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李克强赠默克尔“鲁班锁”深意何在?

发布时间:2017-02-26 18:47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芳

  2014年10月10日的中德经济技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将一精巧的鲁班锁现场送给默克尔。他说,这是访前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希望我送给默克尔总理。解开鲁班锁是解决一道难题,相信中德之间的合作能不断创新,共同破解世界性难题,开启美好的未来。

  两年多前访德期间,李克强将一把6根铝合金条组成的橘红色的“鲁班锁”赠给默克尔。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这位政坛“铁娘子”显然对这件神秘礼物爱不释手。

  如今,这件同款“鲁班锁”就摆在李志仁家的电视机上。不同的是未经氧化上色。2014年,正在中德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李志仁,与同学在学校实训车间花了8小时,制作出了这份“国礼”。

  “解开‘鲁班锁’是解决一道难题,相信中德之间的合作能不断创新,共同破解世界性难题。”2014年10月10日,李克强在德国出席第七届中德经济合作论坛时将这把锁赠送给默克尔。

  事实上,李克强精心选择“鲁班锁”赠送默克尔还有另一层“深意”:鲁班被誉为中国工匠鼻祖,而“德国制造”则堪称现代世界制造业标杆,其中寄寓着全球最大制造国与最精良制造国深度合作的含义。在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看来,“鲁班锁”代表的是一种“工匠精神”,而“德国制造”的精髓正是“工匠精神”。“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弘扬“工匠精神”是核心要义之一。

  赠送默克尔“鲁班锁”只是一个隐喻。2016年首次正式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总理宣言:“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随之,“工匠精神”一语风行,成为2016年十大流行语之一。

  李克强曾在国务院常务会上讲过一个故事:10多年前他到欧洲访问考察,在一家企业参观时得知,一位技术工人浇出来的金属棒,“精密机器都没他做得好”。因而这位工人的年薪,“比企业负责人都高!”

  “我们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高级技工。”总理说。这天常务会的议题之一是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

  “工匠也可以成为大师!”李志仁一直记得总理说过的这句话。这个来自农村没考上普通高校的小伙子,抱着“有技术就不会挨饿”的朴素想法,选择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在一家外企担任服务工程师。“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说。

  李志仁的母校,如今已从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国内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鲁班锁”等工件制作被列为该校的教学内容之一。

  “工匠精神”不仅担负着重塑中国制造业筋骨的重任,也被李克强寄望为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去年以来接连发文,要求以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等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为重点,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同时部署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消费品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我们不光要提升工业装备,做强重工业行业,同时要更加重视那些看起来很‘零碎’的小东西,推出更多适销对路的大众消费品,提升‘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总理的这番话直接点题他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的用心所在——推动“中国制造”经历一场“品质革命”。

  “我们以后都要靠手艺吃饭,但这手艺不单是加工和模仿,而是要不断创新,每一道工序都更加精益求精。”李志仁说,“不仅学会制作‘鲁班锁’,更重要的是要从鲁班这位祖师爷那里汲取‘工匠精神’。”(记者 杨芳)

【责任编辑:李想】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