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关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

畅通青年改变命运之路 就是对青年最大的支持

——解读我国首个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背后的红利

发布时间:2017-04-19 05:04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章正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联合国认定1992年出生的人已经步入中年,年轻人集体在朋友圈中感叹自己变老了。记者在采访时,时常会听到团干的疑问,团员的年龄范围是14~28周岁,过了28周岁还是年轻人吗?

  近日,我国出台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回答了这一疑问,其中明确指出:“本规划所指的青年,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规划中涉及婚姻、就业、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时,年龄界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别再纠结自己算不算年轻人了!国家已给出明确说法,14~35周岁都可以理直气壮地称自己是年轻人。那么,除了年龄的界定之外,作为国家规划首次提出的“青年发展”概念,将给青年带来什么样的红利呢?

  基本发展:给年轻人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白雪峰是中国煤炭综合利用集团公司山西公司的一名青年员工,他明显感到这两年网上理性的声音明显多了。他说:“前几年,如果哪个地方出现有人因公牺牲,可能换来的是各种质疑的声音,如今这样的‘喷子’越来越少,网络环境越来越好。”

  他也观察到,思想引导还是要让青年有获得感,一方面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还要解决青年的实际困难,促进青年与社会实现均衡发展。如此才能提高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在青年思想道德方面,该规划提出了发展目标:“广大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巩固。”

  团兰州市委宣传部的苏静表示,这一规划满足了青年需求,解决他们发展方向的问题,可谓正当其时。

  胡倩是浙江省兰溪市的一位青年新闻工作者,她对这一发展目标非常认同:“工作与生活,年轻人总会在不经意间遇到各种困难。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即便有困惑,也不会陷入迷茫。”

  在青年教育方面,规划指出:“青年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教育公平程度明显提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

  其中,提出了5项发展措施:提高学校育人质量、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强化社会实践教育、促进青年终身学习、培育青年人才队伍。

  覃蓉是广西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处)思想教育科的一位老师,她认为:“一个青年不善于学习的国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促进青年终身学习计划就非常好,整个社会包括家庭都应当行动起来。”

  生活在杭州的女孩张芳菲发现,大多数公园只有全民健身的体育设施,适合年轻人的设施实在太少,只能花钱办卡去健身房锻炼。她注意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在城乡社区建设更多适应青年特点的体育设施和场所,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方便青年就近就便开展健身运动。”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措施就很实在。”张芳菲说。

  在青年健康领域,该规划提出了发展目标:“持续提升青年营养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青年体质达标率不低于90%;有效控制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青年心理健康辅导和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引领青年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

  唐震东是上海静安区机关联合团支部书记,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中共上海市静安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他关注到本次规划提出,要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等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

  他直言,“生活圈子小”“工作压力大”“空闲时间少”等难题仍然是机关青年男女保持单身状态的原因。机关团组织应当通过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交友活动为团员青年创造寻觅婚恋对象的平台和机会。

  此次规划的出台,对青年婚恋问题专门提出了发展目标:“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相关法定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参与发展:畅通青年改变命运之路

  90后的王锐旭是广州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他对青年就业创业有不同的理解:“我在大学的时候是通过做兼职等社会实践,在社会上得到了锻炼,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在青年就业创业领域,该规划明确的发展目标:青年就业比较充分,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在较高水平;青年就业权利保障更加完善,青年的薪资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青年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创业活力明显提升。

  王锐旭非常认同规划的内容,在他看来,年轻人应该通过多接触新鲜事物,了解自己、定位自己、找到目标,才是发展规划的目的。他一手创立的品牌“兼职猫”,就是希望以兼职和社会实践来促进年轻人的创业就业。

  钱玉君是兰州的一名青年教师,在过去几年,与某民办高校发生了劳动纠纷。尽管走了法律程序,费了很长的时间,劳动权益还是没有得到保障。去年,媒体密集关注了兰州患癌大学女教师被开除一事,她面临的问题也随之被解决。

  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我个人经历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审判的全过程,实话说,这一环节基本没有起到作用,反而使得解决的时间不断拖延,对用人单位毫无影响,但对劳动者个人影响很大。”

  本次规划特别提出要加强青年就业权益保障的措施:“完善青年就业、劳动保障权益保护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诉讼、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力度。”

  来自江苏的团盐城市委副书记郝瑞耀非常关注该规划中的青年文化部分:“文化从小处看,体现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的精气神。往大处看,体现着一座城市甚至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文化的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

  在青年文化领域,该规划提出:“更好引导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青年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文化精品不断增多,传播能力大幅提升,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服务设施、机构和体制更加健全。青年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率显著提高。”

  郝瑞耀认为,在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光要实现口袋富,更要实现脑袋富,而青年是社会实践的生力军,可以说青年的气质决定城市的气质,青年的精神代表着社会的精神。

  韩吉祥和满震是浙江省绍兴市驻京办的工作人员,他们时常组织在京绍兴籍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帮助他们与企业对接实习、就业机会。他们也关注到本次规划中提出了青年社会融入问题。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了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方面的发展目标是青年更加主动、自信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青年社会参与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丰富和畅通,实现积极有序、理性合法参与。共青团、青联、学联组织在促进青年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带动各类青年组织在促进青年有序社会参与中发挥积极作用。青年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青年志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不同青年群体相互理解尊重。青年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

  西藏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白堆村党支部书记德吉央宗是一位85后,她认为,增进不同青年群体的交流融合非常重要:“村里低保户家庭的孩子上大学,我们要让这部分青年享受学费、住宿费、路费等实报实销,减少家庭开支,在精准扶贫的同时,帮助这些家庭实现更好地发展。”

  融合发展:社会发展不能让任何一个青少年群体落下

  在2015年发生的砀山虐童案中,朱邵峰代表当地政府第一时间参与了对孩子的救助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

  他坦言,在维护青少年权益方面,目前的工作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农村外出打工现象普遍,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中的悲剧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教育、民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各干各的活儿,各关各的“爱”,需要形成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合力。

  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该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目标:“青少年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得到全面贯彻实施。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受到有效打击和遏制。”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表示,这一规划紧紧围绕青少年主体的权益维护,覆盖了家庭、学校和社区,体现了国家青少年发展的托底体系建构要素和路径,指明了未来我国青少年工作的思路。

  朱邵峰拥有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他提出建议,在青少年权益保护机制上,应建立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形成共青团牵头,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特别是要结合精准扶贫,把贫困家庭里的困难青少年精准识别出来,采取得力措施,为他们的成长铺路架桥,遮风挡雨。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领域。规划在该领域提出的发展目标是:“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全覆盖,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成长环境进一步净化。形成比较完善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格局,建立针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和涉罪青少年进行教育矫治的有效机制,青少年涉案涉罪数据逐步下降。”

  姚建龙是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引用了德国著名刑法学家李斯特的一句名言:“最好的社会政策是最好的刑事政策。”

  “从这一角度看,规划也可谓是最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政策。”他对规划很有信心,这些目标和具体举措既是对我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对长期所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梳理和攻坚,必将对深化我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发挥积极而重大的促进作用。

  梁峰是浙江省瑞安市的一名社会工作者,他直言,残障人士很大的困难源于就业困难,这不仅阻碍了他们生活前进的步伐,也导致其失去生活的信心。

  在青年社会保障方面,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目标:“社会保障体系充分覆盖青年急需的保障需求,并在各类青年群体之间逐步实现均等化。”规划特别指出,要加强对残疾青年的关心关爱和扶持保障。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认为,《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充分考虑到了不同青年群体的保障需求,这说明我们国家对青年的发展考虑得越来越周全和精细化。发展措施不仅考虑了对青年的关心、扶持、保障和救助,还考虑到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学习、生活、心理等现实问题,这是一个很有价值、有意义、有建设性的发展措施体系。

  她认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留守儿童分层的特点。农村留守的青少年跨度很大,有留守的幼儿,也有儿童、少年,还有年龄较大的留守青少年,他们已经初中毕业,进入“青年早期”,可以说是跨入了青年行列,也要关注这部分群体。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