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青观察  ->> 正文

大学生就业难不是找工作难,是找好工作难

http://www.cyol.com  2017-03-08 23:16

来源:中青在线 何林璘 实习生 杜珂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何林璘 实习生 杜珂)“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起大学生就业这个“老”话题。

    两会期间,大学生就业同样是代表委员们非常关心的议题。“政府这些年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像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每年700多万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还是比较好的。但当你面对大学生跟他们说就业形势很好,很多学生可能并不认同,一些人的就业状况并不完全符合他们的愿望。”全国政协委员、原安徽大学校长黄德宽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16年工作时提及,“就业增长超出预期。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再创新高。”

    在黄德宽看来,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呈现分层次的特点。“好的大学、好的专业,学生就业没有问题,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生还有很多选择机会,一些社会需求量稳定的专业,也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广东工业大学给排水专业大四学生江枫已经投了30多家单位,整个2016年秋招,他制作简历、穿上西装,奔走于广州各大高校的招聘宣讲会,最终拿到了地产、国企、创业公司三种类型共7家单位的offer,其中不乏恒大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知名企业。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表明,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与2014届的92.1%和2013届的91.4%基本持平。

    从数据来看,大学生就业率并不低,但社会上仍然弥漫着就业难的气息。

    “其实不是找工作难,是找好工作难。” 经历了一个学期找工作的奔波后,武汉大学大四学生申敏忍不住感慨。在她看来,大学本科毕业基本都能找到一份工作。但要薪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都满意就很难了。“体制内的工作往往工资低,工资高的企业又不稳定。大家都得取舍,一舍弃就觉得难。”

    据黄德宽观察,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的是一些办学质量相对低的高职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相对低一些”。

    “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前几年一些热门专业集中上马和扩招,当时很多人主张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办什么专业,比如金融、法律、经济、英语等,这样肯定会导致人才过剩。”黄德宽认为,“办学不能简单追求热门,今天的热门专业如果‘一哄而上’,未来就会变成冷门。”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毕业生李良对此深有感触,“本来以为法律专业就业面挺广的,临毕业了才发现其实不好找工作。”他说,本专业做律师的一班就一两个,其他更多人选择继续考研、考公务员。

    “高校不能简单地通过看专业的热和冷来决定是否办学。国家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要从宏观上进行调控,根据整体的国家人才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考量,有些冷门学科只要科学控制规模,就业率就会很高。”黄德宽说。

    2015年10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地方普通高校与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有机衔接等意见。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已呼吁多年,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他表示,高校如今分为应用型和科研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提高应用型院校的办学质量,加强这些专业的实用性,让学生们更好地找到对口的工作。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葛剑雄认为,这40%的学生如果能理性选择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考改革才有希望。“不应该主张让所有人都去考大学,但应让每个阶层的年轻人都有出路。”

    经历一年的奔波找工作后,江枫总结,就业时最需要的是放平心态。“现实和理想总有落差,找工作时把在哪儿定居、是否买房子等问题同时压上,想法多了选择自然困难,就找不到工作了。”

    全国政协委员王次炤也建议,年轻人应该把就业的眼界打开,要能放得下,最初就业期望值不要过高,要敢于从基层做起,靠努力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今有一些年轻人,因为就业不满意而主动选择暂不就业或者待就业,社会舆论对此不乏争议,黄德宽则认为应给待就业的大学生一个空间,“我相信更多的90后是积极向上的,应给他们空间去自我发展,或者寻找创业的机会。只要他们是主动选择了这种方式,就不要着急,社会和家庭要宽容一些。”

    政府工作报告在2017年任务中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

    破解就业难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吴鸿也认为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添砖加瓦。”在他看来,这不仅需要学校在大学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更多的实践能力培养,企业也应该多一些耐心,花时间对大学生进行再培训,学生自己更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于就业创业,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寄语年轻人,“无尽的路途在前面,就看有没有耐心、毅力和智慧”。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受访大学生的姓名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黄易清】
图片阅读更多>>
推荐

把偏僻的声音带到北京

 爬过山坡、淌过水塘,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几乎走遍了老家湖南新化县的每一条山路,只为找寻那些散落在荒山背后没人听见的声音。她要把这些声音放大,带到北京让更多人听见。

总理最强音

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总理见招拆招,直面回应,“强音”依旧精彩。

王毅:帅气表情包里的大国风范

2016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一如既往金句叠出,收获了广大网友的超高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