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胡同声音:从“胡同博物馆”延伸到历史深处的“老北京”

发布时间:2017-05-29 17:15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赵建琳 高晨

    视频编导:高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赵建琳

  走进位于北京东四南大街的史家胡同博物馆,耳里充盈着鸟儿的“啾啾”声、卖包子卖布的“叫卖”声、风吹绿植的“簌簌”声,仿佛回到“北平”时代。91年前,这座四合院曾是清末进士凌福彭给女儿凌叔华的嫁妆。

  据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介绍,1999年,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女士将房屋产权转让给街道办事处。而后,合作伙伴英国查尔斯王子基金会引入工作坊,集中政府、企业与专家各方意见,建立了史家胡同博物馆——设计出8个展厅,分别展出史家胡同历史面貌、“老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发展历史、史家胡同59号近代教育的发端、原主人凌叔华与丈夫陈西滢故事、史家胡同名人展、胡同里的时代记忆、胡同声音、胡同生活场景复原等。而“胡同声音”的策划人就是凌叔华的外孙、陈小滢的儿子——秦思源。

  “抓半空儿欸——多给,买落花生嘞——”这是“胡同声音”展厅里的声音之一。用老北京的话讲,“抓半空”的意思就是卖花生米,“半空儿”就是落花生尚未成熟的果子。一个十平方米左右的展厅,三四个小音响,正好够一个人在里面慢慢欣赏。

  如果点击电脑屏幕右上方的“听单独声音”,选择“叫卖”,能听到“焊洋铁壶”“抓半空”“卖香油”等各式各样的叫卖声;选择“响器”,能听到“修脚的”“扇铃”“指铃”等代表售卖各式各样商品的声音。也可以点击屏幕右上方的“听老北京环境声”,随意选择“春”“夏”“秋”“冬”季节,就能听到对应季节里具有代表性的声音。

  曾是名人故居、后被改为史家胡同幼儿园、现为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四合院,见证了近百年历史变迁。

  泰戈尔访华团做客凌叔华故居

  如今的博物馆原是凌家大宅的后花园,后来凌叔华与陈西滢结婚时,其父凌福彭将这个后花园作为嫁妆送给了女儿。上世纪20年代,凌叔华经常在家中举办文化沙龙,被称作是“小姐家的大书房”,也就是在如今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厅——胡同展厅。1924年,泰戈尔访华团一行来到燕京大学,凌叔华向访华团中的一位画家兰达·波士发出邀请,参加由齐白石等中国画家组织的聚会,泰戈尔等人欣然赴约,地点就在凌府的后花园中。徐志摩和陈西滢陪泰戈尔前往,丁西林、胡适、林徽因等人也参加了聚会。

泰戈尔访华团做客凌叔华故居

  后来由于陈西滢工作地点的改变和抗日战争的爆发,凌叔华一家三口在几年间辗转多地,先后在武汉、重庆、四川、北京生活,直到1946年离开中国,定居英国。

  出生于武汉、今年已经86岁的陈小滢,记忆中在“一两岁的时候回去过北京,五六岁的时候也回去过”。虽然在史家胡同生活过的时间加起来不到半年,但在陈小滢的回忆里,她在这条胡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无数乐趣。

  “无风三尺土,下雨一街泥”的情景构筑出陈小滢童年在京生活的大环境。对于她来说,声音尤其显得有意思。

  “那个时候叫卖声可多了,取灯儿——就是卖火柴的、磨刀的、卖冰糖葫芦的、还有卖山楂汁儿和冰激凌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叫卖声儿,小孩儿一听见这些声音,就知道外面在卖什么,就会出去买。”而对于剃头、修脚的叫卖声,陈小滢已经记不得了。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驼铃声,当时,骆驼队将煤炭从内蒙古运到北京,所以经常能见到它们经过史家胡同,“我最喜欢看骆驼。因为它们走得特别慢,就很喜欢听它们走路的声音和脖子上驼铃响起来的声音。”随后,她又脱口说出一句,“我觉得取灯儿的声音也挺好听的,还有晚上卖馄饨的声音。”70多年过去,听到别人让她模仿一下这种叫卖声,她笑说:“忘了,那个就不记得了。”

  现在听不到的“老北京”,仍有人惦记着它

  2002年,秦思源从伦敦回到北京,正赶上有一个英国乐队要来北京演出,被他以不感兴趣为由拒绝了。事后,他想,是否可以让英国人来体验北京的声音文化,根据北京的声音环境来记录声音。后来,他策划了一个“都市发声”的实验性项目,请英国音乐家、艺术家们来北京体验声音。令秦思源没想到的是,大众媒体纷纷报道这件事情。这让他看到了声音带来的可能性。

  等到2013年秦思源被史家胡同博物馆请去做顾问时,再去听“都市发声”项目里录入的出租车打表的旋律、电报大楼的钟声,他的记忆就“直接回到2005年了”。“心回去了,就像身体记忆被打开了”,他认为北京的声音是值得记录下来的,能让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机会“回去”。

秦思源

  由于经费有限,在筹划“胡同声音”时,只录制了解放前老北京的声音。“从事这些行当的人现在几乎没有。有一个老先生在望京那儿住,前两年也去世了”,要找到解放前在胡同里叫卖的小商小贩,需要面对他们已经80或90岁高龄、甚至已经去世的现实。秦思源很难找到这些人。

  于是他请了一些对叫卖声、响器有研究和了解的专家、表演者到录音棚参与录制。“我们录完音,就给在胡同里居住的、有可能听过这样声音的当事人听,给专家听,通过他们来辨认发出的声音到底对不对。其实,叫卖声都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会有一些个人特色在里面,但本质性的东西不能错,比如小商小贩的地方口音,叫卖声不能唱得太漂亮,因为放在那个时代里会不太符合现实。”

  可惜的是,在录制进行两三个月后,由于经费跟不上,“胡同声音”的项目就这么中断了。

  如今,4年过去,秦思源已经记不清楚当时录了多少条。对他而言,史家胡同博物馆里的“胡同声音”就像一个玩具,供进去参观的人看一看玩一玩。

  除了秦思源,史家胡同里的“人艺”演员和社区的“叫卖班”也惦记着这些“老北京”声音在哪儿。据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介绍,1958年,人艺在拍摄《茶馆》的时候,要求演员跟在这些小商小贩后面,学他们是怎么卖东西的。“后来的‘叫卖班’其实是话剧的一个副产品,一直是人艺的演员在传承。因为人艺就在社区里,有些居民就也参加了进来。”但是,据史家社区居委会介绍,到今年为止,“叫卖班”上的成员已经年逾花甲,一年多没组织过活动了,还有几位“班上”的成员已经去世了。

  现在,对于声音的收集,秦思源已经有了全新的计划——做声音博物馆。六月即将进行的收集北京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的声音项目“还在收集素材阶段”。“那些在街头做菜的声儿、茶馆里的声儿、骂人的声儿、人与人之间打招呼的声儿、骆驼队穿城的声儿、下雨的声儿、风声儿……都要囊括进来。”

  他也不只满足于做北京的声音历史,还设想创造全球的声音地图。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用手机记录下生活中觉得有意思的声音,通过线下活动或线上APP,边听边分享。“用手机,是让我们注意周围的此时此刻。在生活中留一点时间去寻找任何可爱的、正面的、负面的让你想起小时候的声音。”

  声音将去向何方?他们在接棒

  从提出建设史家胡同博物馆到如今,不同单位传着这根接力棒,把博物馆与社区居民串起来,也把声音与未来串起来。

  2011年,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与英国查尔斯王子基金会合作,对这里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修旧如旧的修缮,又花了一年时间来做展陈的陈设。

  2017年3月1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接手史家胡同博物馆运营,紧接着,5月10日就举办了第一次临展“回家·串门儿”的开幕式,并在开幕式上正式进行了运营的接管仪式。

  据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规划师赵幸介绍,今年策划了主题为“回家”的4次临展。目前,第一次临展“回家·串门儿”已经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内展出;第二次计划于8月左右与秦思源合作进行“胡同声音”展;第三次在年底前进行胡同生活设计展;第四次举行胡同记忆展,即类似口头史的故事分享会。同时,她认为,“我们并不希望这里变成旅游景点。如果那样的话,有可能对社区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很多喜欢北京文化的人来了以后都觉得环境很安静,挺好,没有乌泱乌泱的人。我们还是希望能继续保持这种状态。”

  后记:

  采访中,当记者问到,“你是否还能听到胡同里的叫卖声和响器声”时,李哲说,“鸽哨还能经常听到,磨剪子锵菜刀有时候能听到,其他的就听不到了。”赵幸则笑笑,“前几年禽流感的时候,鸽子都没了,最近几年才又有了。”而秦思源觉得“从1991年回中国后,那些能听到的叫卖声已经没什么让我觉得有意思的了,都跟胡同脱节了”。

【责任编辑:齐琪】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