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中青报旅游周刊
APP下载

一百年间四次改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7-08-05 21:21 来源:中青在线 中青报旅游周刊 白静

    很少有城市在一个世纪里4次改名,乌克兰的利沃夫是个例外。在漫长的20世纪中,她曾经叫Lemberg、Lwow、Lvov,现在叫Lviv。改名字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统治者变了。

    这里曾是奥匈帝国的领地,波兰人来了又走了,苏联人把这里作为领土的西大门,到了世纪末,她回到了乌克兰的怀抱。

    如果再向前追溯,利沃夫经历的仍旧是风云变幻。利沃夫历史中心城区(老城)1256年由哈雷斯基公爵建立,在14世纪时,利沃夫被波兰管辖,1772年被奥匈帝国管辖,1918年回到波兰,1939回归乌克兰,然后是苏联、乌克兰……

    利沃夫是东欧各方力量的交会之地。建城后的几个世纪里,德国人、波兰人、奥地利人、匈牙利人、巴尔干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记——战争的印记,交融的印记。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与宗教相互交融,使得利沃夫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有轨电车缓缓穿行在老城中,与这个城市格外搭调

    古老世界的韵味

    利沃夫和乌克兰更著名的城市基辅不同,后者在德国和苏联统治时期,人、文化、建筑都经历了重塑,而利沃夫反而保留了古老世界的韵味。

    利沃夫的历史建筑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整个老城的建筑风格多样且别致,集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等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反映出欧洲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1900年建成的巴洛克风格的歌剧芭蕾舞剧院,早已成为利沃夫的标志性建筑。

    利沃夫歌剧芭蕾舞剧院外观

    漫步于老城街头,不想错过古城的任何一个角落,因为不知道哪个转角会带给你别样的惊喜。在我的印象里,利沃夫老城区不大,但每条街道都散发着浓浓的艺术气息。青石板路几乎贯穿整个老城区,青黑色的石板被来往的路人踩得发亮,阳光照在上面还有些刺眼,它们就这样静静地见证着老城的沧桑。

    利沃夫人迎来、送走了各种各样的统治者,对历史风云际会见怪不怪,处变不惊。在利沃夫街头,随处可见卖艺人、咖啡厅、纪念品商店、有情调的餐厅,古老而又浪漫的气息充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阳光明媚的午后,在老城悠然自得地喝一杯咖啡、享受美好的下午时光,会是令人难忘的经历。

    在市政大楼前的广场驻足,人们各自欣赏着属于自己的风景。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想必无论如何也无法加快脚步,因为总怕匆忙间就会错过些什么。

    在利沃夫市政厅前广场休憩的人们

    要说利沃夫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还得说是巧克力。利沃夫的手工巧克力世界闻名,口感细腻香甜,造型多种多样。这里的巧克力大多出口到欧洲各国。在街头巧克力店可以享受味道醇香浓厚的咖啡和热巧克力,许多店铺二层就是巧克力专卖店。

    乌克兰的国家象征

    在世界各地世界遗产数量“爆棚”的当下,有些世界遗产被认为有“注水”嫌疑。判断世界遗产重要性和欣赏价值的重要指标,是看该遗产入选的时间

    利沃夫于1998年成为世界遗产,是乌克兰独立后该国第一个入选的世界遗产,正如中国的长城一样,意义不言而喻,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国家象征。

    1998年,利沃夫历史中心城区(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对我而言,利沃夫却是个留有遗憾的地方。乌克兰是我生活、学习了多年的国家,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2009年我初到这个国家时,就听说了利沃夫的大名,但是直到2011年5月我才踏上了去利沃夫的旅程。遗憾的是,我们一行由于时间仓促,虽然吃了巧克力,却没时间好好欣赏一场歌剧,只是瞻仰了歌剧舞剧院华丽、端庄、典雅的外观。

    如今,6个年头已经过去。回看熟悉的照片,听着熟悉的乌克兰民谣,闭上眼睛,我仿佛回到了利沃夫街头,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咖啡和巧克力的香味。

    一想到巧克力,其实也就没那么遗憾了。如果真的活得像个利沃夫人,就应该早早看惯了过去的种种,淡定地活在今天。活出自己,可能是对利沃夫最好的注脚。她曾经叫Lemberg、Lwow、Lvov,也被称作“小巴黎”、“东欧的维也纳”……但利沃夫人不在意,因为他们更在意的是Lviv,是今天。

    《青年参考》 2017年08月02日20版

    摄影:白静

    编辑:许彤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责任编辑:杨海琴】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