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千年潭门的砗磲寓言:爆炸式发展过后戛然而止

发布时间:2017-05-02 06:07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一位潭门镇居民骑摩托车从已经关门歇业的砗磲工艺品店铺前经过。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湛江人在潭门镇开的“圆珠厂”

  苏州来的雕工此前每月收入高达万元

  潭门镇中心酒店内的砗磲工艺品店早已关门

  清明过后,海南岛的气温逐渐不再那么宜人,“千年渔港”潭门镇也和往年一样进入旅游淡季。只是经营砗磲生意的张氏兄弟觉得,今年的4月显得格外惨淡。2017年1月1日,海南岛开始全面禁止出售、购买、利用砗磲及其制品,曾经一窝蜂聚集到潭门的外地“加工大军”陆续离去,剩下的经营者或暗中交易、或寄希望于产业转型。从2012年当地政府表态扶持砗磲加工业,到2017年海南岛全面禁售,五年之间,砗磲加工在潭门镇的发展历程像极了一个寓言故事,从“爆炸式发展”到“戛然而止”的背后是资源的日益枯竭。对从湛江辗转来到潭门开店的张氏兄弟来说,潭门面临的转型困局似曾相识,眼下的情形只不过是多年前家乡珍珠产业兴衰的一次重现。

  禁令之后的最惨淡季

  2013年8月,来自广东雷州的张明、张亮两兄弟跟随众多老乡的脚步来到海南琼海市潭门镇,在嘉潭路上开了一家小小的工艺品店。这样的店在潭门大约有三四百家,主要分布在嘉潭和富潭两条主要干道上,主要经营产品就是各种砗磲制品。

  砗磲作为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重量达到300千克以上。近年来,砗磲加工的制品在工艺品市场逐渐水涨船高。

  当年1月16日,琼海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一篇名为《琼海潭门贝壳交易市场:工艺师月薪在万元以上》的文章。文中称,2013年潭门共有销售贝壳工艺的店铺200多间。后来,随着砗磲价格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和外地人在潭门开起了工艺品店。

  不过在商人们感觉生意越来越好的时候,出于保护资源等考虑,政府叫停了砗磲的销售。2016年11月30日,海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海南省珊瑚礁和砗磲保护规定》,规定要求,从201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海南岛出售、购买、利用珊瑚礁、砗磲及其制品,禁止利用珊瑚礁、砗磲为原材料制作旅游纪念品、装饰观赏品或者其他制品;禁止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场所,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珊瑚礁、砗磲及其制品提供交易服务。

  禁令发布后,工艺品店铺的生意也越来越差。沿街的透明橱窗背后,不少店铺货架已经清空。还有一些店铺拉下了卷帘门,在门口打出了旺铺出租的广告。

  迫于工商等部门频频检查的压力,碧春记工艺品店的老板娘在4月初结束了和房东的租约。将店铺里的货架便宜卖出后,她带着家人一起去了云南旅游。至于未来做什么,她还没有想好,“先陪陪家人,回去再说。”

  而张明兄弟最近两个月的主要活动就是每天约几位朋友在店里喝茶聊天,一起讨论对于未来的打算。据张明介绍,清明之后由于海南天气炎热,来旅游的客人减少,原本就是砗磲的销售淡季。尽管如此,今年4月的淡季也出乎张明的想象,“太惨淡了。”

  惨淡不仅是针对工艺品店铺,还影响着交通、餐饮等方方面面。琼海高铁站曾经15元一人的出租车,如今已经涨到了60元。常年在高铁站外候客的司机老王介绍说,彼时由于去潭门打工的工人很多,为了方便,出租车司机一般都会要求乘客拼车,4个人每人15元。但现在,因为越来越难等到去潭门的乘客,拼车已经不太现实,司机们的报价自然水涨船高。

  曾经需要提前预约的海鲜饭馆,现在也经常空无一人,只剩下服务员们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玩手机。4年前张明刚到潭门时,常常客满的酒店,这两天正在修理大门,来来往往的只有施工工人,却没有几个客人。

  暗流涌动的砗磲交易

  虽然生意惨淡,张明张亮还是不敢贸然将店铺关门。仓库里价值几十万的库存,让他们不敢轻易放弃砗磲这门生意。事实上,由于库存甚多,隐藏在店铺背后,砗磲的交易始终都在小心谨慎地继续。

  一些人选择像张明一样“暗度陈仓”,临街的店铺货柜里摆放的是如今在潭门越来越常见的珊瑚玉、黄花梨等工艺品,但后院的小房间里,各种砗磲制品仍在售卖。只有信得过的客人上门,张明才会带对方去挑选。这也是现在潭门所有仍在坚持中的商铺最常见的做法。张明说,主要是害怕遇到便衣暗访,因为一旦被发现仍在销售砗磲,不仅要没收货物,还要处以罚款。

  店家一般都会拒绝客人想要当面挑选货物的请求。其中一位解释说:“店里都有砗磲,但不一定给看,怕便衣。”

  害怕被罚款的除了张明这些商家,还有数百家砗磲加工厂。在距离镇中心大约2公里左右,有一片1998年建成的潭门工业开发区,分布着至少百余家海贝壳加工厂。工业区之外,还有不少租用当地农民土地后建起的加工厂。

  如今,违建的加工厂已经拆除了大半,工业区的工厂虽然也曾面临停水停电的警告,但好在还没有要拆除的危险。

  付贵的工厂就开在工业区内,担心被发现仍在销售砗磲后引来罚款,最近一段时间工厂的大门常常处于关闭状态。付贵戏言:“我们现在是关门大吉。”

  关门只是针对生人,从不阻拦熟客。23日,几位海口的老客户来付贵厂里挑选心仪的摆件,关闭已久的铁门终于被打开。宽敞的厂区庭院里摆放着大量砗磲化石的原料,仓库里满地满架子也都是已经加工完成的砗磲制品。精品展示区内,付贵耐心地为客人们介绍着自己的得意收藏。所有这些,都是禁令发布后,付贵未能及时处理掉的库存。

  砗磲禁令发布时,曾给予当地商家一个月的时间来处理库存。只是对于付贵来说,一个月的时间显然不太现实。经历一番大甩卖后,付贵的厂里还有价值数百万元的砗磲库存。

  迁徙而至的加工大军

  作为土生土长的潭门人,付贵20岁那年就跟随父辈的脚步出海打鱼。海上的日子充斥着危险,让付贵至今都不愿意再去回想,“浪像山一样打过来,甲板上全是水,太可怕了。”2003年前后,经历过两次差点危及生命的海上风暴后,付贵对出海打鱼心生退意。也就是那个时候,他开始接触砗磲加工,并于2011年建起了自己的砗磲加工厂,磨珠、雕刻等加工工艺一应俱全。

  潭门渔民之间流传着一本名叫“更路簿”的册子。这是一部老船长间代代相传的航海地图,记载了南海一带每一处暗礁的准确位置。正是因为“更路簿”的存在,潭门的渔民得以比其他地方的渔民更加了解南海,而砗磲就恰好生长在这片海域中。

  如今,整个潭门镇还保留着200多艘渔船,捕捞仍是当地主业之一。但参与捕捞的却不仅仅只有潭门人。当地人说,现在的潭门只有船长大多是本地人,真正从事打捞的却是湖南人比较多。这些湖南人韧性好、肯吃苦,是船长们最喜欢聘用的船员。

  鼎盛时期,付贵的工厂里曾有两三百名工人。而现在,工厂里只剩下十几人。曾经月薪上万、厂家争相聘请的雕刻师傅们,一些回了家,另一些则去了其他地方进行玉石等工艺品的雕刻。

  付贵提到的雕刻师傅,是近年来潭门外来人口的主要组成之一。2013年,砗磲制品突然在工艺品收藏界异军突起,广受追捧。随之而来的,就是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工艺品加工工人。海南砗磲协会常务副会长符永贵介绍说,一年前整个潭门镇大约有2万人从事与砗磲相关的产业,其中外地人就占了一半。

  这些外来人员中最受追捧的当属雕刻师傅。这些来自河南南阳、江苏苏州的手艺人,雕工普通的每月工资也可拿到万元以上,水平稍高的每月赚四五万元不成问题。符永贵说,正是因为这些雕刻师傅的到来,潭门的砗磲才逐渐走向了精加工,不仅带动了砗磲的价格,也教会了不少当地人雕刻的手艺。

  除了雕刻师傅,湛江人也是砗磲加工中不可缺少的群体。他们擅长通过打磨、抛光来加工手链、手镯等产品,在潭门开了众多“圆珠厂”。从业者不仅都是广东湛江人,甚至大多来自张明和张亮的老家——雷州流沙镇。

  两兄弟此前在三亚销售珍珠,后来看到潭门砗磲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便决定来潭门发展。张明介绍说,家乡流沙镇曾是中国著名的珍珠产地,并享有“中国南珠出流沙”的盛名。也因此,几乎每家每户都在从事珍珠的加工。有了这样的加工经验,雷州人做起砗磲珠子的加工来自然也是得心应手。

  如今,张明兄弟俩已经习惯了在潭门的生活,妻儿也被接到了这里。在张明看来,潭门与雷州,方言相似气候相近,因此很容易适应。但除了气候和方言,潭门本地人的朴实,才是促使他们当时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

  遗憾的是,无论他们对潭门的评价多高,现在都要面临是否和他人一样继续迁徙别处的选择。除了禁令之下很难再卖出东西外,越来越难买到砗磲原料也是张明和张亮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越挖越少的海洋资源

  4月23日晚上10点,张明接到朋友的电话,说是有一艘渔船靠岸了,带了不少砗磲。夜色里,张明和弟弟立马骑着摩托车赶往附近渔村。摩托车在乡间小路奔驰十几分钟后,一行人抵达了一排靠海小洋楼门前。

  一楼4间仓库的地面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刚刚打捞上来的砗磲贝壳。每一片都用彩笔做上了记号,标记着各自的所属渔民。不同于活体贝壳的洁净光华,这些贝壳大多已经在海底经过了千百年的洗礼,表面附着着各种海洋生物留下的矿物痕迹。张明说,在潭门销售的砗磲贝中,活体一般只能被用来做标本,而像这样的化石却因为独特的玉化现象,可以被用来加工成各种工艺品,价值更高。

  手电筒几番照射后,张明看中了一块贝壳,虽然品相不佳,但玉化程度不错,运气好的话也许能打磨出几颗精品珠子。弟弟张亮负责和贝壳的主人交涉,报了一片300元的价格,结果惨遭拒绝。几番讨价还价后,贝壳的主人有些生气,觉得张明张亮兄弟完全没考虑自己出海的艰辛。

  他说,现在每次出海至少需要40天,由于砗磲越来越少,打捞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有客人质疑,黄岩岛一带那么多砗磲,怎么会难打捞时,这位渔民有些无奈:“黄岩岛一带现在至少有几百艘船,能有多少砗磲够捞?”渔民说,以前打捞砗磲只需要捞珊瑚礁上面,难度小品相也好,现在随着捞贝越来越难,只能通过炸掉珊瑚礁去捕捞礁底的砗磲,不仅费工费时,打捞出来的砗磲品相也越来越差。

  渔民的说法得到了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顾问林鸿民的证实。林鸿民介绍说,随着近几年砗磲贝需求的日趋旺盛,砗磲已经成为渔民争相捕捞对象。经过多年不间断捕捞,天然砗磲资源几近枯竭,“活体砗磲贝已经很难看到了,砗磲化石也是越来越少。”

  转型困境在潭门重演

  4月初,张亮独自一人去了趟广西北海,寻找新的商机。在那里有一个规模颇大的水产市场,号称是中国国内目前最大的珍珠、干海味批发交易市场,也许能够帮助他们圆梦。

  对张明兄弟来说,继续迁徙是迫不得已的下策。如果可以,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潭门顺利完成转型。在他的人生规划中,原本是希望能够打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珠宝品牌,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

  理想曾经有过实现的苗头,2015年,张明在潭门镇开了第二家分店。砗磲禁令发布后,因为无力支付人力与租金,第二家店又于今年年初被关闭,兄弟俩连锁店的梦想也被暂时搁浅。

  店铺关门后,仅剩的一家店加入了潭门转型的大军,开始主营目前潭门公开售卖最多的珊瑚玉。这是一种产自印尼的陆上石头,因为花纹与珊瑚极其相似,被称之为珊瑚玉。由于知名度不高,加上原料需要进口,利润始终不高。

  张明也将希望寄托于正在兴建中的南海国家博物馆。这一大型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就坐落在潭门渔港码头的南岸。每次骑车路过时,张明都在心里暗暗期待,希望博物馆开业后能为潭门带来更多游客。

  潭门镇副镇长黎雨鑫介绍说,博物馆的建设单位并不属于潭门镇镇政府管理,目前还不能确定具体的开馆时间。在他看来,博物馆的建立一定会为潭门带来新的机遇,但机遇具体会体现在哪个领域,他也不太清楚。

  整个潭门都在小心翼翼地尝试中,希望能在转型的迷茫期找到一个有前途的方向。

  一年前,张明的初中同学方杰跟随老同学的脚步来到潭门,结果不久就赶上了砗磲禁令。他突然发现,如今潭门面临的转型与多年前自己家乡的遭遇有着惊人的一致,甚至像是某种程度上的历史重演。

  方杰说,上个世纪末,家乡的珍珠价格一路飞涨,无数人都投入到了珍珠贝的养殖中。后来随着港口的珍珠贝越养越多,家乡那片海域的水质越来越差,再也养不出品相好的珍珠。加之防风、防洪设施简陋等因素影响,珍珠生产开始出现停滞、倒退现象,部分养殖场因灾垮台,剩下的也大多面临窘境,难以支撑。无奈之下父母只好选择转行,养鱼、开店……诸多尝试后,只能勉强温饱。

  方杰记得,家乡彻底走出转型期的痛苦用了至少两三年的时间,但也始终没能恢复往日的繁华。他不知道,这一次潭门又需要多久。 (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本版文并摄/本报记者 孔令晗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