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这一天——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侧记

发布时间:2017-07-31 08:09 来源:新华社 

  幼儿园小朋友在乌兰浩特五一广场上开展室外活动(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日电 题:这一天——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侧记

  新华社记者

  春回草原,枝条披绿,百花竞放。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2500万各族人民迎来自治区成立70周年纪念日,草原上洋溢着喜庆、热烈、祥和的气氛。人们用歌声、舞蹈、马头琴和劳动庆祝这个节日,表达心中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1日上午,乌兰浩特市二中高二一班教室里,蒙古族学生辛媛媛和几十名住校同学们认真做着蒙文习题。从幼儿园到高中,辛媛媛一直在蒙古族学校接受蒙汉双语教学,如今她能非常流利地说出汉语、蒙语和英语。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内蒙古教育十分落后,当时各级各类学校共有3848所,其中初中只有17所,高中仅有4所,没有一所大学。蒙古族群众中,每万人中仅有350人上过小学,7个人上过中学,文盲比比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区教育飞速发展,并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上世纪90年代内蒙古各级各类学校最多时达到2万多所。现今,内蒙古有初中693所,高中289所,大学53所,蒙古族群众中每1万人就有134人上大学,基本消除了文盲,大批的硕士、博士生脱颖而出。

  70年来,内蒙古人均寿命由不足35岁提高到75.8岁,实现翻倍的跨越;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卫生技术人员分别是1947年的440多倍和32倍;曾经缺医少药,看病没有保障,如今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覆盖率达到98%以上,大病保险覆盖城乡所有参保居民,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

  长居北京的黄珍“五一”小长假回到离开10年的家乡呼和浩特探亲。76岁的她在外孙陪伴下逛街,在中山路、锡林路和新华大街边走边看,不禁感叹:“六七十年前,这3条路是仅有的主干道,还是土路,城区非常小,没走多远就到了菜地。”她回忆说,当时中山路上的商铺、办公楼大多是平房。现在,这条路上全是现代化高楼,商店琳琅满目。看到正在建设的地铁、试运行的快速公交和改造中的老旧小区,这里越来越有大城市范儿了。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城镇化率仅有12%左右,如今农牧民纷纷进城安居乐业,城镇化率已超过60%。当时呼和浩特仅有一辆公共汽车,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和马车,如今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9万公里,形成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

  这是内蒙古蒙犇畜牧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阳光照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红峰村,蒙古族农民陆凤霞杀鸡买肉,忙里忙外,为上大学的女儿、上中学的儿子和打工回来的丈夫准备丰盛的午餐。“现在日子过好了,吃炖肉再不是啥稀罕事儿了。”她说。一年多前,陆凤霞因病不能干重活,一家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户。2015年底实行精准扶贫后,兴安盟对贫困人口开展医疗救助,个人住院医疗费的90%由政府买单;给予贫困家庭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至4500元不等的补助金,大学生则提高到1万元。此外,陆凤霞依靠产业扶贫养起了猪和羊,丈夫在经过技能培训后在镇里打工,去年一家实现了脱贫,除去开销还存款1万多元。

  过去,农村牧区基本上都是土房、旧房和危房,大部分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部分农牧民生活困难。改革开放使农牧区落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综合运用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扶贫、政策兜底等措施,全区贫困人口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600万人锐减到现在的55.6万人。

  包钢是内蒙古工业的标志,1959年10月15日,包钢1号高炉投产,结束了内蒙古“手无寸铁”的历史。伴随国家“一五”计划中钢铁、机械制造等重点项目的安家落户,塞外“水旱码头”包头开始有了新的代称“草原钢城”。从此,以钢铁产业为主的包头重工业基地屹立于北疆。

  “现在都自动化了,效率很高。”5月1日,在计算机前值班的包钢钢联股份炼钢厂制钢三部炉长李耀华说,每天要从这个炼钢转炉中流出30炉、150吨钢水,眼下它们大多被制成钢轨,源源不断延长着我国铁路里程。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经济和社会发展极其落后,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仅有5.37亿元,工业只有少量的皮毛、粮油等小工厂小作坊,工业增加值只有0.37亿元。2016年内蒙古国内生产总值超1.8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7758亿元,加速建设全国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国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知名目的地,并着力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

  位于内蒙古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是一个蒙古族人口约占30%的牧业旗。孟克巴雅尔家在昂素嘎查,是该旗永喜生态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一名党员中心户。他热情敦厚,周围的汉族群众生产生活上遇到困难,也喜欢向他求助。前段时间牧民刘银宝患病,孟克巴雅尔协助申请医疗救助;邻居高业林家的牛棚倾倒,他跑前跑后,帮着争取扶持项目。

  7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弘扬民族团结优良传统,保障了自治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们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就像一个大家庭,彼此和谐共处,团结互助,努力建设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孟克巴雅尔说。(执笔人:李仁虎 王靖;参与人:于嘉 任会斌 贾立君)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伊涵】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