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共青团新闻联播
APP下载

17岁留守少年自杀事件深度追踪(附遗书全文及视频)

发布时间:2017-02-15 16:3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共青团新闻联播

  与父亲每年只见一次,却总是被打;不想那么早死亡,却依然选择了轻生。17岁的小宝,留下一纸遗书,带着对父亲的埋怨,选择和这个世界告别……

    1月26日周二

  小宝遗书全文

  我逢过年受气、受罪,人人都有一颗心,心是肉长的,但是我的父亲是不知进退。人人过年,欢声笑语,高高兴兴,但我去年、今年,没有得到好日子过,去年(被父亲)打骂、逼问账目,只因为一点小事情,我(着)过完年,上有七十几的爷爷奶奶,下有十八九岁的哥哥,我无法接受。

  为什么别人都有好的家庭,为什么?我没有,别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我却只有在阴暗的阳光里度过,我不希望有什么好的生活,我只希望我有一个好(的)个人生活,不受他人的气。

  在这十五年里(记者注爷爷奶奶抚养了他15年),我感谢我的爷爷奶奶,是他们教我学会了为人处事,但是我的爸妈在(这)些年里没有一天是他们照顾我,但我不恨他们,因为他们有很大的负担。但是,我希望我父亲改改脾气,不要那么火爆,每一个人都有一颗自己的心,人心隔肚皮,我不知道他们的心事什么颜色,为什么要逼得子女自杀。

  我还很年轻,不是那么想死,但我受不了气,不要把脾气撒在自己儿女身上,他们是无辜的,上帝把他们送你们身边是希望他们得到爱,而不是父母的怒火,为此我必须申明:我的死与我的家人有着很大的关系,原因是我爸爸,他总是给我压力,给我难过,我死了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解脱,从而为家庭减轻负担,为他们省下一笔钱,同时我将不再受我爸爸的气。

  如果我不死,那么我将活活(地)受罪,我是那么希望自己不是人,而是一个水里游的、天上飞的,不管怎么我都将会快乐开心,不会流泪,我不会后悔,我后悔得(的)是我投错了胎,世界那么大,为什么我会投生在这里,人终究会死,早死晚死都一样。

  爸爸,我死了,你就高兴了,因为不会有什么事会烦你了,我的死是你造成的,与其他人无关。你句句逼人,我没有办法,独有一死方休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是你既然有自己的规则,我不会管,因为我破坏了你的规举(矩)就只有死,你自己好字(自)为之,你不要无理取闹,希望下辈子你我互不相识。

  你的不孝儿子,当然也是啥子事都干不了的一个儿子,自己珍重。

  (遗书中补充说的内容)我死了,你不要找老爷们(爷爷奶奶)的麻烦,如果你找老爷们的麻烦我都不放过你,我的死是你亲自造成的。

  另外,我死了,麻烦你帮我把我的手机卡给小帅儿,告诉他QQ钱包密码112820,手机卡在抽屉中,我的所有东西不准动我的。

  小宝的农村已散

  小宝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回来一次打孩子一次。父亲的暴力,只能加深孩子对社会的绝望。有村民怀疑,长期存在的厚此薄彼造成了父子隔膜,是小宝选择自杀的原因之一。

  记者在沿途采访时发现,说到小宝的事情,有一些村民欲言又止,有村民虽然看不惯他父亲的狠心,但是没有人站出来调解父子俩的矛盾。大家都知道小宝家的条件不好,却鲜有人关注孩子的生存状态。就连自己近亲属也不例外,除夕晚上这一天,没有亲戚叫小宝和爷爷奶奶一起吃年夜饭。

  被遗忘的留守少年

  小宝的班主任文老师与小宝父亲偶尔电话沟通,主要聊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他并不了解孩子家庭的经济情况,也没有去过家访过。他一直强调,自己“对学生够好”。

  直到正月初七,他才听到小宝自杀的消息,他说“很震惊,很难过”。然而,孩子自杀后,他并没有去小宝家看望过。文老师解释,小宝的家人也并未联系过他。

  小宝的爷爷还表示,小宝生前,没有人来统计过留守儿童的情况。

  记者致电盐溪村村委会负责留守儿童的严姓副主任,询问相关情况,他回答“我不知道”,随即挂断记者电话。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也曾前往盐溪村办公室,并没有找到工作人员。多位村民证实,去年当选的村委会成员,很多人都在走辞职程序。

  留守儿童数量太多,在当地反而变成了一个让人见怪不怪的群体。即便国家一直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是小宝这样的留守少年,反而很容易被遗忘,

  面对亲情的分裂

  从遗书可以看出,小宝明白家庭贫困的窘境。可是,他怨恨父亲还要逼问他花钱的账目。

  作为一名留守少年,他不得不面对家庭感情的分裂。小宝的爷爷称,由于涉及到分家,他三个孩子之间不和,小宝的二伯还和他发生过矛盾,甚至动手打了老人。老人的说法得到其他村民的证实,都认为老俩口拉扯小宝长大不容易,三个子女对老人并不好,同时强调小宝非常懂事。

  很难想象,小宝生活在这样一个亲情分裂的家庭,长辈们对爷爷奶奶的冷漠,印刻在孩子的内心深处。

  观点:

  留守儿童福利应纳入扶贫和城市化的考核体系

  吃饱和穿暖,已经不是留守儿童最大的敌人,这些孩子面对的是衰败的农村,人们越来越现实,村民不再是古道热肠,农村变得冷漠,无形之中影响着孩子的内心深处。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其实是社会压力的最后承担者。父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外维持生计压力很大。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父母态度不好,表面上是他们教育方式不当,实际上是把气撒在孩子身上。爷爷奶奶既要种地又要带孩子,生活的操劳免不了让孩子成为他们的抱怨对象。甚至在学校中,乡村老师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不佳,难以对孩子教育保持耐心。

  留守儿童问题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扶贫问题。国家提出在全面实现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缺少照料,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是“绝对贫困人口”。可是,各地的精准扶贫中,无论是扶贫还是扶智,都没有把留守儿童问题当做一个突出的关注点。扶贫的考核还是单一的“GDP主义”——只衡量收入的增长,而没有关注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精准扶贫路上不妨要带上留守儿童,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不妨依靠驻村干部、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在当地建立留守儿童中心,专注留守儿童事务,提高这些孩子的福利水平。

  除此之外,还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经济上,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解决了本地的贫困问题也就不存在留守儿童问题。

  社会上,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让城市更包容,慢慢地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家庭,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抛家舍子到城市务工,留守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从制度设计层面而言,留守儿童福利应纳入扶贫考核体系和城市化进程体系,毕竟留守儿童牵着两头,一头农村,一头城市。

 

【责任编辑:陈凤莉】
你可能还喜欢看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