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2017年度百所高校大学生寻访徐霞客足迹活动-- >> 媒体聚焦
APP下载

传统手工艺人:一个人也是一支队伍

发布时间:2017-05-25 11:18 来源:中青在线 福建师范大学 廖璐

    背着竹篓上山砍竹,对半破竹,将伐好的竹子过剑门、刮刀,让它达到一定要求的宽度,细度,最后再放进大锅里进行蒸煮处理,如此漫长的一个流程仅仅只是完成了竹编制作的第一步。宁海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维炉说,光是竹编传统的编法,就有五六十种。

    杨维炉出身在竹编世家,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传统的竹编制作工艺充满兴趣,从08年开始正式学习这门手艺,一晃已近十年。与竹条朝夕相处,早已培养出感情。在普通人手里,竹条易断、刺手,但在杨维炉的手中却变得柔软、灵动。“因为了解,所以知道哪里该折哪里该转弯。”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车熟路地编好了一个精致巧美的竹编手环。

    在宁海县胡陈乡的得心坊艺术馆,宁波市箍桶技艺非物质文化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鲍明沛一手抓着木头,一手熟练地运用卷刨。碎木屑从指尖旁滑落,原木的清香味儿在空气中弥漫,木桶也被打磨得愈来愈光滑。

    16岁就拜师学艺的鲍明沛,如今已练就了出色的手艺。早些年,宁海人嫁女儿都会把箍桶匠请到家里,制作大小水桶、子孙桶、洗澡桶等日常生活用品作为陪嫁。“最多时要做20几件,忙都忙不过来嘞!”年轻时的鲍明沛,做箍桶匠一天收入两块钱,是当时的小康收入标准,足以养活一家九口人。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廉价的铝制品、塑料制品的普及,箍桶市场受到了强烈冲击。到今天,连一两个想要学习这门手艺的学徒都变得越发难寻。

    经历了箍桶的黄金时代,目睹今天传统手工艺衰弱的的花甲老人,面露愁容。

    这样的“窘态”几乎每个传统手艺人都在经历着,杨维炉也不例外。最早的时候,竹编多是定制化生产:客户需要大批量的篮子,杨维炉就编织100个竹篮;客户需要竹篓,他就制作大批竹篓……但渐渐地,随着现代化产品的兴起,纯粹的竹编生活用品被取代,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传统手艺人开始寻找“出路”。

    杨维炉逐渐意识到创新对于传承竹编工艺的重要性。他开始将竹编制作的重心由“粗放型”生产转移到“精耕细作”慢工细活的雕刻上。将传统的器物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通过用竹子编制杯盖、手环、戒指等创意产品,来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

    如今,从深龙宫村的家里,到前童古镇的制作馆,再到南溪十二忆精品民宿,为了让竹编的艺术有更大的市场、被更多的人熟知,杨维炉在不断地创新产品,同时拓宽市场。

    在十二忆精品民宿,就有一间以竹编为主题的房间,从桌子到书架,从床头的灯架到茶杯垫等小装饰品,全部都是出自杨维炉之手的竹编制品。他说:“我要用最传统的手艺,赋予竹编艺术一种新的生命力。”

    鲍明沛也找到传承自家手艺的“出路”。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在家乡胡陈乡开设了得心坊艺术馆,陈列自己制作的箍桶精品供游客参观,今年,得心坊艺术馆已经是第二次装修了。

    临时收纳出来的房间整齐地存放着各式各样的箍桶作品,看着成品上精美细致的纹络,不免想起它背后锯板取材、刨斜边、拼板上箍、铲沟槽上底、打磨出细等复杂而繁琐的工序,其中不乏弯曲造型等颇有难度的技艺。

    作品《嫦娥奔月》在去年的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中拿下了金奖,是鲍明沛最心仪的作品之一。无论是嫦娥的裙摆,头顶的月亮,还是玉兔的耳朵,纹络都清晰可见,似有传神之意境。木头成本只有150元,而价格已叫到30万元。可叫价再高,鲍明沛也从未动过售卖的念头。“舍不得啊!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清扫、打磨、抛光、打蜡,才有现在看到的样子。如果我都卖了,那这馆里放什么?”鲍明沛抚了抚手边的“嫦娥的裙摆”说:“每一个作品,都要根据材料的形状特色去构思最适宜的图案,了解每一条纹络后再动手打造,都是我们手艺人的朋友。”

    杨维炉和鲍明沛也明白,传承不能只靠创新和陈列展览,要更多人学习这项技艺,才能延续它的生命力。“一个人在学,不是传承。很多人想要这个东西、来不及做、以至于更多的人想要学,这才是传承。”杨维炉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在竹编制作的战场上,“我不担心没有人来学这门工艺,与其是一些浮躁,静不下心来的学徒,我宁愿一个人。”(福建师范大学  廖璐)

【责任编辑:赵建琳】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