

  对这一幕,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看中国”创始人黄会林至今印象深刻,当时她和同事一下子蒙了,不知道怎么回答。更让她哭笑不得的是,那几个年轻人告诉她,他们脑子里的中国是电影《红高粱》里那样的,男人梳辫子女人裹小脚,而且中国的白酒绝对不能喝,因为男人在里面撒了尿。

  这让黄会林越发感觉到,尽管今天的地球越来越“平”,但从想象中国到走进中国,不仅要跨越大江大海的阻隔,更需要缩短心与心的距离。

  回忆“看中国”创办之初,黄会林坦言:“语言、文字的传播难度都比较大,我们就想找一个比较容易的角度,于是想到了影像。‘看中国’资助那些从未到过中国的外国青年作为主创,在中国大学生的协助下拍摄短片,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中国。”参与人数从第一届的9人到这一届的103人,黄会林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外国青年看中国的视角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吸取中国文化”。

  特别是近两年,不少外国青年的“看中国”短片作品让黄会林眼前一亮,在这些作品里,透过影像,创作者已经开始触碰到中国民族文化的质感:

  2016年度“看中国·金目奖”一等奖作品《牧马之原》,由以色列青年迪米特里·科诺伯洛夫拍摄,通过外国人观察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这一独特视角,讲述乌审旗草原上3位牧民在日常点滴中传承马文化的故事,着力表达蒙古族人民与马匹相依相生的关系,诗意地诠释了“马背上的民族”在历史变迁中的精神诉求,以及大草原上发生的这一切在以色列青年眼中的独特美感。

  巴西青年佩德罗·尼西奔赴新疆摄制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以一个锡伯族女孩和她身边人的故事展现锡伯族人对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继承。

  加拿大青年埃文·卢施科夫在吉林探寻了急速现代化大背景下满族文化的面貌,完成了《重拾遗梦》:通过驯鹰人与剪纸艺人两条线索,以富于戏剧性和坦率幽默的西方影像表达方法,寻找中国满族传统文化特色,将拍摄者独立内省的艺术个性与满族文化中厚重的历史感有趣对接,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文化特色。

  英国青年乔治·H·里斯琼斯创作的纪录片《笙簧正喧吸》取景于一个淳朴本真的苗族村寨,从最吸引异国观察者的苗族传统乐器芦笙入手,通过唯美纯净的镜头语言,探索中国西南边陲世外桃源般的苗家生活,充分展示了人地和谐、生生不息的苗族文化和中国传统精神内涵。

  对这些年轻人而言,中国之行是一场发现之旅。每到一地,这些年轻人都会和当地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团队,由外国同学担任导演,中国同学担任制片,既保证纪录片的外国视角,也使拍摄顺利进行。拍摄结束后,他们收获的除了一部纪录片,还有深厚的友谊。

“保护生态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而这里的生态建设确实值得借鉴”

  东北的满族剪纸、朝鲜族歌舞,西南的苗族银器、侗族大歌、藏族的锅庄和酥油茶以及羌族的释比和碉楼,西北的保安族腰刀、维吾尔族木卡姆、裕固族婚礼,北方蒙古族的马头琴和传统服饰,东部浙江的畲族山寨,东南沿海惠安女、妈祖文化、南少林的禅宗武术和独特的近海渔业,加上汉族的皮影戏、提线木偶、花灯等,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中国画卷。

  2016年,来自25个国家、36所高校的101位外国青年,以“风采·民族·文化”为主题,深入中国海南、广西、云南、新疆、甘肃、四川、贵州、内蒙古等13个省(区、市)体验中国民族文化,拍摄了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中的24个,最终用101部记录了外国青年眼中独特中国的文化短片交出了答卷:美国青年瑞秋·沃登拍摄的《港湾》,通过记录一个泉州惠安女的日常生活,来探讨女人与现代、传统的关系;荷兰青年弗里克·杨森拍摄的《锦绣海南》,讲述了堪称中国纺织史上“活化石”的黎锦艺术;美国青年柯蓝·弗雷通过作品《源》聚焦中国福建沿海忙于家庭生计的渔民父子……

  2017年度“看中国”最后呈现的103部以“工匠·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纪录短片,通过12个省市的不同地域风情,展示了中国“大国工匠”的高水准技能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展现出手工艺人“业精于勤”的个人追求;影片反映出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的多样文化氛围、社会心理以及价值共识。

  “此行选择鄂尔多斯作为拍摄地,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值得挖掘和展示的宝贵财富,比如手工艺、传统歌曲、传统头饰等。对沙漠植树这个题材感兴趣,首先是对沙漠很好奇;其次很想了解主人公坚持植树的初心;而且,保护生态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而这里的生态建设确实值得借鉴。”《沙漠斗士》导演潘江水说,“看中国”这样的文化体验活动为各国青年提供了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也给各国青年提供了彼此之间分享本国文化的机会。

  “文化走出去不应该是平面的,应该是立体的。中国文化只有立起来、走出去,才是坚固的,饱满的。”黄会林说,“一个年轻人来到中国,往往他的家庭也跟着他了解中国,还有他的同学、朋友、社会圈子……一粒石子能荡起的涟漪是无限的”。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