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新华网评:黄大年为什么能做到一生无悔?

发布时间:2017-07-21 15:39 来源:新华网 作者:朱艳秋

  2010年6月1日,黄大年在办公室内工作(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朱艳秋

  百年前,一批胸怀报国之志的炎黄子孙,远赴重洋前往西方求学,他们回国后成为了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关键人物。百年后,一个名为黄大年的留英青年,顶着纷飞的雪花重回祖国大地,带领他的团队将一个又一个国家高端科技项目推向世界最前沿。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黄大年生前与同事谈起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之时,曾留下了“黄大年之问”——“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这位将生命定格在58岁的战略科学家,用对国家的至诚情怀和对科学的卓越贡献默默给出了答案,留下了“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阵阵回响。

  我辈当怀有至诚报国之情。“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战争时期,无数知识分子投笔从戎,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献身。和平年代,家国情怀则有着更多的表达方式,诸如黄大年等高精尖科研工作者放弃海外高薪,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回到祖国,将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紧贴在一起,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专长创造国家科技新高峰。我辈又何尝不该学习这份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之心,即使是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和态度,踏步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途。

  我辈当存有敢为人先之志。黄大年的回国,有外国媒体评价:“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他以不畏强手、敢于超越的气魄和自信,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他始终把赶超世界一流和抢占科技制高点,作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我辈又何尝不该学习这份勇攀高峰的精神,把事不避难、奋勇争先践行在工作和生活之中。

  我辈当抱有甘于奉献之心。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很多人评价黄大年说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什么职务也不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的背后是他没日没夜的工作,“地质宫”里的办公室永远亮着他的灯,墙上的记事板行程密密麻麻,他的争分夺秒是为了祖国科技水平的巨大提升。我辈又何尝不该学习这种拼搏奉献的品格,将个人价值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奉献的脚步坚实而有力,付出的汗水炽热而奔腾。

  逝者已矣,黄大年的生命在58岁时戛然而止,但他留下的“黄大年之问”仍回荡耳边,振聋发聩,激励我辈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委组织部)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邓江秀】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