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追剧,这部剧为你揭开一段感人至深的共和国往事

中国军网

  在2018年古装宫斗剧和玄幻剧霸屏的暑期档中,一部电视剧如同一股清流般涤荡而来,为我们揭开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共和国往事。上个世纪60年代,一群心怀崇高理想的热血青年,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主动扎根西南偏远地区,甘愿默默无闻地投身到新中国的“两弹一星”研发事业……而这部剧也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影响,以口碑带动收视率上涨。很多年轻人看后表示,人生的价值在于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信仰与梦想。这就是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的非凡魅力。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

  谱写一个时代的青春赞歌

  ■夏董财

  在2018年古装宫斗剧和玄幻剧霸屏的暑期档中,一部电视剧如同一股清流般涤荡而来,为我们揭开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共和国往事。上个世纪60年代,一群心怀崇高理想的热血青年,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主动扎根西南偏远地区,甘愿默默无闻地投身到新中国的“两弹一星”研发事业……而这部剧也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影响,以口碑带动收视率上涨。很多年轻人看后表示,人生的价值在于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信仰与梦想。这就是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的非凡魅力。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是一部充满情怀的年代戏。在怀旧的镜头之下,我们仿佛跟随剧情穿越到了那个具有别样意义的三线建设时期。当时国际形势日趋紧张,我国周边的局势并不太平。在电视剧一开始,就用记载历史的影像资料将观众带入到献身国防建设的时代氛围中。面对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论断:中国至少五年不会有运载核武器的工具,因为美国和苏联都用了十二年,那么中国至少需要十年。乔院长在会议上拍板决定,“三年,我们就用三年完成两弹”。中国第一代航天人的壮志雄心,拉开了该剧的大幕。为了国防建设,为了中国“两弹一星”升空,像张利军、马朝阳、陆若文、向晴等充满斗志和理想的年轻人来到大西南某导弹基地,为研究出“国之利器”而奉献着青春年华。观众从剧中能够看到研制导弹过程中的艰难坎坷,在研究人员的集体智慧攻关下,地空导弹打靶试验成功、DF-2导弹腾空升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一个个载入史册的关键时刻的展现,禁不住让人热血沸腾。那些年,在老军工的引领下,一批批年轻人爆发出青春昂扬的活力,投身到国防建设的洪流中,取得了震惊世界的骄人成绩,但又由于特殊历史时期的保密要求,他们只能始终默默无闻地扎根在本职岗位上,让观众看到了一代人真挚而朴实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和钦佩。

  为了增强年代的厚重感,剧组在取景布局上尽可能做到还原历史。熏黄的茶缸、木制的棋盘、老式的建筑风格、时下流行的音乐、人物的着装服饰、1∶1比例陈列的导弹等细节刻画,让观众找到了那个年代的真实感。剧组还专门到“两弹一星”研究基地实地取景,高度还原制造导弹、火箭零部件的厂房场景,用中央台新闻电视制片厂、中国档案馆等地取得的影像资料原原本本呈现导弹与火箭的发射过程……一种独特的年代质感扑面而来,让经历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前辈们重忆往昔,让新一代的年轻人心驰神往。“我们不希望被特效、后期等技术手段拖累,而是希望呈现一个尽可能真实的三线时期。”“凡是真实的东西和真诚的东西,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也不会是不合时宜的。”主创人员的诚意让这部作品赢得了广泛赞誉,那段火热激情的奋斗岁月传递给人们一种澎湃的青春正能量,符合了不同层级的观众的审美需求。历史并未走远,而我们从未忘记。

  好的文艺作品要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尚,要能够用心用情用功去抒写伟大时代。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的剧情主线是研发、制造导弹和火箭,也融入了特殊年代里的爱情、亲情与友情。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一个时代的青春故事,更能够见证一批航天人物的英雄事迹。剧中,两弹结合的核导弹试验日期定下来后,担任试射导弹核武器操作手的第一作业组七勇士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全部写下遗书,一旦发生意外,核武器爆炸的威力能将附近的一切化为灰烬。七勇士中就有担任燃料技师的司令员女儿向晴,她抱着必死的决心告别心爱的张利军。在发射控制地下室,七勇士对着国旗宣誓,“为了反对战争、保卫和平,为了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我们决心勇敢无畏、沉着镇定,誓死完成中国人民的重托,献出我们的一切”。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观众的泪点。实际上,这是在航天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剧中加入了很多类似的特别典型的真实故事,让人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老工匠刘连柱有一手精湛的绝艺,他为导弹和火箭研究贡献了自己毕生的才智。剧中,刘工匠因为爱徒梁玉强干活时废了一块料而罚他下跪。在刘工匠看来,干废了一块料相当于糟蹋了一家老百姓一年生活的口粮;办了退休手续的刘工匠替病重的高占武参加了最后一次火箭发射任务,不幸牺牲在火箭爆炸中,匠人情怀让人感动落泪。而高占武是张利军、马朝阳等人的导师,他不仅培养了青年一代的科研工作者,还为了航天梦想,献出了青春和生命。面对集体转业脱军装的要求,他顾全大局,无条件脱下挚爱的军装;哪怕是癌细胞扩散,他也心怀祖国的航天事业,仍然要驻守在设计室和车间。而张利军、马朝阳等人从血气方刚的青年成长为航天事业的核心力量,他们在一路奋斗的历程中书写了人生的华章,表明了一个道理:个人的成长成才目标与国家民族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就能实现青春的最大价值。

  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讲述了一个时代的青春赞歌,谱写了动人的航天史诗,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对于主创团队而言,如何去展现这段宏阔的历史,如何解密那些鲜为人知的国防建设故事,如何将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合理而又鲜活的艺术创造,的确难度很大。剧本三易其稿,经过七年时间打磨,翻阅大量相关题材的报告文学,实地采访多位有过亲身经历的老人,该剧最终以一种生动写实的视角绘声绘色地描摹了一代航天人对理想信仰的追求。

  “一个人的青春年华就那么几年,很快就过去,那我特别希望你们这群年轻人,把你们宝贵的年华,全部用到事业上……”在剧终之时,高占武说过的话萦绕在耳、掷地有声,也寄托了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厚望,只有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通过观看这部彰显一代航天人情怀与初心的作品,希望能够给予当下的年轻人更多的参考与启示。

  电影《李保国》——

  扎根土地的大爱情怀

  ■褚迎冬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让人敬仰,总有一些事令人震撼。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走入群众和庄田,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在他人生的奉献和追求中,始终蕴含着对农民和土地深沉、炽烈、持久的爱。讲述李保国感人事迹的同名电影《李保国》,深情讲述了“太行新愚公”李保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

  李保国出身农村,却并不贪恋城市的繁华。他学业有成之后秉持着“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的信念回到了农村。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学教授,也是太行山区农民最亲近的朋友。在扎根山区的30余年间,他每年有二百多天待在田间地头,先后完成了9部教材的编写,带过60多位研究生,把学问做到了太行山上,把学生带到了果园子里。他为农民培训班授课800余次,帮助农民增收28.5亿元,最后积劳成疾。2016年4月10日,永不疲倦的李保国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后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一件件具体而生动的故事,润物细无声的感情流露,让观众品读到了“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的时代精神。电影《李保国》是一部主旋律电影,通过质朴自然的刻画,将主人公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舒缓地表露出来,令观众在动容时又感到温暖。

  有电影人曾说,每一部喜剧的背后都有一个悲剧的内核,或许只有经历过艰辛与起伏,收获的幸福才会更加醇厚和持久。影片以当地群众对李保国的误解为开端,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跌宕而来,而令人捧腹的故事背后正是李保国的坚守与执着。

  因为农民对知识讲座的重视程度不高,李保国自掏腰包,对能听完课的村民进行奖励;他劝群众购买套在苹果上的生产袋,却被群众当成卖袋子的骗子,还拿他发下去的生产袋糊了窗户;群众把一筐表皮发白的“红富士”倒在他的眼前,甚至连村支书杨双牛都对他产生了误解,彼时的李保国生气、郁闷,但仍然坚持下来,直到苹果丰收、漫山红遍……

  一部能打动人内心的电影,必然是一部细节刻画充实而细腻的电影。剧中的李保国有血有肉,感情丰沛而强烈。他会在丰收时喜悦,躺在红苹果树下流露微笑;他会在困难时焦急,为“红树莓”运输问题硬闯扶贫会场;他温柔又浪漫,知道自己对妻子有所亏欠,于是陪妻子跳舞,想为妻子过一个惊喜的生日;他坚毅又执着,面对严重的病情,抛下一句“活着干,死了算”,拔掉输液针头,匆忙奔向田间;他一心想的是群众,说“(我)最骄傲的是,把我变成了农民,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面对想要去美国的学生,他的教诲严厉而恳切:“最高的山就是太行山,别整天想着爬多高,你得想想你那个根扎多深。”

  电影上映后,引发了许多人的感慨。“控制不住辛酸与激动的泪水,虽然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电影,可却令人非常感动,使人铭记。”“不要因为这样一个片名和题材错过了一部笑中带泪的好电影。”

  “李保国教授的事迹让人心生敬佩,所以当制片人找到我时,我心里就想,这个人,我演定了。”回忆当初为什么接演这部电影,主演林永健依然很感慨。拍摄前,他和主创人员来到李保国工作生活过的内丘县岗底村安营扎寨,天天跟老乡们聊天,去果园里转悠,慢慢感知李保国的音容笑貌。电影上映后,连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都对林永健的表演表示了认可。

  影片结尾处,李保国身着红色冲锋衣大步走在前面,身后跟随着不计其数的青年学子,画外音雄浑而激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在新时代精准扶贫的召唤下,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一定会有更多的李保国站在那里,为了他们热爱的土地,为了农民脱贫致富,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微电影《你的红旗由我继续扛》——

  荣光照亮军旅路

  ■白 羽 张军亲

  微电影《你的红旗由我继续扛》剧照 张 伟摄

  “外公,从今天起,当年您手中的红旗由我继续扛。从踏进军营的那一刻,我就定下决心,在部队好好干,让您传给我的红旗高高飘扬……”近日,第78集团军某旅新兵营摄制的微电影《你的红旗由我继续扛》中的真情独白,引发官兵的强烈共鸣。片中祖孙两代人的时空对话,给初入军营的新兵很多启示。

  影片选取了大学生新兵丁涛从军入伍的故事。影片的开始,穿着便装的丁涛在家中和外公聊天,听外公讲述那个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浴血战斗的年代。年轻的脸庞上满是崇敬的神情,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埋在少年心底。从小就喜欢听外公讲部队的英雄故事,丁涛对军人的铁血与奉献充满敬意,梦想着穿上军装,同时也对军营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随着镜头的转换,身着迷彩服的丁涛在疾驰的火车上望着窗外,憧憬着即将到来的部队生活。忐忑与期待交织,复杂的心情又让他不由自主地开始想家,但低头看看胸前的红花,抚摸着期待已久的迷彩服,窗外仿佛又浮现出外公的身影。外公坚毅的脸庞印刻在他的心中,使他更加坚定从军报国的志向。时光流转,丁涛踏入新兵营,勇敢迎接各种挑战。紧张的生活节奏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各项训练课目接踵而至。第一次训练队列、第一次手榴弹投掷、第一次战术、第一次摸枪……丁涛每次想起外公,仿佛总能看见外公当年在战场上扛起红旗的身姿,外公那些年也是和自己一样吧,从无数个第一次开始,一步一步努力,最终走向战场,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军人。

  影片通过质朴的对白、写实的新兵营生活,以及对主人公的心理描摹,展现了新兵初入军营的心路历程,同时又结合记录历史的影像资料,将军人的责任与使命阐释得更加深刻。影片在新兵营播出后,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不仅让新兵真切感受到当兵入伍对保家卫国的重要意义,更加激发了新兵的训练热情。新兵李清说:“我也会继承丁涛外公那一代老英雄的战斗精神,努力提升自身的军事素质,成为优秀的尖兵,在军营实现人生价值。”对于承担新兵训练的新兵班长们,这部微电影就像一盏明灯,使他们更加体会到身上所承担的使命和荣光。新兵班长夏长意说:“通过观看微电影,让我对战争年代的英雄们肃然起敬,同时让我认识到,承担新兵的训练任务,有着沉甸甸的重量,那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传承的使命。我会努力把新兵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军人。”

  纪录片《决战兰州》

  致敬英雄先烈

  ■米继贤

  图片制作:孙 鑫

  纪录片《决战兰州》剧照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经硝烟炮火,谱写了悲壮的英雄史诗,最终迎来了天安门城楼上那响遏云霄的声音。而纪录片《决战兰州》将视角聚焦在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有42天的兰州城下,一场载入史册的城市攻坚战即将打响……这部纪录片共分为《惊城》《鏖战》《洞开》三集,自从在央视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播出后,便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这是一部历史影像教科书,看得让人感动”“饱含血肉真情的战场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的精神底色”等好评也说明了这部纪录片的品质。

  “那是一个夏天,天气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炎热,一路杀到兰州城。没成想,遭遇了一场猝不及防的恶战……”纪录片《决战兰州》以参战老兵白玉洁的回忆为开端,老人沙哑的声音好似拨开了历史的云雾,把观众的思绪带到了当年的战场。这部纪录片主要采用了口述历史的表现手法。参加兰州战役的老兵们的深情讲述和战争画面的详尽解读,让观众能够如身临其境般真切地了解这场战役。“他牺牲了,他牺牲了,他也牺牲了,这一个也牺牲了,还有好多人牺牲了,我都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了,现在想起来,很怀念他们……”老兵抚摸着泛黄的黑白老照片,人性的情感张力禁不住让人热泪盈眶。

  伤痕是荣誉的勋章,在幸存的老兵身上永远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在纪录片中,我们能看到老兵段忠宪被子弹打碎的肩胛骨,聆听何志瑛头部受伤后简单包扎又继续战斗的故事……然而在老兵眼里,战友的牺牲才是最大的痛苦。8月26日,白发苍苍的老兵们相约前往战斗过的地方去看望逝去的战友。由此通过老兵讲述,观众能够走进营盘岭、沈家岭等战场旧址,体会那场鏖战的艰辛。高耸的山峰、坚固的碉堡、埋藏着大量特殊地雷的堑壕,再加上敌人的反冲锋战术,绵延20多公里的阵地让当年的解放军攻城部队举步维艰。调整作战计划后,1949年8月25日,兰州战役全线总攻命令下达,战争的闸门已经打开,一线阵地炮火纷飞。善于捕捉战机的王学礼,“董存瑞”式的英雄曹德荣,扛着红旗在阵地上奔跑、为炮兵指引雷区和火力点的周万顺,一个人坚守阵地、连续投了180多枚手榴弹、直到中弹牺牲依然保持投弹姿势的李国宾……老兵杨兴龙无法忘记牺牲的司号员杨胜林,根据他牺牲时的背枪顺序,杨兴龙还原了一个战场瞬间——杨胜林拿着牺牲战士的一支枪跟着连长去拼杀,连长牺牲后他背上连长的手枪,跟着指导员去拼杀,指导员牺牲了,他背上指导员的手枪和通信员再去拼杀,他扛起牺牲战友的武器奋勇冲锋,直到倒在血泊中……英烈们用决胜意志和坚定信念书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1949年8月26日,攻城部队会师兰州城内,兰州一役取得胜利。“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却仅仅凭着最朴实不过的为人民而战的信仰,甘愿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去奋斗,甚至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有些人虽然未能迈入新中国的大门,但他们被战火洗礼过的灵魂,将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融在一起……”这部纪录片通过多维视角,依托一位位老英雄的内心独白,全景式地透视了这场影响深远的兰州战役,让观众忍不住落泪。

  铭记历史才会校准航向,不忘初心才能开创未来。纪录片的最后,5位幸存的耄耋老兵走上沈家岭阵地,洒下祭奠的白酒,呼唤逝去的名字,标准的敬礼成为天地间最震撼心灵的姿态。

编辑:曾宪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