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脸上到底有谁的刻板印象

中青在线

  1月5日,美国洛杉矶,凭借《别告诉她》获得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的亚裔女演员奥卡菲娜与奖杯合影。新华社/美联

  一个美国演员,得了一个美国的表演奖,这没啥好稀罕的。

  问题是,得奖者黄皮肤黑头发,没有高高的眉骨、深深的眼窝。怎么看,都是同胞的样子。

  检索一下可知,这位新晋金球奖喜剧和音乐类电影最佳女主角奥卡菲娜是亚裔美国人。爸爸华裔,妈妈韩裔,从容貌来说,正是亚洲东部的色彩、太平洋西岸的风情。

  在金球奖历史上,奥卡菲娜是第一位亚裔“影后”。这个奖杯却引来争议,不少中国网民怒斥,这是好莱坞的“歧视”行为。

  乍一听没逻辑。他们赶紧解释道,奥卡菲娜不漂亮,把奖颁给她,就是在表示,此乃漂亮的华人女孩。咱的妹子比她漂亮多了,凭啥让她来代表?

  是不是点错链接、看错节目了?颁给演员的奖是在肯定表演,关容貌什么事?就算是不久前的美国小姐选美大赛,也不光给脸蛋儿和身材打分了。

  愤怒的网友又表示,你可真够幼稚的,金球奖杯的含金量比含政治量低多了,连颁奖典礼的主持人都说“勿谈政治,领完快滚”。

  这是实话。2017年,拿过奥斯卡、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杯的美国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获得金球奖终身成就奖。在领奖台上,她批判特朗普政府收紧移民政策、歧视弱势群体,颁奖典礼被引爆成“群星有责之好莱坞誓师大会”。澳大利亚饱受火灾折磨,今年获得金球奖的澳籍影星罗素·克劳在家乡陪伴亲人,还专程托人传信,呼吁关注生态环境。

  金球奖诞生于1944年1月,主办单位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第一个剧情类最佳影片奖颁给了《圣女之歌》,这部宗教电影被当时的梵蒂冈教皇宣布为“一部好影片”,号召全球教众一起学习。影片获奖时,美军正试着突破意大利境内卡西诺峰上的一座修道院,从那不勒斯进入罗马。

  此后76年,那颗金色的、被电影胶片环绕的地球,也一直悬在政治的宇宙中。

  其实,没有一种文化现象能与政治彻底切割。但是,认为金球奖颁给奥卡菲娜是在歧视,实在是过头了。理由还是“她不漂亮”,这就恶心了。

  几个月前,奥卡菲娜宣传新电影的一段访谈曾在中国某视频网站播放。上千条弹幕像密密麻麻的羽箭,穿过屏幕上她的脸,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在攻击她的容貌。用词直白或含蓄,比喻新潮或老套,恶毒之气几乎要击碎屏幕扩散出来。最终,这段视频被删除下架。

  “丑就是丑,还不能说个实话了?”有人在谩骂遭到质疑后写道。

  这“实话”,太廉价。因为他们也只敢对着外国女演员说说“实话”,还是拿长相说事儿。聊点儿专业性强的“实话”,有这个能力吗?再说了,说实话和没教养是两码事,就别给那点没学明白的公民行为规范打补丁了。提醒一下,在中国,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适用刑法。

  能不能“觉得丑”?当然能,光想没有罪。情人眼里出西施,刺猬夸它孩儿光。审美是环境因素与个体意志共同作用的过程,得出美不美的结论,是自由而主观的评判。

  只不过,我们当下对女性的“审美”,实在令人疲劳。它广泛而持久地漂浮在“容貌”的层次上。美女科学家、美女杀人魔,容貌美不美,和这个女人对人类社会作贡献或施暴行,有什么关系?居然还有所谓畅销书作家为医美企业代言,宣称“女人美了才完整”。在这样单一的评判标准下,女性身上存在的价值多样性被严重忽略。在这样滞闷的压力下,中国整容的低龄化趋势越走越明显。在锥子脸和美白磨皮大眼睛的虚假世界里,奥卡菲娜美不起来。

  这个女孩本名Nora Lum,第一次在Youtube视频网站上传个人音乐作品就收获400万播放量。她和安妮·海瑟薇一起演过电影,和斯嘉丽·约翰逊一起拍过杂志硬照,还登上《时代》封面。主演电影《别告诉她》让她获得金球奖,一同被提名的包括凯特·布兰切特和艾玛·汤普森,都是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

  然而有些人总觉得,可怕的敌人飘在西边的空气里,幻化万千。有时化成侵略者的枪,有时化成姑娘的脸。几年前时尚品牌ZARA被批歧视,因为广告画上的模特脸上有雀斑,不符合中国人对美女的审美标准。如今,“颁这个奖是居心叵测”。

  管天管地还要管人家的灵魂纯不纯净。就算好莱坞对“华人面孔”有刻板印象,奥卡菲娜迎合了这种需求,又有什么问题吗?开放市场,自愿行为,一个自曾祖父那代就到了美国的美国姑娘,不过是有张华裔的脸,扮演华裔的角色,谁说过要代表谁了?如果足够自信,就不会老觉得代表权被别人夺走、评判标准被别人制定。说起来,奥卡菲娜的第一首歌就是反击美国社会对亚裔女孩的刻板印象。

  实施有效贬损的都是“自己”,这完全暴露了有些人自卑、狭隘、二元对立思维和习惯只看一张脸、欣赏一种美的惯性。

  攻击奥卡菲娜长相的人,甚至扒人祖坟,喊话对方承认是“韩国人”。曾获金球奖“视后”的吴珊卓、在电影里扮演过哈利·波特女友的梁佩诗,都在中文网络空间被嘲讽过容貌。一边动不动就觉得血统被歧视,一边肆意对同样的血统实施歧视,真是“闻着臭,吃着香”的典范。

  前几年,有两个法国姑娘,跟拍中国大妈,还为她们出了本书。这俩姑娘戴袖套,跳广场舞,觉得法国年轻同胞“灰暗又无聊”,穿红挂绿的中国大妈快乐又时尚。在奥卡菲娜主演的此部获奖电影里,居住在长春的“奶奶”打拳、喝酒、自己爬楼梯,老伴去世后她再结连理,给人介绍孙女一脸自豪:“碧莉多强,独立,可不是那种随波逐流的人。”故事里生活在纽约的女孩,不要父母的资助,记得家人的小事,她怀念小时候在长春的生活,甚至想留在中国照顾奶奶。其他那些所谓“歧视”元素,雾霾、哭灵、城市建设、酒桌文化……都是咱的日常,能活在其间却不让他人呈现,可谓对“真”十分恐惧了。也对,这样的审美下,亚裔模特的脸上哪能有雀斑啊。

 

编辑:侯歆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