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春节是涵养“家风”的“第一课堂”

发布时间:2017-01-27 10:37 来源:河北文明网 作者:姬建民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离家追梦,拔脚迈出母土那一刻,那带着胎记的家风就时刻萦绕心头。正是镌刻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春节提供了一个最佳时节:春节涵养着“家风”,“家风”也温润了春节。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家国之间确立价值,留下无数经典家风家训,既成为国民深厚的民族心理积淀,也凝结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说来,春节形成与延续,之所以至今历久不衰,既是因为始终带有传统文化的印痕,也是由于春节具有演习与教诲家风家训的最佳功用。

  新春佳节,千家团聚、万民欢乐,除了做糕蒸馍、走亲访友、对联爆竹、围炉小酌之外,大抵最重要的民俗就是祭奠拜祖、重温祖训了。兄弟爷们、姐们娘们聆听族中长者诵读家训,讲解一些祖辈的家教家风故事,教导后辈子孙如何传承家风、做人做事。诸如尊老爱幼、亲穆存心,为人谦和、诚实守信,清白传家、俭以养德,积德行善、和睦乡邻,恪守贞操、注重名节,奉先思孝、严教子孙,施惠无念、以行德义,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当官励节、奉上忘身,刚烈忠勇,以身殉国等,无所不及,老少咸宜,皆有说道。藉以希望家人特别是年青一代承袭善美家风,爱国爱岗敬业,努力成就人才,和谐家庭关系,尽忠尽孝尽善,共同营造温馨幸福、为人赞颂的家庭。如此,长幼有序、陶冶善美,家和事兴,这就是家风,就成为我们涵养家风的“第一课堂”。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和谐美满的家庭,向上向美的家风,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与现代家庭价值观的精华,呈现了厚重的家庭文化积淀、价值取向和生活智慧。虽然各地规制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家训也异彩纷呈,但归结到一点,在家风内涵上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无不以一种无形力量潜移默化地熏染着人们的道德理念,无不强调“尚学修德、明辨笃实”并融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本源。来自四面八方游子回到家乡,既撷取了外地彰显真善美的家风家训和风气风范,又融汇了本地乡土的精粹风尚与典范榜样,就会有效地秉承并创新发展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善美家风。万户千家以春节传承家风,陶冶涵养让家风温润春节,自然成为我们修身养性、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节点。

  然而,也应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制度各有着不同的道德操守与价值观念。如“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子为父隐”等就是传统家风家训中的糟粕,应予“扬弃”与“吐故纳新”。又囿于我国是世界上家庭数量最多的国家,不仅家风家训各有千秋,而且因社会急剧变革而带来的“异化”也呈激烈争锋之势。如认为“家风”是“老调陈词,已经过时”的意识仍有不小市场,有的盲目信奉、全盘接受所谓时髦的西式教育,有的则把世俗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奉若圭臬,有的对孩子过分溺爱,重养轻教、重少轻老,再加上大批流动务工人员难以对众多留守儿童言传身带,遂使“善美家风”的教育传承趋呈弱化。盖因于此,确立涵养“善美家风”,已成为每个人、每个家庭修身齐家、处世做人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等此奉因,只有切实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善美家风”的精神魂魄,才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传承创新的宏伟力量,润泽中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全新风貌。

  家风不是水中月,洁白亦非枝上雪。留住文化根脉,方可守住民族之魂。我们既应在春节中体味乡情的味道,在春节团聚中感悟亲情的宝贵,更应在家风的重温与熏染下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既要记下散落于祖国千家万户一个个形制各异、风貌独特的善美家风,记下中华民族绽放在历史时光中律动鲜活的文化经典,更应化“善美家风”为具有时代特色的“乡土故事”与“中国故事”。(姬建民)

【责任编辑:何欣】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