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官微
APP下载

她是白发的先生,也是诗词的女儿!93岁的她,站在那就是一首最美好的诗!

发布时间:2017-04-24 14:37 来源:中青在线 

  导读:93岁高龄的叶嘉莹,如今的心愿是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诗歌爱好者们。她到底经历过怎样的生死离乱?又是如何用诗词度过忧患的?

  朗读者:叶嘉莹先生来了

  她是白发的先生

  她是诗词的女儿

  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

  传承者、传播者

  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

  路标和灯塔

  她的一生

  虽然命运多舛却才情纵横

  虽然颠沛流离却度人无数

  她就是:叶嘉莹先生

  如今,她来到了《朗读者》节目

  “我的诗词,都是我亲身的经历,我亲身的感情。”不到19岁的叶嘉莹经历与母亲死生离别的痛苦,她的《哭母诗》字字泣血,写满的是痛彻心扉的人生味道。93岁高龄的叶嘉莹,如今的心愿仍是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诗歌爱好者们。

  吟诵现在几乎是已经失传了

  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以前

  我应该把真正的吟诵

  留下来给爱好诗歌的朋友们

  一起来看《朗读者》节目视频:

  完整版|叶嘉莹先生传承诗词吟诵:

  吟诵版|小朋友致敬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做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叶嘉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仙儿。她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她一生为学,诲人不倦度人无数。她才情纵横,却命运多舛,用诗词里汲取力量,度过忧患,获得治愈。

  日刻视频 | 93岁叶嘉莹用诗教感发人生

  “一个人不经过绝大的困苦,不会觉悟。”《朗读者》嘉宾叶嘉莹说。她一生之中的选择都不是自己的选择,而不禁感叹“一生劳瘁竟何为”,但现在,她终于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那就是将自己投向古典诗歌,做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她似荷花优雅大方,无论服装抑或气质都透露着中国味道。她已与诗词和古典文化融为一体,所以也许这就是诗词的魅力通过她在向我们展示。

  访谈中,她吟诵《哭母诗》,“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尽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

  母亲的突然去世,给了她莫大的打击,她唯有通过八首《哭母诗》诉说衷肠:“诗句吟成千点泪,重泉何处达亲知。”叶嘉莹多次表示,苦难是催伤,也是锻炼,通过诗词的写作可以使感情得以抒发,使悲痛得以缓解。这是叶嘉莹人生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打击。这就是她,一个用诗词去记录人生、感悟生命的灵魂工程师。

  她与诗词的渊源结于少女时期,那时候的她倔强执着,爱上诗词更与其成痴。不解其意间诵读的“坐愁红颜老”引来家人的欢笑。她十五岁时,就开始作诗了。

  她喜欢用吟诵的方式去诵读诗词,因为诗词的魅力是无穷的,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因此吟诵诗词能够使她更深刻的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叶嘉莹的恩师是顾随,她是顾随最得意的弟子,顾随对于祖国和人民终生是一个忠诚的赤子。他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中法大学及中国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四十多年来桃李满天下,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叶嘉莹、周汝昌、史树青、邓云乡、郭预衡、颜一烟、黄宗江、吴小如、杨敏如、王双启等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叶嘉莹以老师晚年名号“驼庵”在南开大学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以奖励后辈学子。

  如今的叶嘉莹对自己的选择始终无悔,她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在当代“再生”的赞誉。她才情纵横,却命运多舛,生活里的忧患让她尝到生活的苦味,但她在诗词里获得治愈,坚守信仰,不懈地传播着优秀的中国文化。

  叶嘉莹之浮生六记

  一、书香世家

  几度惊飞欲起难,

  晚风翻怯舞衣单。

  三秋一觉庄生梦,

  满地新霜月乍寒。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是满族叶赫那拉氏后裔,父亲任职于中国航空公司,母亲曾是一所女子职业学校的老师。

  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教她读书认字。叶嘉莹没有到小学念书,但父亲找来她的姨母,教授她古书,开蒙的便是《论语》。

  她家里是很有礼法的,是中国的诗礼传家,不是很死板,也不是像一般人那么随便。叶嘉莹说自己是关在家门里长大的,像女孩子会的游戏,荡秋千、跳绳子,她都不会,她只是读诵诗歌。

  但这岁月静好的光景并不长,很快,北京便被日本人占领了……

  二、命运无常

  瞻依犹是旧容颜,

  唤母千回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

  漫将修短破天悭。

  父亲跟随当时的政府向南撤退,她家中境遇也是急转直下。而对于叶嘉莹来说,人生更大的变故,还不止于此。

  1941年,母亲的离开,让17岁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

  “我母亲本来身体还可以,只是她腹中长了一个瘤,去天津租界的医院开刀时,血液感染了……从天津到北京的火车上,我的母亲去世了。”

  木心的《从前慢》中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然而,这生命的淡雅悠扬,有时候却也成为了一种绝望。“没有高铁,那时的火车很慢、很古老、很破旧……”

  关于人生中最悲苦的一段,她说,就是听见钉子敲进棺材的声音。

  在战乱和动荡中,十几岁的小女孩失去了母亲的庇护,父亲又远在南方没有了消息,她身为家里的长女,还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面对人生的窘迫和悲苦,她写下了八首《哭母诗》,字字泣血。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直到现在,93岁的她,回首近70年前的往事,隔着屏幕,依旧可以感受到她的难过。

  三、不遇天人

  渐看飞鸟归巢去,

  谁与安排去住心。

  幸运的是,当时还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并在这里遇到了恩师——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先生。(直到后来辗转台湾、美国、加拿大,她把什么都丢了,唯有几大本顾先生的听课笔记始终带在身边。)

  在大学期间,她很少和男生讲话,有男生给她写信,她也从没回过。至于原因,叶嘉莹引用了一句吕碧城的词,“不遇天人不目成”,大抵是说,一定要遇到十分美好的人才可以。但这人一直没有出现……

  叶嘉莹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她却说自己从未真正恋爱过。

  截图自《鲁豫有约》

  因为叶嘉莹的成绩一直十分优异,一位很喜欢她的老师,便将自己的堂弟赵钟荪介绍给她。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赵钟荪几次向叶嘉莹求婚,她始终没有答应。

  赵钟荪失业了……叶嘉莹认为,这多少因为他总是奔波于工作地和她家,怠慢了工作。后来,有人为赵钟荪谋了个职,在南京。于是,他提出与叶嘉莹订婚,叶嘉莹不答应他就不走。

  因为一直没交往过男朋友,赵钟荪对自己又不错,加之对他失去工作的一些愧疚之情,叶嘉莹一时“好心”,便答应了。

  往后的岁月里,谈起这个决定,叶嘉莹说“有点傻瓜”。而鲁豫则这样形容,像是士,为了一种义气。

  叶嘉莹的这个选择,给她带来了婚姻,却没有给她带来爱情。更糟糕的是,他们婚后不久,一段更为波折坎坷的生活,正在等着他们。这场婚姻,更像是这苦难的开端。

  四、祸难加身

  平生几度有颜开,

  风雨一世逼人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

  不令欢笑但余哀。

  1948年,叶嘉莹信守承诺,来南京与赵钟荪结婚,后来,又跟随他到了台湾。1949年,台湾的“白色恐怖”弥漫开来,赵钟荪、叶嘉莹以及他们几个月大的女儿先后遭遇牢狱之灾。

  叶嘉莹和不满一岁的女儿先被释放了,但她工作没了,收入没了,宿舍也没了,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截图自《鲁豫有约》

  无奈之下,叶嘉莹借住在亲戚家。夜里,等大家都睡了她才回屋,铺一条毯子,和女儿睡在走廊的地上。白天,她就抱着女儿到外面的树荫下转悠,以免孩子吵到人家。

  这期间,她打探过丈夫的消息,却一无所获……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她去私立学校做了老师。在那个简陋的学校,她一边上课,一边带孩子。

  截图自《鲁豫有约》

  三年后,她终于等到了丈夫出狱,但此时赵钟荪却性情大变。他时常不可理喻地暴怒,而这些情绪,全部施加到了叶嘉莹身上。

  最绝望的时候,叶嘉莹甚至想过,究竟哪种自杀的方式是最不痛苦的……但她没有这么做。

  是王安石的一首诗,给了叶嘉莹一抹精神的灵光。“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选众业,各有一机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她告诉自己,不要怨天尤人。“我只是默默承受,但是我不跌倒,我还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要走的路她说,诗歌是支持她“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截图自《鲁豫有约》

  好在,命运总算迎来了转机,1966年,叶嘉莹受邀到美国讲学,后来又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颠 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在温哥华定居下来。

  但生活的苦难似乎一直抓着叶嘉莹不放,1976年,刚刚结婚三年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亡故。而她的小女儿也两度患癌……

  历经世事无常的极痛,叶嘉莹也有了彻底的参悟。“以无生之觉悟过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五、“叶”落南开

  卅年离家几万里,

  思乡情在无时已,

  一朝天外赋归来,

  眼流涕泪心狂喜。

  人生的别离,除了死生不能相见,还有故土不能相还。

  提到故乡,叶嘉莹连梦中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我常常梦见我的老家北京,我进去以后院子还在那里,我也梦见我的同学到我老师那里,就住在后海附近的位置……”

  生于战乱,长于动荡,海外漂泊半生,历经去国离乡的悲哀和痛苦,叶嘉莹终于回到了故土。“1974年,中国和加拿大一建交,我就回来了。”

  从离开北京,叶嘉莹就一直怀念着北京,“怀念北京我那古老的城,古老的家”。她是从香港坐飞机回到北京的,在飞机上,她看到一条长街都是灯火,叶嘉莹想,这是不是西长安街呢,当年每天走过的地方,家所在的地方……想到这,当时她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她放弃了在加拿大终老的计划……

  1978年暮春,叶嘉莹申请回国教书。此时,她已定居温哥华近10年,早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1979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回到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执教。

  叶嘉莹的课一直很受欢迎,当年她在台湾大学教书时,连中午都排了课,有的人饿着肚子都要跑到那早已人声鼎沸的教室旁听,有的人到隔壁教室抬桌椅过来,即便如此,仍有人挤在窗台上。

  后来,叶嘉莹在南开开课也出现了同样的局面,不得不发放听课证以维持秩序。

  定居南开后,叶嘉莹依然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虽然身体状况不如以前好,仍加大了在各地讲座讲学的频率。这二十余年,她的身影出现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

  六、千年传灯

  人生易老梦偏痴,

  千春犹待发华滋。

  “我之所以90多岁还在讲诗词,是因为我觉得既然认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这么多美好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就应该让下一代的人能够领会、接受。”叶嘉莹说, 如果我不能够传输给下一代,是我对不起年轻人,对不起古人,也对不起我的老师。

  2016年3月,叶嘉莹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上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她被公认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颁奖词中写道:“从漂泊到归来,从传承到播种。有人说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穿裙子的‘士’。她替未来传承古典诗词命脉,她为世界养护中华文明根系。 千年传灯,日月成诗。

  如今叶先生九十多岁了,不计高龄在为诗词奔走,是希望把中国传统上最宝贵的一部分留下来。吟诵现在几乎是已经失传了,“因为这是声音上的一件事,不像写在纸上可以保存很久”。叶嘉莹希望自己离开世界以前,把真正的吟诵留下来。

  有人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但她却说:我个人平生离乱经过微不足道,但是中国宝贵的传统,这些诗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希望能传下去,所以是‘要见天孙织锦成’,莲花是凋零了,但有一粒莲子留下来,我希望把中国文化传统美好的种子留下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微信号:zqbcyol )

  编辑:张力友

  参考资料:CCTV朗读者(ID:cctvlangduzhe)、中国新闻网(ID:cns2012 编辑:董娇)、中国配音网(ID:peiyincom)、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社、《鲁豫有约》、环球人物周刊、冰点周刊等

  转载须知

  请发邮件至weixin@cyol.com获取授权,转载时须在文首注明: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微信号:zqbcyol )编辑/张力友。未经授权不得使用,违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责任编辑:王长宇】
你可能还喜欢看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