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跟着孩子“去野外”

发布时间:2017-05-31 04:3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蒋肖斌

  2015年博洛尼亚童书金奖、2017年文津图书奖的获奖图书《去野外》,是一本给孩子的指南。跟着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带上手电、望远镜、放大镜、笔和本子,结伴而行,我们来到葡萄牙的城市与城市之外;从孩子的视角,我们认识了动物的羽毛、爪印,观察了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感受了风的吹拂、海水的冲刷、花朵的香味……

  两位葡萄牙作者——伊内斯·特谢拉·多罗萨里奥、玛利亚·安娜·佩谢·迪亚斯,总是有一些贴心的善意提醒:下雨天出门,可以试着往水洼里丢几颗小石子——记着不是大石块,OK?一起潜水吧,如果你不小心吞了一口海水,那味道不会是别的,只能是——咸!如果你吻了一只青蛙,嘴唇可能发痒,但它不会变成王子!

  插画绘者贝尔纳多·卡瓦略则为我们细细描绘了两个孩子和众多动植物的形象——这一度让中文版译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系副教授张晓非既欣喜,又有几分畏惧,在“爬行动物”一章,蛇、蜥蜴、鳄鱼都画得栩栩如生,“两栖动物”一章里的青蛙、蟾蜍、蝾螈也都活灵活现,还有各种“小虫子、大虫子”……

  从2015年10月开始翻译,8岁的女儿成为张晓非的第一个读者,女儿说好看,她才放心。书出版后,女儿拿了一本放到班里的书架上,瞬间成为抢手货,欲借请排队。

  既然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张晓非保留了原文“与孩子对话”的语言风格,在极有限的一些地方,加入了一些流行语。比如,讲到青蛙,“雄蛙放声高歌,它们这是在取悦心中的女神呢!”讲到蛇时,又说“爬行动物的这些差评都是名副其实的吗?”张晓非说:“女神、差评,这些流行语比较有趣,但绝对不能加太多,不然过了这段时间不流行,就尴尬了。”

  作为一本博物学的书,在翻译过程中最让张晓非头疼的是大量专有名词。葡萄牙面积约9.22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浙江省小一些,比重庆市大一些,但并不妨碍物种的丰富多彩。同样是菊,有冬果香菊、野雏菊、葡萄牙蜡菊、金饼菊、葡萄牙矢车菊、赛金盏……同样是青蛙,有绿疣蛙、池蛙、伊比利亚蛙、产婆蛙……

  葡萄牙语的参考资料不足,张晓非的解决方案是“曲线救国”:从葡萄牙语到拉丁语(或英语),再到中文。“一个个查,都查出来了,一个都没空着。”张晓非有些得意,“翻译完这本书,自己的动物学植物学知识都涨了不少。”

  当然,为了保证准确性,《去野外》组了一个强大的审读专家团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刘夙,国际动物学会会员黄元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博士赵军红,物种网站长、科学松鼠会成员冉浩,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制作总监郭亦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员、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陈冬妮……这么多的大咖聚在一起,目的很简单,为孩子做好一本书。

  一名国外的书评人读完《去野外》后说:“我们用Google和Wikipedia(维基百科)来满足好奇心真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也许,网络扼杀的正是那份重要的好奇心。”

  既然是一本“指南”,作者最希望的是孩子看完书,还能真正迈开步子去野外,“当你目睹一只充满生命力的小蚂蚁,或是面对壮阔的潮起潮落,你的感受会与透过一块屏幕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作者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和自然交流——这种交流不在于你为孩子花了多少钱,跑了多少路,用了多少时间,而在于你让孩子在多大程度上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哪怕这种融合就在你家楼下的社区花园里。

  张晓非说,《去野外》不仅是一本介绍知识的书,还让小读者认识到,这是一个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每个故事都在提醒孩子,你只是一个观察者,不要影响这些小生物,甚至一块小石头也不要动,不要破坏他们的生活场景,不要随意触动大自然原有的样子。”

  博洛尼亚评委会的颁奖词写道,“《去野外》吸引读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教会读者欣赏、尊重‘外面’的一切。”书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语句:不要移动或者触碰鸟巢,不要在地上、岸边以及往河里扔垃圾,不要拔起一株植物,避免搬动石块,也许有动物在下面做窝,观察动物时尽量保持安静,不要惊扰它们……

  “从文本就能看出,作者特别热爱自己所写的对象,抱着一种平等的感情。”张晓非说:“我翻译的过程中一直心情很愉快。这本书描写的是大自然,书的读者是孩子,大自然和孩子是世界上最宝贵、最可爱的两样东西,能给这两者之间搭建桥梁,我很开心。”

  张晓非发现,虽然这是一本童书,却在每一页都能让大人发现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比如,蛇的爬行印记有直线型、侧滑型、跳跃型、手风琴型、“边浪”型;比如,在寻找伴侣的时候,两栖动物各怀绝技:青蛙和蟾蜍愿意一展歌喉,蝾螈则喜欢跳上几步舞——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所有的动物都恋爱。

  张晓非回忆,自己小时候写作文,只会泛泛地说一朵花开了,但不会说这是一朵什么花,更不会知道这朵花的花序有什么特征。“其实我们对大自然特别缺乏了解,但只有真正了解才会产生感情,才会关爱和平等对待。看着一个动植物从出生到慢慢长大,了解它生命的全过程,才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和我一样的生命,是我的一个朋友。”

  张晓非笑着说,自己本来挺怕蛇一类的动物,但女儿对她说:“妈妈你为什么害怕它们,不就是觉得它们丑吗,你不觉得这样对它们不公平吗?而且只是你觉得它们长得丑,它们的妈妈一定不这么觉得。”

  听到女儿的话,张晓非感慨:“大人要永葆一颗童心,对万事万物有一种探究的好奇心和平等之心。大人也要向孩子学习,不因为自己的喜好和是否对自己有利,而对自然界的物种区别对待。”

  说了那么多,无论你是大人还是小孩,还等什么呢,走,去野外!就算遇到梯纹板蛇、蒙彼利埃马普蛇、水游蛇、葡萄牙蝰、滑鳞蛇、小翘异蝰、拟方花蛇,也不要有偏见,它们都和我们拥有同一个自然。

  最后,祝各位旅途愉快!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