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记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张平文

发布时间:2017-05-19 09:5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庆环

  张平文人物素描 郭红松/光明图片

  【知识人·强国梦】

  张平文院士一说起怎么给学生找出路,就眉飞色舞。他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现任学院党委书记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主任。这个学院集聚着全国最有才能的一部分学生。张平文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1998年,32岁的张平文担任科学与工程计算系主任,可他发现学院一届160多名本科生中只有7人愿意学习计算数学。没办法,他带着研究生一间一间地敲开学生宿舍的门,拉着他们谈计算数学的前景,终于把队伍“忽悠”到了20余人。

  “劝学”一直持续了3年,到第4年时,张平文再没有“闯”宿舍了,他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首先,“大家都不知道你这个专业是学啥的,学出来又能干吗”。其次,计算数学很难,不仅要熟练操作计算机,对数学的要求很高,还要对所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具体了解,让学生很有压力。

  因此,张平文重新进行了定位:“不求人数求质量,每年有20个人就足够,但这20个人,必须是最优秀的学生。”

  怎么保证最优秀呢?一是改革课程,要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数学偏向实际应用的精髓。他和同事一边教学,一边编教材。在新教材每一个章节后面都加上了应用型的上机习题。但这么做还不足以吸引学生。张平文在仔细琢磨“学生最关心啥”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别的教授担心学生出国会造成人才流失的时候,我不仅支持,还通过一系列做法让他们申请到自己最想去的学校”。

  张平文有一个得意的“发明”——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特点去申请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他自己则负责和国外学校沟通,对学生进行“定点推荐”。同时他还为准备留学的学生建立“飞跃小组”,大家互通有无,基本上每个人都能申请到自己最满意的学校。

  帮助学生到国际学术舞台上去竞争,只是张平文“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工作状态中50%的工作量,本科生中还有40%要留在国内继续读研,10%直接就业,同时他还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在这里的学习和研究有没有意思?对他们的工作生涯有没有帮助?是否是国际先进水平的?是否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对接?”为此,他请来海外学者来学院任教,促进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同时开展本科生科研。柳何园和丁允梓分别是2013级和2014级本科生,参与了风电和液晶方面的研究项目。“张老师让我们先去了解别人做的研究,然后结合自己所学,找到有价值的问题后,把知识用起来。”他们表示,通过科研把数学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看到了计算数学的力量。

  即使在北大,也有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生。“我发现他们其实能力上没问题,而是在强手如林的环境下心理上不适应。”只要找到原因,张平文就有办法。

  张平文是我国复杂流体的多尺度建模与计算等方面的专家,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不过他最自豪的荣誉是“北大十佳导师”和“北京市师德标兵”,最自豪的经历是在北大学习从教33年,是坚定的、不可能被人挖走的“北大情怀派”。今天,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成为具有时代标志的技术,计算科学在其中的本质推动力已经显现,无论是学科上的坚守和建树,还是人才培养国内外桃李满天下,无不彰显着张平文从教为师的意义正在更广阔的范围扩展。

  (记者 王庆环)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何欣】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