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频道->> 滚动新闻
APP下载

长天万里东风颂——火箭军部队建设世界一流战略军种述评

发布时间:2017-05-17 12:57 来源:中青在线 

“忠诚践行主席训词,积极投身改革强军”主题实践活动。冯根锁 摄

    引子

    沉默之中孕育万钧雷霆,铁肩之上担当大国尊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50多年的砺剑征程,回响着大国长剑伴随民族复兴征程的龙吟剑鸣,镌刻着火箭军将士投身强军实践的光辉足迹。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生的共和国列强环伺,危机四伏。面对强敌叫嚣,毛主席的话掷地有声:“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一代代官兵背负民族重托,艰苦创业、砺剑铸盾,发展壮大、走向辉煌,在沉寂中孕育惊天雷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始终行进在习主席厚爱重托之中,从第二炮兵到火箭军的跨越转型,从“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殷切嘱托到“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的铿锵号令,火箭军部队建设发展迎来新的春天,踏上强军兴军新的征程。

    身在大山深处,心系万里苍穹。火箭军用忠诚守望和平天空,守望民族复兴。广大官兵默默无闻扎根深山、激情满怀驰骋天疆,坚守绝对忠诚铸就“大国剑魂”,潜心备战打仗擦亮“大国剑锋”,弘扬严实作风辉映“大国剑光”,坚持科技创新锤炼“大国剑法”,在九天之上划出壮美弹道。

    大国长剑,其锋必利;国之重器,其势必威。改革强军的画卷正以恢弘磅礴之势徐徐铺展,火箭军官兵时刻牢记强军目标,时时加紧备战强能,为打造世界一流战略军种、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奋勇前进!

    铁流滚滚,长剑啸天。初夏时节,火箭军多支导弹劲旅跨区机动开赴东北密林、南国深山、西北戈壁,在多个“战场”摆兵布阵,锤炼复杂天候条件下实战能力,锻造具有“王牌”“底牌”作用的“杀手锏”部队。这是火箭军部队加紧练兵备战的火热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视察火箭军机关和部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亲自决策第二炮兵更名火箭军,发出打造世界一流战略军种的伟大号令,擘画了新形势下火箭军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

    东风万里长,神剑倚天立。沐浴着领袖关怀的“阳光雨露”,火箭军党委始终牢记习主席教诲和重托,深入贯彻改革强军战略,以奋发进取精神和赶考姿态抓建设谋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官兵承前启后、创业创新、真抓实干、阔步前行,谱写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的恢弘篇章……

    坚决维护核心

    ——始终保持忠诚第一的政治品格

    回望半个世纪的历史征程,战略导弹部队白手起家,靠的是绝对忠诚;大国长剑浴火飞天,靠的是听党指挥。“导弹听我话、我听党的话”已融入火箭军官兵的血脉,成为永恒的“忠诚密码”。

    征途万里,不忘初心。与党同一天生日的战略导弹部队,对党的忠诚是火箭军红色基因和血脉传承,从组建之日起,就坚定地向着镰刀锤头的方向铿锵进发。

    “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确保火箭军在思想上政治上特别过硬”,这是习主席对火箭军提出的特殊要求,也是火箭军与生俱来的政治品格。

    高擎旗帜谱华章,砺剑征程启新航。党的十八大以来,火箭军党委始终高举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旗帜,真学真悟真信真用,习主席每次发表重要讲话都第一时间学习,编发习主席关于火箭军建设发展重要论述《摘编》和《学习纲要》,作为联系火箭军建设实际深化理论武装的有力抓手。党委常委59次集中学习讨论,举办110期理论集训班,280多个宣讲团到基层巡回辅导,推动部队持续兴起学习贯彻热潮,凝聚了建设强大现代化火箭军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

    2016年3月,成立火箭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由37名部队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的“高参”“智囊”,围绕习主席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和备战打仗战略思想等11个方面内容展开课题研究,发挥理论牵引和辐射带动作用,点燃火箭军官兵投身改革强军的万丈豪情。

    火箭军党委牢牢把握忠诚第一的核心要求,强力推动贯彻古田全军政工会精神100项任务,制定贯彻执行军委主席负责制15条措施,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响,大力弘扬以爱导弹、爱阵地、爱本职,讲忠诚、讲打赢、讲严实、讲创新、讲奉献“三爱”“五讲”为核心的砺剑精神,着力把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基因熔铸官兵血脉。

    “把坚定信仰作为战略军种建设的灵魂,一次次动员部署、一场场专题讨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火箭军党委深入开展“忠诚践行主席训词、积极投身改革强军”学习实践活动和“牢记主席关怀、有效履行使命”专题学习教育……在座座导弹军营里,讲的最多的是强军故事,唱的最响的是忠诚之歌。

    古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战略导弹部队在革命圣地和旧址挂牌建立108个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到其地、知其史、悟其魂、践其行,官兵走进一个个红色地标,在一次次深情追寻和精神洗礼中,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深扎忠诚于党、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子。

    “导弹听我话,我听党的话。”打开军营政工网,“我为习主席重要讲话点赞”这一品牌栏目,像一盏明灯、似一团热火,官兵边学边议、熟读领会,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普及化。专栏开设以来,官兵网上推荐重要论述37500多条、跟帖19000多条,累计点击量达5460余万次,网上网下处处呈现出火箭军官兵学习讲话、热议讲话、践行讲话的生动局面。

    改革是检验忠诚的“试金石”。火箭军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改革强军决策部署,雷厉风行、扎实工作,部队各级持续用习主席改革强军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头脑,广泛开展宣讲辅导、讨论辨析、政策答疑等活动,引导官兵读懂改革、读懂军种、读懂联合、读懂融入。

    全军联勤保障改革任务部署后,来自不同方向、担负不同任务的联勤保障单位转隶火箭军,迅速实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组织上合成。

    新军种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火箭军官兵带着习主席的特殊关怀厚爱,以一流标准创一流业绩,把信仰和忠诚凝结在鲜艳的军旗上,不断强化火箭军意识、具备火箭军能力、树立火箭军形象、珍惜火箭军荣誉,部队上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

    聚焦能打胜仗

    ——始终保持备战精武的使命担当

    兵出深山,剑行天疆。连日来,一支支新型导弹旅千里转进戈壁大漠、海岛密林,在复杂困难严酷的实战化条件下打响一场场“导弹战”,锤炼提升核常导弹战略能力。

    念兹在兹“战略能力”的背后,是火箭军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战略军种、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的铿锵步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先后3次视察火箭军机关和部队,次次强调要加强实战化训练、提高能打仗打胜仗能力,明确立起“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核心标准要求。

    2015年12月31日,习主席亲自为火箭军授旗并致训词,要求“火箭军全体官兵要把握火箭军的职能定位和使命任务,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建设,增强战略制衡能力”。

    习主席重要训词振聋发聩,厚望中寄予重托,忧虑中深含鞭策,一个巨大的问号矗立在火箭军党委“一班人”面前:由“兵”变“军”,战略导弹部队如何开启建设发展新的征程?

    火箭军党委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措施意见,不断强化抓建为战、抓训备战的思想观念,工作的“准星”始终对准打仗的“靶心”。

    火箭军三级首长机关以聚焦有效发挥战略作用,深谋提升战略遏制能力之策,探求提高备战实战化水平之道,创新加强核常战略运用之法。

    火箭军党委首长率先垂范,进阵地、上战位、入班排,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向实战用劲。各级党委坚持以上率下、主业主抓,坚持主官抓、抓主官,争当训练场上“第一班”、争做备战强能排头兵。

    从导弹军营到深山阵地,一场场围绕“火箭军距离打赢还有多远,火箭军打胜仗是不是托底”的大讨论如火如荼,与打仗无关的顽疾被曝光、根源被深挖、问题被剖析,人人围绕“我们能打仗吗?我们能打胜仗吗?”拷问警醒、反思差距,牢固树立起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懈怠必颓,忘战必危。火箭军引导官兵牢固树立常备意识,常态保持平战一体、高度戒备、随时能战的作战值班体系高效运转,大国长剑随时闻令出鞘——

    紧紧扭住战略导弹高状态值班、常规导弹随时能战等“四个常态化”专攻精练,探索建立循环滚动值班、常年备战机制,全面推开无预告战备拉动和随机抽点发射,持续开展高戒备值班作战指挥、平战转换、快打快撤等针对性训练,常年组织跨区驻训、实弹发射、红蓝对抗、战役演习等,围绕“一场战争多种预案、一种行动多手准备”修订完善和实时更新作战方案,部队随时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临战状态”。

    剑刺苍穹,实战为先。火箭军把“以作战的方式训练、以训练的方式作战”作为练兵法则,创新规范基础训练、基地训练、联合训练“三种模式”,锤炼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

    从戈壁大漠长剑飞天,到白山黑水红蓝对抗,一支支导弹劲旅常年转战南北驰骋东西,紧盯作战任务、紧盯敌情对手、紧盯未来战场,在祖国版图上划出一幅幅“砺剑图”:这厢展开导弹基地全型号连续发射,那边整旅火力突击齐射齐落,这里导弹突击与反导拦截对抗剑拔弩张,那儿联合火力打击演练展露锋芒,部队快速反应、精确打击能力大幅提升,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屡攀新高。

    东风浩荡惊寰宇,神剑出鞘扬军威。近年来,火箭军组织40余次重大演训任务,参加30多场联合训练,发射导弹数百发,采集各类作战训练数据百万余条。所有导弹旅全部与“信息化蓝军”交手,探索出具有火箭军特色的导蓝一体、综合蓝军、战技融合、整体考评的红蓝对抗训练路子。

    被誉为“磨刀石”的火箭军某训练基地,一年四季都弥漫硝烟,一支支导弹部队轮番进场,在精心设计的危局、难局、险局中,不断寻找短板,磨砺打仗真功;

    某基地“导弹发射先锋营”从难从严施训,从营长到士兵,互为对手互相提高,逐个号位逐个环节过筛子,不把问题留到未来战场,执行新型导弹发射任务打出最佳精度;

    “天剑”系列演习,去年以来先后进行数十场实弹发射、战役演习,发射各型导弹近百发;与战区、海军、空军联手,展开突击攻防、联合行动,在对抗中提升全域作战能力,推动火箭军战略能力实现大跃升……

    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从西北高原到南国山谷,从深山密林到戈壁大漠,一支支导弹劲旅厉兵秣马,千里机动,从训练场直接奔赴“战场”,亮剑大漠。随着道道作战指令发出,一枚枚利剑腾空出鞘,进行多波次火力突击,导弹发发精确命中目标。

    号角嘹亮,使命催征。在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火箭军部队时刻保持常备不懈、枕戈待旦的战备状态,神剑利刃横扫天疆,战车机动越来越远,作战半径越来越大,具备全道路机动、全地域发射、全方位控制、全天候突击能力,诞生数支“百发百中旅”。

    永葆本色不改

    ——始终保持从严求实的优良作风

    “和平积弊”是战斗力最致命的腐蚀剂,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大敌。准备打仗,首先向“问题积弊”开刀。

    这是一次席卷导弹军营的“头脑风暴”。

    从领率机关到基层一线、从作战部队到保障单位、从中军帐到演兵场,火箭军将士展开“火箭军距离打赢还有多远,火箭军打胜仗是不是托底”大讨论。“敢不敢”的血性胆气之问、“会不会”的备战意识之问、“有没有”的和平积弊之问,振聋发聩的“领袖三问”,让大讨论引起阵阵思想波澜。

    随即,火箭军出台《关于进一步纯正训风演风考风的措施》,制定加强实战化训练4个方面15条措施,旗帜鲜明提出“10个严格”“10个严禁”刚性要求,立起硬标准、划出硬杠杠。

    集中检讨,重拳出击。各级坚持标本兼治、上下联动、纠建并举,逐条逐项梳理出20类重点问题,剥筋见骨查短板,以刚性措施纠治练兵场上的沉疴积弊。

    作风严实能够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从戈壁荒原到深山密林,一支支神剑劲旅进阵地、入“龙宫”,设困境、布险局,开展全员额全要素实地实案实训实演,用真刀真枪砥砺全天候、全时域实战能力。

    改进作风是一次“大考”,正风肃纪是一场“硬仗”。按照“定位准、标杆高、行之笃”的标准要求,火箭军一鼓作气抓专题教育整顿,持续深入纠“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

    无论上级是出台重大决策,还是开展专项清理整治,火箭军从机关到基层,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走在前列,落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军委“十项规定”,他们制定“二十项措施”,刀口向内雷厉风行,每一场攻坚战都漂亮鸣金。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火箭军党委从解决“五多”问题、基层风气建设等方面入手,部署开展“十项整治”工作,研究制定《加强基层风气建设“十不准”规定》,纠治发生在官兵身边的“微腐败”,对基层反映的1868条具体问题逐一答复、责任到人、限时解决。

    新征程立起新标准,新军种展现新风貌。在大江南北座座导弹军营,从“中国东风第一旅”到“常规导弹第一旅”,从“军事训练模范营”到“导弹发射先锋营”,各级把学习实践活动“搬”到导弹阵地、发射架下,在演兵场上开展“新起点新气象”岗位竞赛、“新使命新作为”立功创模等活动,官兵们精武强能、备战打赢的热情高涨,涌现出一批“砺剑尖兵”和某新型导弹旅发射一连、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发射三营等一批“砺剑堡垒”,助推“大国长剑”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不断攀升。

    在纠治问题、专题教育整顿中,各级党委以上率下、抓上带下,广泛征言纳谏,严肃党内生活,从严从紧治“顽疾”,坚持“四个说清楚”交底交账。

    ——政治生态向上向好。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干部大检查、财务大清查到开展巡视、专项审计,火箭军实行零容忍督查执纪、常态化明察暗访、清单式对账销账,释放出从严从紧、一抓到底的强烈信号。

    ——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火箭军制定落实领导干部“十个严禁”、基层建设“十不准”、控制饮酒“十条禁令”、改革纪律“八个不得”,立起铁规铁纪,层层传导压力,促进优良传统加速回归、沉疴积弊有力纠治。

    ——依法治军立起新规。火箭军常态开展专项整治月、条令学习周、安全警示教育日活动,构建形成全链条全流程、可操作可监督可问责的法规制度体系;深入推进精准抓建基层“四建工程”,着力建强“三个一线”,不断夯实部队发展基础。

    近年来,随着法规制度的笼子越扎越密,火箭军官兵敬畏纪律规矩之弦越绷越紧,严格依法办事的步子越走越稳,导弹军营处处新风扑面、海晏河清。

    “绿水青山”新生态,导弹军营兵心聚。向上向好的风气,风清气正的环境,汇聚起火箭军广大官兵强军兴军的强大力量,推动着战略导弹部队事业不断前行。

    奋力开新图强

    ——始终保持创业创新的进取精神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火箭军6个装备方队编成战略打击方阵,以威武雄壮的阵容、磅礴恢弘的气势,在天安门广场光荣地接受了习主席的检阅,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今天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核心战斗力持续攀升,已经实现了作战力量由单一核部队向核常兼备发展,作战样式由固定阵地作战向机动作战发展,作战能力由近中远程向洲际打击拓展的大跨越,信息化条件下战略威慑和防卫作战能力跃上了新台阶。

    导弹武器装备跨越发展的背后,凝聚的是科技创新的结晶!

    近年来,火箭军围绕习主席确定的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的奋斗目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加强武器装备建设。

    “导弹个头越来越小,打击精度越来越高,毁伤威力越来越强”,从“旧形”到“新质”的每一步跨越,都是科技创新的结果。火箭军打破技术壁垒,每年有1000余项科技成果问世,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得到推广应用,一批重大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型导弹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抗干扰强突防能力更强,打击精度、毁伤目标种类、火力覆盖范围取得重要突破,形成了射程有序衔接、火力覆盖广泛、作战性能先进的新质战斗力体系,一柄柄御敌利剑成为关键时刻能够一锤定音的战略重拳。

    作为火箭军科研主力军的某研究院,每年承担近千项科研课题,有数百项获得国家和军队的各类科技大奖,成为推动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创新源”。

    他们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武器装备自主创新,通过数字化改造以及新技术在导弹武器系统上的广泛应用,使部队指挥情报系统更加灵敏高效,快速机动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迅速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在千锤百炼中实现了新跨越!

    作为高科技部队,“数字化”与“实战化”必须并驾齐驱,未来战场无声搏杀将越来越常见,创新将成为战争胜负的“引擎”,火箭军各级指挥员头脑里“科技创新”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

    某导弹旅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搭建起具有模拟操作、指挥控制、综合保障等功能的一体化指挥训练平台,各作战要素与旅、营指挥所实现互联、互通、互动,官兵不出营门随时随地都能展开训练,训练效益大幅提升。

    科技创新,人才为先。近年来,火箭军严格落实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军队好干部标准,大力实施“神剑人才工程”,大力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和导弹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国家级中青年专家,数千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和军队奖励,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居于国内和军队领先水平,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导弹专家已涵盖火箭军所有导弹旅。

    军民融合是提升战略能力的又一“增长点”。火箭军部队借助地方科研集团科技、人才优势,先后与国内数十家大型军工集团和科研单位联手共建,与地方科研单位先后共建了11个军地协作人才培养站,与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科研成果孵化基地,采取进厂驻训、联合攻关、挂职培养、项目合作等,培养1000多名专家型导弹技术骨干,帮带培养了80多名导弹旅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成为一线部队作战训练、科技创新、技术把关、决策咨询等方面的“定海神针”。

    他们打破人才、技术壁垒,与20多个地方科研厂家和高等院校建立联合育才机制,百余名院士签订带教协议,对科研骨干进行帮带培养,通过“订单式”规划、“导师制”帮带,培养出数百名专家型导弹技术“把关人”。催生数以千计的“金手指”“神瞄手”“神吊王”“专业通”,成为大国长剑雷霆啸天的人才基座。

    如今,火箭军已形成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固态与液态并存的武器系列,实现“导弹装备集成化、操作系统简便化、指挥流程信息化”;一批不同型号和不同发射方式的现代化导弹阵地,在祖国的崇山峻岭竣工;作战方式从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作战样式从依托既设作战阵地到无依托、野战化机动发射、随时能打;快速机动能力和准确打击目标能力迅速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实现历史性飞跃。

【责任编辑:董志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防务视频 更多>>
1月2日,新疆阿勒泰消防支队新兵复训队组织官兵开展冬季抗寒训练,全面提升严寒季节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俄罗斯高超音速武器已经投入测试,俄称其是“撕开”北约防御的利器。
俄2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前往北极,执行潜射导弹齐射任务。此举是向美展示武力,也表明了保护俄在北极利益的决心。
近日,日本安保法案获得通过,该法案授予日本自卫队海外作战的权利,扩大了日本军事行动的法律空间。
名家专栏 更多>>
大陆武统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海协会原副会长王在希提出“北平模式”解决台湾问题,引起网民强烈关注。当年是几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先打下了天津,切断了傅作义的退路;然后兵临城下北平,傅作义才做出了和平起义的决心。
1月4日台湾《联合新闻网》爆出“俄罗斯为防止中国仿制,焊死苏35发动机”,一时间“中俄矛盾”再次成为吃瓜群众关注的焦点。俄罗斯与中国国力此消彼长,部分俄罗斯人心态失衡。
跨年之夜,发生在夜总会的一场恐怖袭击事件为土耳其的新年开局蒙上了血色。国际方面,在叙利亚问题上,土耳其将原本对准阿萨德政权的矛头掉转,加大了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
网评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