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八千湘女的“价值观”

——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鱼小辉

发布时间:2017-02-17 10: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陆航

  中国社会科学网: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在现代化进程社会转型过程中受到冲击甚至消解的问题?

  鱼小辉:价值观念是一定主体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内在根据和尺度,是人们的价值信念、价值标准和价值理想的综合体系。价值观念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目标,即什么东西是你心目中的意向物,你把什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特别是最高目标;另一层面是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即你用什么标准判断一个东西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从微观角度看,价值观是一个人生存的信念系统,是个人的人生观中核心的部分,在人的价值活动中发挥着行为导向、情感激发和评价标准的作用,是一个无形而有力的世界。

  八千湘女远赴新疆屯垦戍边,正是她们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立志报国的价值追求,许多人为自己参与了那段历史而感到骄傲。尽管现在一些人对此表示怀疑,但是她们真实的集体感受却是胸怀天下的担当。我们这一代人大学毕业时,许多同学选择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华。因为同学们坚信,只要立志报国,就一定能够梦想成真,书写自己无悔的人生!

  在陕西农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农家大门上悬挂着“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和能生财”、“和为贵”等内容的门匾。这些或镌刻在牌匾上的文字或存在于家庭里的风尚,体现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价值观念。“家风”的好坏与“社会风气”以及“国风”的好坏紧密相关。而如果忽略“家风”建设,忽略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那就必然割裂了下一代与传统优秀文化的血脉,不利于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每一个人的幸福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等,都表现为具体的价值观念。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人们经济压力不断增大。个别人在追逐买房、买车、孩子上名校等等物质利益的同时,功利心让优秀“家风”缺失,价值观发生了转变,导致抹黑“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戍边历史。

  当前中国仍处在深刻而尚未完成的社会转型过程之中。中国要在全球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必须重新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同时正确对待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今天与历史上不同的是,我们需要同步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转型。探寻当下中国价值观重建的一条可行的路径,就是对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批判和抵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赵建琳】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