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蛟龙”号完成150次下潜 驰骋6大海区探寻深海秘密

发布时间:2017-06-10 05:07 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诗平

  “蛟龙”号完成150次下潜 驰骋6大海区探寻深海秘密

  新华社“向阳红09”船6月9日电 题:“蛟龙”号完成150次下潜 驰骋6大海区探寻深海秘密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载着第一次深入海底现场观察的科学家,载着深海海参、近底海水、岩石、沉积物样品等深海信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9日16时35分从6488米的雅浦海沟深渊区回到海面。24分钟后,回到“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完成了其自2009年8月出海以来的第150次下潜。

  从南海50米海试起步,到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的跨越;从太平洋底的海山、海沟,到印度洋底的大洋中脊,“蛟龙”号所到之处,留下了中国载人深潜不断前行的脚步,留下了中国科学家深入探索深海科学的背影。

  从38米到7062米,52次潜入海底获“世界深潜俱乐部”入场券

  “我乘‘蛟龙’号下潜,是从水下38米开始的,当时是左试航员,随后越潜越深,进入3000米、5000米深海,直到7062米的海沟深渊区。”正在指挥第150潜“蛟龙”号下潜作业的唐嘉陵说。

  唐嘉陵与第150潜主驾驶傅文韬是我国第一批潜航员,经历了“蛟龙”号150次下潜全过程。他所说的“水下38米”,是2009年8月18日“蛟龙”号最初的50米海试,首潜38米,迈出了中国载人深潜第一步。

  “虽然‘蛟龙’号是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但我们的深潜是从水下50米起步的。”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说,当时的探索充满了艰辛,凝聚了方方面面的心血。

  “蛟龙”号走向深海,是从50米、300米、1000米海试开始的,随后才是3000米、5000米、7000米海试。2009年至2012年进行这些海试时,刘峰担任历次海试总指挥。

  越过了50米、300米、1000米的门槛,“蛟龙”号一步步走向深海:2010年5-7月,“蛟龙”号在南海进行3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潜深达到3759米;2011年7-8月,“蛟龙”号在东北太平洋海域进行5000米级海试,实现最大潜深5188米;2012年6月,“蛟龙”号首次向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进发,成功创下7062米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潜深纪录。

  “海试的成功,表明中国已经能够深潜到世界上99.8%的海洋区域了,这是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我国得以快速进入‘世界深潜俱乐部’,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60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刘峰说。

  从海山到海沟,6大海区探寻海底秘密推动深海科学发展

  “当探照灯打开那一刻,黑幕散去,雅浦海沟的海底展现在我眼前,只有一个词语可以形容——震撼。我曾无数次设想,到达海底后将看到怎样的场景,也仔细观看过‘蛟龙’号此前在雅浦海沟下潜时的录像,但海底真实的世界还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第150潜次下潜科学家杨继超走出“蛟龙”号载人舱许久,心情依然没有平静。很多下潜归来的科学家,都有着和他一样的感受。自从“蛟龙”号转入试验性应用阶段以来,已有数十位海洋科研人员搭乘它下潜到海洋深处,开展现场调查和科学研究。

  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彭晓彤说,自从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从海山到海沟,从冷泉到热液,从海底多金属结核区到结壳区,“蛟龙”号充分发挥了大深度下定点作业的优势,获取了一批以前依靠常规调查手段难以获取的高质量样品、数据和资料,在我国深海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如一位下潜归来的科学家所说,仅2013年中国大洋31航次完成的22次下潜作业,取得的生物样品数即超过以往20年我国大洋科考的总和。

  “对深海科学研究而言,海底调查获取的样品质量对研究成果至关重要。以往深海常规调查中,由于缺乏高精度定点海底作业的手段,只能获取大致位置和区域内的样品。尽管也能获取海底样品,但往往不知道这些样品的产状和形成环境,更难以在海底同步开展观测和原位实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质量深海科研成果的产出。”彭晓彤说。

  从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蛟龙”号已经搭载数十位科学家在中国南海、东太平洋海盆区、西太平洋海沟区、西太平洋海山区、西南印度洋脊、西北印度洋脊等6大海区深潜:

  ——2013年,中国大洋31航次,“蛟龙”号在南海冷泉区和海山区、东太平洋海盆和西太平洋海山区完成22次下潜作业。

  ——2014-2015年,中国大洋35航次,“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山区、西南印度洋脊完成26次下潜作业。其中,第100次下潜是2015年2月3日在西南印度洋完成。

  ——2016年,中国大洋37航次,“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山区、西太平洋海沟区完成21次下潜作业。

  ——2017年,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第二航段,“蛟龙”号分别在西北印度洋脊和南海进行11次和9次下潜;第三航段已完成8潜,最后两潜也将在近日完成。

  “深海研究的进步,离不开深海装备的发展。‘蛟龙’号的下潜足迹,遍布太平洋等6大海区的典型海底地形,特别是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的下潜作业,发挥了‘蛟龙’号全球领先的深度技术优势,进一步验证了其技术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为我国进行国际深渊科学研究前沿提供着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现场总指挥邬长斌说。

  从“蛟龙”到“龙”家族,中国深海装备迎来大发展

  “蛟龙”号副总设计师、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胡震表示,“蛟龙”号推动了我国深海技术的全面发展。它开辟了深渊科学新领域,开创了深海高效勘察新模式。

  “‘蛟龙’号是当前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它的研制与应用,极大地提振了我国自主研发深海重大装备的信心和决心,推动了万米级载人潜水器、万米级无人潜水器等深海重大装备的立项,加快了我国载人潜水器谱系化的发展步伐。”刘峰说,以“蛟龙”号为代表的中国深海勘查装备技术体系已经形成。

  仅“龙家族”潜水器而言,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号无人缆控潜水器和“潜龙”号无人遥控潜水器为代表的“三龙”潜水器装备体系。此外,国家海洋局正联合地方政府推动载人潜水器谱系化工作。

  与此同时,更多的中国“龙”将潜入大海: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即将海试;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已在研制之中……

  刘峰表示,中国的载人深潜装备正在向全海深、谱系化方向发展。“蛟龙”号带动了深海装备的发展,推动了深海装备研发所需的深海功能材料、深海装备制造工艺以及深海通信与导航控制等系列关键技术发展。

  “谱系化的载人深潜发展思路逐渐明朗,潜水器数量会多,深度分布更广,服务的领域会多样,在作业能力、新技术应用、行业标准、商业模式上会进一步提升。”中船重工七〇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副主任、万米级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叶聪说。

  叶聪同时认为,“蛟龙”号是目前国内有着丰富应用经验的深潜装备,不仅反映在载人下潜深度、下潜次数上,而且通过它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深潜主力军。

  邬长斌表示,通过150个潜次的下潜作业,深潜队伍不断成长,初步建立了一支职业化的潜航员和技术保障人员,探索了载人深潜业务化运行的机制,可以说具备了转为业务化运行的基本条件。

  “‘蛟龙’号是我国载人深潜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只是一个深海装备,更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不畏艰险、赶超世界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进军深海的号角。”刘峰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