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浙大收到珍贵生日礼物 竺可桢亲属捐赠《竺可桢日记》手稿

发布时间:2017-05-21 18:17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岚 董碧水

    中青在线杭州5月21日电(张岚 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 董碧水)在120岁生日当天,浙大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老校长竺可桢的儿子竺安先生代表竺家所有亲属向浙江大学捐赠了56册《竺可桢日记》原稿。浙大常务副校长任少波代表学校接受了这份珍贵的礼物并向他颁发了捐赠证书。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49年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工作极其繁重的情况下,竺可桢坚持了每天作日记的习惯。但早年的日记因一次火灾而焚废。从1936年至他去世的1974年间,共有56本日记,基本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日记共900万字,内容几乎全文被收录在2014年出版完结的《竺可桢全集》中。

    《竺可桢日记》是竺可桢为抗战救国、科教兴国而殚精竭虑的真实写照,具有着非常珍贵的校史价值和研究价值,被史学界公认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名人日记之一”。

    浙大相关负责人说,竺可桢的日记,几乎每一天都记录得非常详细,见过什么样的人,办了什么样的事。“对于浙大来说,依据如此详实的日记,可以由此准确无误地了解校史上的每一个事件,是校史最可靠的史料来源。”

    据了解,这些日记原件原来保存在中科院, 2013年底,全集整理完毕后,亲属们希望把日记原件存放到一个专业的档案馆里。因为竺可桢和浙大的特殊关系,最终决定捐赠给浙江大学档案馆。

    竺安在捐赠仪式上表示,因为与浙大的深厚渊源与感情,竺校长后代们决定把日记手稿捐赠给浙大,相信浙大会是这批珍贵史料的最好归宿。他说父亲的日记和其他的名人日记有特别不一样的地方,竺可桢日记“求真求全不隐晦错误”,这正是求是精神的一个很好体现。

    任少波对竺校长家属的无私奉献表示了感谢。他说,56本日记记载了竺校长毕生奋斗的历程,凝结着竺校长科教兴国的心路,是竺校长留给浙大的一份极其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遗产,也是考察校史的一条真实、深刻的独特路径。浙大会谨记科教兴国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发扬竺校长毕生为之倡导的求是精神,把竺校长日记所蕴藏的求是精神转化成为浙江大学不断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蓬勃动力。

    西迁沿途各地政府代表、西迁时期著名教授后代、校友代表、校史研究专家、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责任编辑:杨威】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