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

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工业增速明显加快

发布时间:2017-04-18 05:34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史额黎 郝帅

  本报北京4月1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史额黎 郝帅)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一季度的主要经济指标。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806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国民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实现了良好开局,为完成全年发展预期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

  第二产业增速反弹,服务业发展良好

  工业增速明显加快,是一季度经济增长最亮眼的指标之一。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尤其引人注意的是,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157亿元,同比增长31.5%。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一季度工业增长速度较快,既有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作用,也有结构优化的成果。“市场在回升,供给又由于去产能出现了适度的减少,所以一些工业品的价格就开始回升。还有,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增幅,都大大高于全部工业的增长速度。”

  但姚景源同时强调,随着整个工业增长,一些重化工业、高能耗企业的生产也开始回升。因此,他强调,要继续扎扎实实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止一些已经去掉的产能由于工业品价格回升而死灰复燃。

  与此同时,服务业也保持了不错的发展势头。一季度,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3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2%,服务业景气度持续较高。

  “一季度第二产业增速确实出现反弹,但服务业增速更高,并且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50%以上。从典型的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看,我国服务业正处在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阶段。第二产业更有质量的增长,离不开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服务业研究室主任刘涛说。

  民间投资企稳回升,进出口指标“全线飘红”

  2016年上半年我国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担忧。令人欣慰的是,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长7.7%,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投资也增长5.8%。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3777亿元,同比增长9.2%。

  “去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速降幅过大,表明民间投资信心不足。但随着供给侧改革和需求管理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制造业盈利和资产负债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相应的投资意愿也有所回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许伟说。

  从进出口方面来看,一季度进出口总额61986亿元,同比增长21.8%,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称之为“全线飘红”。

  在赵萍看来,自贸区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我国进出口产生了明显利好。国内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对进口有拉动作用。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当选,引发中国企业对未来贸易走势的担忧。这促使他们尽可能早地完成进出口的相关手续,也推动了一季度进出口数据的增长。

  不过,在进出口和投资的映衬之下,一季度的消费数据略显平淡。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23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10.9%)明显高于1~2月(9.5%),一下子高出了1.4个百分点。所以,不能把一季度作为一个平均数来看,更应该看到月度的变化,这样才能看清楚趋势。”赵萍说。

  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巩固向好势头尚需努力

  实际上,不仅一季度各项指标增长,今年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等先行指标的回升,也说明市场信心在逐步恢复。

  3月,制造业PMI为51.8%,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这表明PMI连续8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PPI上涨7.6%,涨幅比2月回落0.2个百分点。在结束此前54个月的同比下降后,PPI实现了连续7个月的同比上涨。

  许伟称,PPI连续54个月同比负增长之后转正,本身就是经济转型取得进展的一个积极信号。此外,去年以来,企业利润、制造业投资、出口等都出现积极变化,消费也相对稳定,应该会提振企业和市场预期。

  但毛盛勇也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但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巩固持续向好态势尚需进一步努力。

  “发展新兴产业,还得加大力度。供给侧改革、传统产能怎么淘汰的问题,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方面,我们还是要推进国企改革,清理退出僵尸企业。”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建议。

  至于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中国要从3个方面予以考虑。“第一,进入到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在增加,但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第二,全球政治也出现很多不确定性,比如英国脱欧的后续问题,美国的对外政策还在摸索期。最后,全球货币政策到了走出宽松的拐点,全球金融环境趋紧,比如美联储加息。”赵锡军说。

  因此,赵锡军认为,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