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下)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四)

发布时间:2017-07-25 03:58 来源:中青在线 

  541 陈春芳

  陈春芳,女,汉族,1980年3月生,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街道五琴里社区专干。

  为给患脑瘫的儿子治病,陈春芳辞掉工作,带儿子去医院治疗,在家进行康复训练,使儿子能够进入小学读书。丈夫诊断出尿毒症晚期,她两头兼顾,找到匹配的肾源挽救丈夫生命。陈春芳付出挚爱真情,赢得家庭幸福。

  2009年,陈春芳儿子小磊一岁半了还只会爬,既站不起来也不会说话。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却是晴天霹雳——小磊得了脑性瘫痪。“这类孩子大多活不过5岁,何况这孩子各项指标都很弱……”听到医生的话,陈春芳如五雷轰顶。但她和丈夫童江琳决定不放弃,尽全力给儿子治病。陈春芳辞掉工作,抱着儿子踏上漫长的求医之路。丈夫则每天下班后再打一份工,赚取儿子的治疗费和家里的日常开销。陈春芳带儿子求医南北、问诊东西,绝望之中,一位老中医给了她希望。他说小磊情况有些特别,如果有足够毅力坚持治疗可能会有希望。一点星星之火,给了陈春芳创造奇迹的决心和勇气。除了进行家庭康复,陈春芳不间断带儿子去医院治疗。2010年11月,儿子3岁时,第一次开口叫了一声“妈妈”,更坚定了她的信念。2012年5月,陈春芳开始了互助式社会活动,带领同病相怜的家长们互帮互助、相互鼓励。2012年9月11日,不幸又一次降临,丈夫诊断出尿毒症晚期,而不到5岁的儿子还没能完全独自站立。陈春芳开始在两家医院穿梭,兼顾儿子的康复和丈夫的透析。

  2013年3月和8月两次病危、3次抢救,熬到2014年1月,匹配的肾源终于找到了,肾移植成功地挽救了丈夫生命。2015年1月,陈春芳开办纯公益的脑瘫儿童家庭康复中心,免费给康复儿童提供家庭康复环境模拟和心理疏导。2015年9月,儿子小磊进入正常小学读书。

  2016年,陈春芳成立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公益活动,开通微信平台发布公益信息,已推送110余篇,常年保持联系的患儿家庭70余家,并有242名志愿者帮助他们。

  陈春芳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2 陈星银

  陈星银,男,汉族,1967年7月生,重庆市丰都县虎威镇同心村村民。

  陈星银是一位失去双臂的残疾人,面对卧床不起的老母亲,他用嘴衔起饭勺给母亲喂饭,悉心照顾母亲生活起居,演绎着别样的孝老情怀。

  陈星银7岁那年,不慎被高压电击伤失去双臂。两个姐姐出嫁,父亲和哥哥先后撒手人寰。面对几近被击垮的母亲,陈星银说:“别怕,有我在!我虽然没有双手,但还有双脚!”面对坎坷命运,陈星银选择自立自强,决心用双脚蹚出无臂男儿的一片坦途。为了学会做家务干农活,他历经万般艰辛,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以百倍努力学会了用嘴衔东西、用下颚和肩膀“端”碗、用脚趾夹菜刀切菜,让嘴、颈、肩、腿和双脚发挥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功能。这样,不但可以打理全部家务,还可以干大部分农活。为让母亲过上安康的晚年生活,陈星银早起晚归,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停,除了耕种3亩庄稼地外,还发展起牛羊、生猪、鸡鸭等副业生产,每年纯收入两万多元。

  2012年,86岁高龄、患有气管炎的老母亲不慎摔倒,从此卧床不起。她的一日三餐成了儿子陈星银的头等大事。每一次给母亲喂饭,他就用嘴衔起饭勺从电饭锅里一勺一勺“舀”出米饭,蹲下身子歪起下巴将饭碗挪到肩膀上,“端”着进入母亲房间,俯下身子将饭碗放到母亲床边,然后俯身让母亲抓住他的肩膀慢慢坐起来,再衔起汤匙“舀”饭凑到母亲嘴边。一边是繁重的农活,一边是照料卧床的母亲,寒来暑往,母亲的一日三餐陈星银一顿也没落下。2016年端午前夕,母亲病情突然加重。临终前,她紧紧拉着陈星银无臂的袖口,不断地念叨:“幺毛,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这辈子,有你,我就够了……”这句话,成为母子间最后的告别。

  陈星银自立自强、“衔勺喂母”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众多爱心人士前往看望慰问。他知恩图报,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让爱心延续下去,温暖更多的人……陈星银的人生没有因为失去双臂而黯淡,他的光彩正闪烁在美德真情的画卷里。

  陈星银荣获“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3 陈淑芳

  陈淑芳,女,汉族,1967年12月生,民盟盟员,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

  她是患癌症婆婆最依赖的人,是“植物人”母亲最离不开的人,是收养孩子最敬佩的人……陈淑芳上有老下有小,在双重压力下,上行孝、下怀慈,用爱传递出涤荡人心的美丽力量,铸就出“孝女慈母”的美好形象。

  陈淑芳身为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平时工作繁忙,但在2005年,她还是坚持把癌症晚期的婆婆从老家接来,细心服侍。7年时间,面对全身疼痛、呻吟不止的老人,陈淑芳经常像对待幼儿一样抱着“哄”。婆婆在弥留之际,一直念叨:“我真是前世修来的好福气,有阿芳这样的好媳妇。”

  2014年,陈淑芳的母亲因脑梗塞成为“植物人”,医生给母亲下了最坏的“判决书”。生性执拗的陈淑芳不信邪,硬是带上呼吸机,买来多功能医用床,把母亲接回家亲自照顾。为便于照顾母亲,她在母亲的床边搭了张一米宽的小床。随后的1000多个日子里,她白天上班,晚上每隔两个小时就给母亲翻身、捶背、吸痰。当时,最大的痛苦不是母亲生病,而是母亲由于病情严重已毫无反应。令她无比高兴的是,在她和家人悉心照料下,母亲偶有流眼泪、动手指的惊喜举动,还摘掉了呼吸机。爱有时候是比药物更好的治疗手段,她相信母亲一定会醒过来,像往常一样,目送自己上班。

  陈淑芳也是6个孩子的母亲。走进陈淑芳家,第一印象就是到处都是床。除了自己的女儿,自1994年始,陈淑芳先后收养了5个家庭不幸的贫困孩子。为给他们更多的亲情,无论工作多忙,她都陪孩子们学二胡、古筝,练舞蹈,打乒乓球、羽毛球。她注重孩子心理教育,当“儿女”心理波动时,及时跟进辅导。为克服孩子们的自卑心理,她常带他们出去旅游,坚持参加他们的家长会。在她的影响下,5个孩子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医学院,一人已成为白衣天使,继承了陈淑芳的孝善道德基因。

  陈淑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选“最美浙江人”,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44 罗恒琼

  罗恒琼,女,彝族,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太忠镇三合村村民。

  多年来,罗恒琼不但照料高位瘫痪卧病在床的丈夫,而且悉心照顾着丈夫前妻的父亲,抚养丈夫和前妻的两个孩子,赡养聋哑及智力障碍的大伯。面对生活的艰辛,她用金子般的心坚强面对,用默默付出为家人遮风避雨,谱写了一曲美德之歌。

  20岁那年,罗恒琼嫁给忠厚老实的兰成顺。当时,兰成顺还照顾着与前妻的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前妻的父亲。婚后,她挑起家庭重担,把照顾公公的事揽到自己身上,给老人做饭洗衣,让老人安享晚年。生前,老人走到哪儿都挂着笑脸,见人都说:“我的这个‘女儿’比亲女儿还亲哩。”罗恒琼的大伯是名聋哑及智力障碍者,生活不能自理。2002年,她向丈夫提出接大伯来家赡养的想法,丈夫欣然同意。自此,大伯成为他们家庭一员,受到罗恒琼的悉心照料。

  罗恒琼对丈夫与前妻的两个儿子视如己出,一家人和和睦睦,互敬互爱。但俗话说,后妈难当。大儿子自小到大没喊过罗恒琼一声“妈”。后来,为给大儿子操办一个像样的婚事,罗恒琼忙前忙后,操劳过度晕倒,经紧急抢救才慢慢苏醒。大儿子被深深感动,“妈妈”脱口而出。他对罗恒琼说:“妈,以前儿子不懂事,经常惹您生气,以后我一定好好孝顺您!”

  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一家人和和美美,罗恒琼脸上总是带着笑。只是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3月,丈夫兰成顺因交通事故导致高位瘫痪,大小便完全失禁。面对瘫痪的丈夫,她不离不弃,每天帮丈夫换尿袋、按摩、擦洗……6年来,磨难并没有压垮她,笑容依然在她脸上绽放,她用自己的默默付出温暖一家人,给这个家庭以坚强走下去的信心。

  罗恒琼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

  545 金英淑

  金英淑,女,朝鲜族,1932年3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梅河口市光明街道前途社区居民。

  工作中,金英淑是模范、是积极分子,生活中,她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对继子继女视如己出,并关心帮助社区孩子,用爱心书写出“社区妈妈”的篇章。

  嫁给丈夫李重焕时,金英淑已经30岁了。当时的金英淑由于工作突出屡获荣誉,一回到家,她还要扮演好普通母亲的角色。李重焕前妻去世时留下了3个年幼的孩子。考虑到孩子们正处于情绪敏感期,也为更好地照顾孩子,金英淑选择不再生育。

  于是,没当几天新娘子的金英淑承担起当妈的责任。大女儿12岁、大儿子9岁、小儿子6岁,处于十分淘气阶段。特别是大儿子十分倔强,一直不承认新妈妈,甚至开始逃学。虽然没有当妈的经验,但金英淑自有一套“心理战术”。她没有盲目迁就孩子,而是用倾听聊天的方式,去温柔地触摸孩子敏感的心灵,引导他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大儿子犯了咳嗽旧疾,金英淑四处求医诊治,日夜守护在床前,喂汤喂药。在其悉心照料下,大儿子的病痊愈了,再没犯过。同时痊愈的还有大儿子的“心病”,他接受了这位用爱煎药的“好妈妈”。几十年如一日,她把3个孩子当成亲生子女,生活上悉心照顾,学习上严格要求,工作上全力支持,使3个孩子能够自强自立,成长成才。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金英淑对别人家的孩子也极为关心,是孩子们最为信服的“社区妈妈”。社区里有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逆反心理严重。一次受到家长批评后,孩子出门就跳进附近的深水里。金英淑毫不犹豫跳进去,把孩子救了上来。她和孩子交流谈心、讲道理,还同孩子父母沟通,嘱咐他们要注重教育方法。经过她的热心帮助,孩子的逆反心理明显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不富裕的她还在社区成立了“爱心基金”帮助有困难的人,并积极捐资助学。

  金英淑荣获吉林省优秀志愿者标兵称号,入选“吉林好人”,其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

  546 周艳梅

  周艳梅,女,汉族,1995年3月生,共青团员,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学生。

  9岁,周艳梅开始照顾高位截瘫的养母;14岁,当养父也架起双拐,她独立挑起家庭的重担。十几年来,周艳梅一边照顾养父母,一边上学、种地、打工,谱写一曲新时代的反哺乐章。

  周艳梅是弃婴,是养父周全将她捡回,给了她一个完整的家。2003年11月,养母李淑英遭遇严重车祸高位截瘫。为支付高额医疗费,周全每天走乡串村卖油条赚钱,照顾养母的重担就落在了小艳梅身上。9岁本应是无忧无虑的年龄,可她却不得不去理解“沉重”二字的内涵。

  母亲住院的一年里,小艳梅每天给母亲端屎接尿、擦洗身子、换洗被褥,经常因为力小翻不动母亲而摔倒在地上。为了省钱,小艳梅整整喝了一年的粥,吃了一年的咸菜。年底,医护人员看小艳梅可怜,给小艳梅买了件新上衣。可等去查房,却看到小艳梅正在往妈妈身上使劲套那件明显不合身的新衣服。“妈妈过年没新衣服,我要给妈妈穿。”医护人员被她的话语感动,又给小艳梅的妈妈买了件新衣服。母亲身体还没恢复,医药费就花完了。院方被小艳梅的孝心感动,帮她垫付了医药费。

  一年后,李淑英回家疗养。周全不想看周艳梅受苦,就把其身世告诉了她,劝她离开。周艳梅拒绝了,她说:“这里就是我家。”每天早晨4点半,10岁的周艳梅就起床,帮父亲炸油条、烧水、做饭,给妈妈擦脸、擦身子、按摩活动筋骨,喂妈妈吃饭。她每次做饭都把饭菜搅得很碎,再一口一口地喂。照料完母亲,她收拾屋子、做作业,然后步行5里路到学校上课。中午12点放学,艳梅又匆匆忙忙跑回家给妈妈做饭,再赶回学校。十几年来周而复始。2009年,父亲周全突发脑血栓,不得不拄起双拐。周艳梅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除了照顾父母,她还要负责一家三口的生计。她学着种地,给人家看孩子,捡山杏,到超市、饭店打工……努力维持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周艳梅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7 郝丽艳

  郝丽艳,女,汉族,1974年10月生,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灯塔镇新力村二组村民。

  郝丽艳二十一年如一日,赡养着丈夫远房的爷爷,7年里把叔叔家孩子视为己出,自己的儿子也被她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大学生,用特别的爱筑起这个特别的“家”。

  1996年,郝丽艳的三口之家迎来了第一位特殊的家庭成员。那年郝丽艳和丈夫苏永利到伊通县走亲戚,见到了丈夫远房的爷爷。当时老人年过七旬,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见老人没人照顾,郝丽艳便主动和丈夫把他接到家中,一照顾就是21年。郝丽艳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爷爷,悉心照料、全力尽孝。如今老人虽是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

  家里第二位特殊的成员,是郝丽艳叔叔家的孩子。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孩子的父母相继去世,和80多岁的外公相依为命,没有固定住所,当时年仅6岁的孩子,可能会被送到孤儿院。郝丽艳夫妇决定,把这个弟弟带回自己家抚养。

  如今,郝丽艳的弟弟已经13岁了。虽然辈分上是弟弟,但她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抚养,在吃穿上照顾得比自己亲儿子还要好,穿戴整洁、衣食无忧。对于弟弟的学习,郝丽艳更是不马虎,她还把辛苦攒下的钱拿出来,让他去补课。不管刮风下雨,郝丽艳都会骑着电动车来回接送。为了让弟弟受到好的教育,并且方便上学,他们转学、租房子,夫妇俩轮流在市区和农村两处跑,照顾他的学习起居。在一次题为《我的爸爸妈妈》的作文中,弟弟一字一句写下了对姐姐、姐夫满满的爱。他说,姐姐、姐夫就是自己的父母,给予自己家庭的温暖、无私的关爱。身教胜于言教。在郝丽艳与丈夫的熏陶下,他们的儿子心里也种下了爱的种子,不仅考上重点大学,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把爱心传播得更远。

  郝丽艳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吉林好人”2015年度人物称号。

  548 段玉仙

  段玉仙,女,汉族,1946年12月生,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富河园社区居民。

  当丈夫在执行任务头部撞伤成为“植物人”时,段玉仙年仅27岁,女儿只有几个月大。四十几年里,段玉仙婉拒部队照顾,对丈夫不离不弃,自学中医保健按摩,照顾着丈夫生活,让丈夫活得有快乐有尊严。

  1970年,段玉仙与孟大佐喜结连理,一个是温婉贤淑的幼教老师,一个是才华横溢的飞行教练,可谓珠联璧合。4年后,可爱的女儿降生,段玉仙沉浸在幸福之中。不料,孟大佐在执行任务时头部受伤成了“植物人”。段玉仙立刻赶往照料,4个月后丈夫虽然苏醒但智商相当于1岁孩子,终生不能自理。

  考虑到段玉仙还年轻,部队向段玉仙母亲委婉提示:“小段才27岁,孩子又小……如果她愿意,部队会把大佐送到军区疗养院去,绝不拖累她。”这个想法被段玉仙婉言拒绝。部队领导又亲自找她商谈此事,她还是坚持:“我不会放弃,也不怕他拖累。等大佐好一些,我们就回北京看病,他会好起来的。”从此,段玉仙成了丈夫的健康顾问:为了防止他肌肉萎缩,她每天要为他做康复训练和全身按摩;为了让他保持愉悦的心情,她经常用轮椅推他出门散心晒太阳;为了让他恢复语言表达能力,除了每天不停地说话,段玉仙还买来一只鹦鹉,让他跟着鹦鹉学数数……

  3年后,孟大佐在两个人搀扶下已经能走上几步路了。部队领导见孟大佐的病情日益稳定,便派人带他到北京做了脑部修补手术,同时帮助段玉仙留在北京工作。回到北京,段玉仙一直忙着四处寻访名医给爱人治病。同时,怎么让爱人在康复过程中少得病,成了段玉仙每天琢磨的头等大事。为了让爱人更快地恢复,段玉仙下足了功夫:跟着广播里学中医保健按摩、饮食搭配;给丈夫洗澡、理发、刮脸,技术越来越娴熟。为了让丈夫的每一天过得有滋有味,段玉仙在房间里摆上了花花草草。段玉仙照顾了丈夫大半生,从青丝到白发,她愿意和爱人这样一直走下去,不离不弃。

  段玉仙荣获“北京榜样”提名奖等称号。

  549 夏茜茜

  夏茜茜,女,汉族,1990年2月生,共青团员,甘肃省张掖市电力工程公司职工。

  夏茜茜自小家境贫困,养父母都是残疾人,她用稚嫩的肩膀背负起家庭全部重担。为了兼顾学习和家庭,她总是骑车或一路小跑地上课、回家、做饭,周而复始,被同学称为“奔跑女孩”。

  夏茜茜生活在一个“特殊”家庭,尚在襁褓时就被父母遗弃,而收养她的父母都身患残疾。命运给了这个女孩太多的坎坷,但赋予她强大的内心。刚上小学,夏茜茜就学着操持家务,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忙活,生炉子、劈柴、烧水做饭。童年时光里,她几乎没有玩耍的记忆,印象中总是跟在养父母身后,用稚嫩小手帮他们推沉重的煤车。

  家庭条件艰苦、生活负担沉重,但夏茜茜没有放弃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毕业,青春当远行,夏茜茜也想去外面看看,但考虑到养父母无人照顾,毅然选择就读本地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2年5月,养母因脑溢血导致瘫痪,养父也受到刺激致生活不能自理。读大二的夏茜茜一边忙学习,一边照顾大病双亲,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每天上完课,她便飞快地骑车赶回家做饭,喂完她的养父养母,又匆匆赶回学校上课,上课、回家、做饭构成她忙碌单调生活的全部。她独自照料养父母,每天接大小便,清洗因失禁而弄脏的床单、被褥。日子虽然辛苦,但她觉得只要父母活着,家就是完整的,心里就会踏实温暖。然而,在夏茜茜毕业前夕,养父永远闭上了眼睛。去世前一天,她给养父喂了一根香蕉,养父艰难地吞咽着,用微弱的声音最后一次对她说“谢谢”。养父去世后,养母病情愈发严重,而且变得暴躁易怒,除了夏茜茜,谁也无法照料。毕业后,夏茜茜收到外地电视台的录取通知,她去了一段时间,为了照顾养母,就再次选择回到家里,把理想埋在心底。

  “真正的强者,不是不流泪的人,而是能坚持含泪奔跑的人。”这是夏茜茜最喜欢的一句话。想到养父母对她的疼爱和养育,再苦再累她都觉得值,她要带着养母继续在生活之路上奋力前行下去。

  夏茜茜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

  550 柴方光

  柴方光,男,汉族,1960年5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华电乌溪江水力发电厂职工。

  柴方光悉心照顾高龄卧床的外婆和瘫痪的父亲,陪伴罹患肺癌的妻子。20多年,对他而言,就是一场始终守护自己亲人的亲情“马拉松”,传承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浩浩长风。

  柴方光生于长于浙江衢州,古城儒风浩荡,“宁违荣而不违亲”的孝文化故事在当地广为传颂。柴方光家庭深受孝亲文化影响,虽然是个重组家庭,却十分温馨和谐,父母孝老,长辈爱亲。父母的言传身教,把孝老爱亲渗透到了柴方光的价值观里。

  1991年,95岁高龄的外婆卧床不起,柴方光与姐妹们轮流照顾外婆。他搭张小床睡在外婆床边,一陪就是5年,直到外婆离世。2001年至2008年,操劳一生的父亲瘫痪在床。柴方光又担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每天为老人擦身、换衣服、换纸尿裤、翻身……每个周末,他都为父亲洗澡,让父亲即使瘫痪也保持干净清爽。他早早准备好洗澡水,调好室内温度,抱着父亲到浴室。洗完澡,又抱父亲回到床上,穿好衣服。几个小时下来,汗水、蒸汽、洗澡水让他全身湿透。

  2011年,柴方光的妻子被确诊为肺癌。他陪伴妻子四处求医问药、化疗手术,渐渐看到了希望。然而,一年后,癌细胞转移到大脑,妻子的病情迅速恶化,医生判断存活期可能只有3到6个月。26年相濡以沫,顷刻劳燕分飞?柴方光不愿相信,他要靠爱、靠医、靠信念,与妻子一起跟癌细胞拼搏。从此,每天清晨成了柴方光最忙碌的时候,煎药、洗衣、买菜、做饭;夜晚也不闲着,为妻子洗脸、泡脚、按摩;难得有空了,他就和妻子说说话,替她解闷排忧。他说:“只要她活着一天,就要让她快乐一天”。3个月过去了,6个月过去了,1年过去了……柴方光和妻子成功拖住了病魔的脚步,直到2016年。

  柴方光的言行为周边人起了示范作用,儿子觉得父亲令自己骄傲,同事则说:“在老柴身上,我学到了对亲人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

  柴方光荣获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51 倪红清

  倪红清,女,汉族,1964年10月生,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镇榆林屯村村民。

  婆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倪红清一人照顾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公。2009年,她带着公公改嫁。多年来,她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悉心照顾已故前夫的继父,用奉献诠释着孝道真情。

  1985年,倪红清与白玉成结婚,和公婆一起生活,公公是丈夫的继父。两个儿子先后降生,小日子过得幸福满满。2000年,婆婆重病卧床不起,倪红清四处问药、贴心服侍,花光家里所有积蓄。与病魔抗争5年,婆婆撒手人寰。2007年9月,丈夫在上班作业中意外身亡。倪红清悲痛万分,几乎晕过去。想到家里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公,倪红清明白自己不能垮下,必须振作起来,撑起这个家。为照顾老人和孩子,倪红清找到一份工作,但只干了一天就辞掉了,因为上班就没有时间给公公做饭。她开起小卖铺,同时加工毛衣,尽量让这个家庭生活得好一些。

  亲人和朋友都劝倪红清改嫁,倪红清勉强同意,但她有个条件:不管嫁谁,都要带着自己的公公。倪红清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刘荣。刘荣对倪红清承诺,把倪红清的孩子当成自己亲生的儿子来对待,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来赡养。两人互敬互爱,日子过得很幸福。

  2013年4月,公公突发脑梗塞。刘荣辞掉外地工作,和倪红清一起照料老人。老人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心情极度低落。夫妻俩便帮着老人一起做康复训练。虽然辛苦,但终于看到老人慢慢能够拄着拐杖走路。为了让老人生活舒心,每顿饭倪红清都变着花样做,及时给老人换洗衣物。老人爱听戏,倪红清就买个录音机给他。倪红清和刘荣这对平凡的半路夫妻,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敬老孝老的家庭美德。

  倪红清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52 徐小芬

  徐小芬,女,汉族,1952年11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六运湖农场2连家属。

  为了让丈夫工作无后顾之忧,徐小芬将家里照顾得无微不至,精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公28年,贴心孝敬多病的婆婆40多年。丈夫去世以后,更是一人承担全家生活。她常年如一日朴实无华的行动,弘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的家风家教,营造了一个温暖和睦的家。

  1975年,徐小芬和丈夫成家,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六运湖农场2连安家落户,不久一双儿女相继出世。随后,公公婆婆也从老家来到农场。徐小芬是家属,没有工作,全家6口人的生活重担压在丈夫身上,徐小芬尽力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丈夫安心工作。尽管生活清苦,但一家人相亲相爱、彼此体谅,小日子和和美美。

  1987年,徐小芬的公公因脑梗偏瘫,从此,徐小芬既要帮助丈夫忙地里的农活,又要照顾卧床不起的公公,喂水喂饭喂药、翻身按摩、处理排泄物等,都是徐小芬亲力亲为。一开始,公公有点难为情,一定要等儿子回来再大小便和洗澡。徐小芬耐心劝公公:您是长辈,又是病人,我是晚辈,是您的女儿,女儿为父亲做这些事儿是应该的。公公慢慢打消了顾虑。瘫痪病人容易便秘,徐小芬就用手为老人抠便。担心公公胃口不好,徐小芬就变着花样为老人做可口食物。

    2004年,丈夫因肝癌去世。顶梁柱的逝去,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打击。悲痛之余,徐小芬要安抚照顾公婆,还得想办法谋生计。她每天白天出门打工,晚上回来为公公按摩、换洗衣物被褥,夜里起来数次给公公翻身。这样日夜操劳,她默默担负了28年。28年里,徐小芬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2015年,90岁高龄的公公安然离世。公公去世后不久,87岁的婆婆也因病无法行走,60多岁的徐小芬像当年照顾公公一样,耐心细致地照顾着婆婆。

    受益于徐小芬言传身教,孩子们都夫妻和睦、孝顺老人。儿媳每天都去徐小芬家里帮助婆婆料理家务,照顾奶奶。儿子女儿在外工作,每次打电话第一个问候的就是奶奶。

    徐小芬荣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称号。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