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史上最接地气的卫星,在教室就能操纵?

发布时间:2017-04-26 18:38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来点科学-邱晨辉 樊未晨

  全国中小学生在教室里操纵天上的卫星,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中国少年微星计划”有了最新进展,首颗由全国中小学生共同创意的立方体卫星“少年星”,计划于今年8月16日发射升空!

  “中国少年微星计划”?共分为“创星、造星、发星、亮星、观星”五大环节,已于2016年4月启动,计划发起方从全国上千所中小学征集到超过10万个创意。

  创意曝光

  计划发起方表示,该计划的提出,最重要的不是在技术上教会孩子如何做卫星,而是引导他们把观察的视角由地面提升到太空,把思考的维度由个人和学校扩展到全人类,唤醒孩子们内心求知和探索的种子。

  据“少年星”技术负责人、九天微星卫星总师刘丽坤博士介绍,目前,“少年星”的升级改造进展顺利,在原型星的基础上,将增加一个专门的太空实验舱,以期更好地实现同学们的太空创意和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教育共享卫星相关功能顺利实现,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在教室里“玩”卫星,计划发起方当天同步启动了“少年星测控主站”建设,并与北京市第57中学、西城区育翔小学、安徽太和县第三中学、东莞市科技馆等多所学校和科普教育机构达成合作,“少年星校园测控分站”也有望落地。

   so,究竟能怎么玩?

  看看之前孩子们的体验!

  “造卫星对我们来说根本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卫星就摆在我们面前了,我突然发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初二学生胡政说。

  今年春节前,胡政在海南文昌参加了一个名为“少年微星创客”的特训营,在这个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主办,北京九天微星等承办的5天特训营中,胡政与来自全国31所中小学校的几十名孩子一起,共同完成了“少年星”原型样星的设计和组装制造。

  曾经,“造卫星”“发射卫星”这些与航天相关的工程,因其“尖端”“前沿”,总给人一种“冷艳感”,而随着这两年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与航天相关的新闻见诸报端的频率大幅上升,航天的神秘感正在一点点的消除。

  有人甚至说,中小学科普已经进入了卫星时代。这样的时代真的来了吗?卫星时代的科普如何做呢?

  “现在的学生无论是日常学习还是参加学科竞赛、科技比赛,‘单打独斗’的时候更多,其实,越尖端的项目越强调合作。”海南省文昌中学教师谭理川说。

  孩子们的这种特点,在刚进入特训营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个名叫“水到渠成”的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学生经过分组后被带到海滩上,每个组都拿到了牛皮纸、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塑料布、胶带等物品,要求他们利用这些工具把海水引到沙滩上来。

  “学生们有的挖渠,有的打水,但大多数学生都是各做各的,没有人统一协调。”谭老师说,不少队伍在这个项目上是失败的。“我甚至想过挖条沟跟海平面平行,利用坡度把海水引进来,但是那就要挖一个半米深的引水渠,这在很短的时间里根本完成不了。”胡政说。胡政所在的组因为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没有找到可行的引水方式,一点水也没有引到,那个任务以失败告终。

  但是在另外一个名为“穿越火线”的任务中,不少小组却完成得不错。来自广东省的初二学生夏闻天解释,因为这个任务不需要合作只要每个人做好自己就可以。

  为什么说制造卫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活动?飞行器设计博士、曾任东方红五号预研项目负责人的刘丽坤说,不仅是因为卫星技术素有“科技皇冠上的明珠”之称,更因为造一颗卫星涉及的领域非常多,比如结构、电源、星务、通信、姿控、热控、载核等多个分系统。在制作卫星的过程中,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合作,要很多人合作才能最终完成一颗卫星上天运行。所以,让孩子们制造卫星,除了要让他们学习航天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建立一种“强大的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会分解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会合作”。

  随着活动的进行,擅长“单打独斗”的孩子们,逐渐找到了合作的乐趣,年龄小的孩子负责小组海报设计,动手能力强的负责各种组装工作,年龄大的高中学生则承包了各种复杂的计算和运算任务。

  虽然卫星技术是科技皇冠上的明珠,参与卫星制作的过程能全面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但是,真正让中小学生们“玩”上卫星似乎还有一段距离。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成本。

  “即使是孩子们做的这种科普小卫星成本也要几百万元。”刘丽坤说,不过,随着一些商业卫星公司的进入,参与到这一领域的人会越来越多,必将大幅降低卫星制造的成本。就像当年的电脑,在电脑没有普及的时候,每一台电脑不仅体型庞大而且造价高,随着PC机的出现,使用人数越来越多,电脑的成本降到了普通人可以接受的范围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像现在玩手机一样,每个人可以操控自己的卫星”。

  “钱不是问题。”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中学教师帕孜力·买买提说,用卫星做科普,并不意味着天天让学生把卫星送上天,其实,只要送上天了一颗卫星,后续的观测、科学实验学生们都能参与,并没有那么烧钱。

  “做科普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浙江省武义县壶山小学教师韩增伟说,“不一定都要买最贵的,只要能让孩子参与进来就好。”

  夏闻天同学介绍,在特训营的时候他们曾经做过一个模拟活动,老师们在地上画好了地球、火星、水星、月球,板子上还画着太阳等,让学生们遥控当天组装好的小车,模拟把卫星送到预定的位置,并且让卫星指向太阳能板。

  “最初,我们觉得这个活动太low了。”夏闻天说,但是真的做起来才发现光是调整角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模拟倒计时的声音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代入感很强,真的觉得不一样了,所有人的状态就像在真正的卫星发射现场一样。”

  “现在往往小学的科普做得红红火火的,到了中学就会出现‘断崖式’的减少。”韩增伟在中学工作了11年,又在小学工作了8年,他对此深有感触。

  挡在科普面前最大的阻力从来都是当前学校的评价体系,无论是航模、机器人还是卫星。

  一位边远地区的中学科技老师说:“我有个同事,经常把他的儿子交给我,让我带着他儿子玩航模、捣鼓机器人,实在没事了就帮我在科技教室里打下手。他班里有55个孩子,他却从来不让他们参加我组织的活动。”

  因为,那55个孩子是他的工作,他工作的成绩就体现在55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所以,他要把那55个孩子关在‘四面墙’中”。

  文字:邱晨辉 樊未晨,综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报道

  微信编辑:阿邱啊

  监制:刘健 堵力

 

【责任编辑:朱宏利】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