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快评  ->> 正文

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

http://www.cyol.com  2017-03-14 10:18

来源:光明日报 张海迪

  【代表委员手记】

  作者:张海迪委员(中国残联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加快发展残疾人康复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康复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是基本民生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实名制调查,全国有1300多万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反映需要康复服务。另据测算,约1.3亿慢性病患者有医疗康复需求,约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有康复需求。发展康复事业,逐步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等的康复需求,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当前,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康复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康复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康复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按照国际康复治疗师配备标准30人/10万人推算,全国约需康复治疗师近40万人。但是目前,我国康复医疗专业人员只有不到两万人。我国开办康复治疗专业的大学本科院校只有75所,专科院校158所,每年毕业生总数仅约8000人,而且超过七成为专科学历。二是康复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康复机构的业务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低、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低、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总体较低,甚至在某些康复服务机构中,出现非专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倒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康复服务的提供及康复事业的发展。三是学科与专业建设严重滞后。与发达国家康复治疗专业都普遍开设有较为成熟的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体系相比,我国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的硕士招生单位仅有34个,博士招生单位仅有9个,而且康复医学各层次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条件等缺乏规范标准,存在标准杂、资源散、层次低等问题。

  2017年2月,国务院颁布《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明确要求: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相关专业或者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建议采取五个方面的举措,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康复事业发展:

  一是加快建设中国康复大学。康复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工作。高素质、复合型的康复专业人才,需要专门的大学来培养。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建设康复大学”。建议加快中国康复大学建设,这是引领康复人才培养和康复学科建设的“龙头”。

  二是建立完善康复人才培养体系。要突出社会需求导向,加强人才需求预测,统筹康复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培养层次、招生规模等,纵向形成完整的康复专业学历教育体系,横向构建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在职教育等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构建康复教育标准体系。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教育的核心。康复人才的教育不能盲目无序地扩大,要在硬件设施、师资人员方面严格准入,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严格规范。要构建教育层次标准,使各层次的教育都有标准可循。要构建专科培训标准,在脑血管疾病、心肺疾病等常见专科疾病康复培训上统一标准。要构建质量监管标准,做好执业资质认定和动态跟踪监管,把好康复人才的“进口”和“出口”,提高康复人才的质量。

  四是建立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网络。疾病谱的变化要求康复行业越来越专科化、精细化。康复人才要满足多元化的需求,需要建立康复医学与康复治疗学亚专科培养模式,既培养全科人才也要培养专科人才。另外,根据国家分级诊疗的要求,要形成分层康复治疗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综合医院康复科、大型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居家康复服务机构之间无缝衔接。

  五是培养康复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国际水平的学科前沿人才引进与培养,尽快培养一批站在康复行业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物,充分发挥其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

【责任编辑:何明】
图片阅读更多>>
推荐

把偏僻的声音带到北京

 爬过山坡、淌过水塘,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几乎走遍了老家湖南新化县的每一条山路,只为找寻那些散落在荒山背后没人听见的声音。她要把这些声音放大,带到北京让更多人听见。

总理最强音

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总理见招拆招,直面回应,“强音”依旧精彩。

王毅:帅气表情包里的大国风范

2016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一如既往金句叠出,收获了广大网友的超高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