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网评-- >> 八面来风
APP下载

【专家谈】以民族的脊梁撑起复兴的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7-08-02 14:34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朱偲

    作者:朱偲(清华大学博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了90周年的征程。90年来,人民军队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一路走来,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以来,面对着帝国主义变本加厉的侵略和剥削,曾经富态美丽的母亲变得衣衫褴褛、贫穷困乏,外国的军舰甚至在中国内河上自由航行,国家和人民的尊严肆意被列强践踏。“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面对危局,中国人孜孜以求救国的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1927年8月1日,随着南昌城头的枪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历史上三个时刻感受到。

    在民国肇建后不久的1914年,辛亥革命元勋章太炎等人抒发了对时局的失望,他在一篇文章中评价当时社会:“教学日婾,商贾多诳豫,在官者皆为须臾秩禄,亡长久心。”他还通过自设问答的形式,分别从官员操守卑污、学生学风不正、商人逐利之无所不用其极、国势之更加衰弱等角度比较了清末和民国后,认为国势日衰的民国甚至比刚被推翻不久的清朝末年还不如。这就是所谓的章太炎之问:明明我们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适应了当时“最先进”的政治思想,为什么国运并没有扭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反而变本加厉,国势甚至连清朝末年都不如。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人民军队肇建之前,当时社会上弥漫着一种失望和悲观情绪。当时一盘散沙的局面,既无法挣脱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锁链,也没有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

    1935年,红军顺利到达陕北,这时章太炎的学生鲁迅已经走到了人生最后的时刻,他拖着病躯,给中共中央发了一份电报:“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尽管当时革命力量刚刚经历了挫折,但有识之士已经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身上看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转眼到了新中国成立次年的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败了世界上头号军事强国,近代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这一点在当时一个历史细节中有着有趣的展示:当时大陆上尚关押着不少日本战犯,很多战犯态度傲慢,拒绝改造。尽管中国是战胜国,他们对中国军队并不服气,因为在二战胜利前夕的1944年,国民党军队尚大面积的丢城失地。日本战犯态度开始转变,是在抗美援朝战役中中国军队连续打了几个胜仗之后,在日本人看来不可战胜的强大美军,现在竟然被中国军队所打败。由此可见,新中国之“新”、人民军队之“新”就新在崭新的精神风貌和民族自信,就新在革命和建设国家中所迸发出的热情与昂扬的斗志。

    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壮丽的山河,几千年来凭着辉煌的文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军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一定要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以强军梦承载中国梦。

来源:中青在线

【责任编辑:邓江秀】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