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共享单车靠什么赚钱 靠租金靠押金还是坐等被收购?

发布时间:2017-03-22 09:56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翁杰

CshKFljRWreAH1vyAAGK2l2O0lE911.jpg

  浙江在线3月22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短短一年光景,互联网创业领域又多出了两只独角兽——ofo、摩拜。同时,更多新生的共享单车平台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共享单车的热闹场景,让人们开始追问这种互联网新业态的盈利模式。在记者的调查采访中,共享单车的平台负责人似乎没能给出明确的回答。

  互联网外衣,让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疑云丛生。一些猜想也随之而来:这些“小黄车”“小白车”“小蓝车”靠租金?靠押金?还是在坐等做大了以后被收购……

  猜想一

  靠租金能回本吗?

  在所有关于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的猜想中,租金模式往往是首先被探讨的,却也是最受质疑的。谁也难以相信:这些动辄估值百亿的平台,真的是在靠着租金,赚着“毛毛钱”。

  “这种盈利模式完全是可能的。”面对租金模式之问,“骑呗单车”资深总监简文成的回答斩钉截铁。

  他告诉记者,目前“骑呗”在杭州市场投放了两款共享单车共1.1万辆,一款是机械锁的,一款是智能锁的。“以机械锁车为例,毛估估,只要三到四个月就能收回成本,接下来就都是利润。”

  简文成是这样算的:“骑呗”目前每辆单车的日客单量大概是3笔,也就是说,每辆车每天平均有3个人骑。按每次1元来计费,一辆车每月的租金收入就是90元。

  “当然,我们还得把一些运营成本扣掉。”简文成试图进一步打消记者的疑虑,继续给记者算账。车辆运行离不开运维师傅,他们每天都在巡街,维护那些故障车辆。“骑呗”如今有10个运维师傅,平均下来,每人负责维护1100辆车。每个运维师傅的月工资三四千元,由此又得出,每辆车每月运维成本约3.5元。

  这便是一道再简单不过的算术题:90元(租金)—3.5元(运维成本)= 86.5元(毛利)。

  现在,几大共享单车平台的一辆机械锁单车造价约300元,加上车辆投放时的物流成本约5元。用利润一除,结果显而易见:不过三四个月光景,单车成本就能收回!

  或许有人会问,怎么没提损毁率?简文成说,因为投放时间尚短,他们的车辆还很新,损毁的比例不高。去年11月,“骑呗”开始向市场投放单车,目前损毁率大概在5%至10%之间。即便只有九成单车正常运营,所有机械锁单车的成本依然能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收回。

  听着挺让人心动!不过,在共享单车领域,造价低廉的机械锁单车正逐渐被取代。越来越多的单车采用了智能锁,且车胎都是更贵的实心橡胶胎,车架造价也在提升。这种智能锁单车造价远远高于机械锁车,目前每辆车的成本约1000元。

  如果这时仍沿用上述算法,其他因素都不变,成本收回的周期就会延长到一年。更重要的是,随着车辆投放时间拉长,损毁率也将大幅攀升。“至于它会严重到什么程度,目前谁也说不清。”业内人士表示,一般平台可接受的最高损毁率在20%多,一旦超过太多,智能锁单车想要盈利就很难了。

  一边,机械锁车能轻松盈利;一边,智能锁单车却成本高昂,盈利模式模糊。然而,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平台却选择了后者。就连一向以机械锁车为傲的ofo在今年1月也正式发布了智能锁单车。

  或许,在诞生之初,共享单车的互联网基因就注定了:这不是一个甘心一毛一毛赚钱的“小子”。

  没有智能锁,共享单车就难以全面地收集用户短途出行积累的大数据。这样的缺陷尤其致命:没了数据积累,拿什么去开启投资人的想象空间;没有资本,又拿什么去迅速扩张,占领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智能锁或将是单车互联网化的核心设施。有了它,单车经济的商业模式似乎才具备了“数据入口”和“闭环”。于是,有人戏谑地说:没有智能锁的单车经济无异于“裸泳”。

  赢得资本,快速扩张,才是共享单车平台笑到最后的法宝。至于,租金模式能不能盈利,先放放再说吧!

  猜想二

  指望押金“利滚利”?

  随着共享单车走红,另一种声音越来越有市场:共享单车平台就像是一家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靠着数额不菲的押金、充值款生利,就能赚得钵满盆满。

  这种说法并非没有来由。目前,共享单车平台普遍收取押金,数额在99元至299元不等。以摩拜单车为例,每辆单车押金299元,按一辆车平均10个人注册来算(事实上,这个数字可能更高),那便是近3000元。于是,有人测算,仅市场上占有率较大的两家共享单车平台,沉淀押金就高达近40亿元。

  这可能不只是“吃瓜群众”的臆想。就连一位刚涉足共享单车领域的企业负责人也这样告诉记者:若是以为共享单车是重资产,那便错了。

  “你想想,一辆单车成本最多千把块,可收回来的押金、充值款一定不少于这个数。”他直言不讳地说,这笔钱固然是在银行的第三方监管之下,可有了它,难道还怕从其他渠道贷不到款?即便不拿去做投资,在急速扩张的阶段,这笔钱也能助平台一臂之力。

  然而,在“骑呗单车”方面看来,这纯粹一家之言。“对于绝大多数共享单车平台而言,靠押金来‘钱生钱’从来就不是一种商业模式。”简文成说,固然资本壁垒是许多共享单车平台发展的重大瓶颈,可如果利用押金去急速扩张,无异于饮鸩止渴。

  “至少,我们‘骑呗’从来没这么做过,也没这么打算过。”简文成说,目前“骑呗”每辆单车的注册用户约15人,若是全部收取押金,每辆单车的押金会高达3000元。

  可事实上,早在2016年11月3日,“骑呗”就与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凡是芝麻信用分值满750分的用户就无需缴纳押金。现在,“骑呗”在杭州的用户有八成是免押金的。“如果我们指着押金赚钱,当初就不会选择用芝麻信用。”

  共享单车发展到现在,平台之间的竞争是在多个维度上开展,各家的行动也越来越趋同。一旦一家推出信用模式,其他的共享单车必然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简文成的话也正逐渐成为现实——

  在“骑呗”之后,2016年11月24日,“永安行”也与芝麻信用合作在京沪等城市推出“免押金扫码租车”服务,芝麻信用评分600以上可免押金。

  2017年3月16日,ofo与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在上海地区推出芝麻信用分免押金政策。上海用户凡是芝麻信用分值满650分,就能免押金。

  事实上,共享单车还在上演着新一轮的“补贴大战”。虽然和当初“滴滴”“优步”的补贴大战比起来,单车之争有点小打小闹。可事实上,的确越来越多的平台在进行着“充值返现战”“周末免费战”。充值的关键,还是在于平台想要黏附住更多用户,而非借此盈利。

  猜想三

  等着资本来收购?

  这两天,杭州“驿和行”负责人王国阳正摩拳擦掌。他也准备杀入共享单车这片红海闯一闯。

  说来也怪,其实王国阳早在2015年11月便已研发出了第一款共享单车,当时还在余杭办了一场发布会。之后,因为资金问题,他的创业项目一拖再拖,眼睁睁地看着摩拜火了,又看着ofo也火了。

  现如今,王国阳却突然表示,自己将在4月向杭州的一些高校投放他的第一批IBSplus共享单车。对于盈利模式,他似乎想得更洒脱,“既不靠租金,也不收押金”。王国阳说,他的共享单车专门针对大学生,所以采用“0押金0租金”的模式。他希望,通过单车的车身广告等其他形式盈利。

  对于王国阳的构想,简文成认为,依靠单车广告盈利,此路不通。在这方面,杭州公共自行车已有尝试,效果并不理想。

  “即便将车身广告价格降到很低,对广告商的吸引仍然有限。”他说,更重要的是,一旦车身上加了广告,外观变难看,用户体验大幅降低,难免会“掉粉”,最终得不偿失。

  在与多位共享单车创业者的讨论中,他们并未给出清晰的答案。在一定意义上,他们宁愿希望等来互联网经济的爆发式发展。

  “或许眼下讨论这个还为时过早。”有业内人士说,对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来说,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才是制胜之道。

  过去的创业项目,为了获得用户往往不惜一掷千金,利诱“路人”变“用户”,再靠持续补贴培养使用习惯。而在共享单车领域,平台不必买流量,成千上万辆单车就是“流量入口”。把车往街上一丢,不用去做地推,就会有大量的用户主动注册。而且,几乎无需现金补贴,就能让用户绑定手机、绑定微信、提交身份证、缴押金、充值。要做的只是搞搞免费骑或是充值返现活动这样的“小把戏”。

  这在过去,几乎是创业者想也不敢想的美事。在大数据时代,每一个用户的骑行,每一次骑行沉淀的数据本身或许就是财富。

  或许正因此,共享单车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可依然有受到资本关注的理由。

  记者注意到,即便不盈利,共享单车领域也早已杀成了红海,一、二线城市的共享单车市场正趋于饱和。日前上海叫停了共享单车平台向上海城区投放更多共享单车。简文成表示,杭州这样的城市情况也很相似,他们眼下要做的就是努力扩张,投放尽可能多的单车。

  要抢占市场,资本是一大壁垒。在摩拜和ofo这两只独角兽诞生之后,留给其他共享单车平台的机会已经不多。简文成说,居于第二、第三方阵的共享单车在获得资本青睐方面已处于劣势。

  “但机会并不是没有。”他说,“骑呗”正调整策略,一方面专攻于区域性市场,目前主要就聚焦在杭州和合肥;另一方面,他们会选择一些垂直的领域去谋求发展,比如说体育、旅游等。

  “别管盈利不盈利,先抢占市场再说。”“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的榜样似乎就在眼前。

CshKGFjRWraAaYTjAAWTeMMCHXg465.jpg

来源: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齐琪】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