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谈“军民融合”: 高水平创新常常是非功利的结果

中青在线2018-05-30 18:52:49显示图片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邱晨辉)“与单纯意义上的军转民或者民为军用所不同,‘军民融合’更强调科研、技术与制造的融合、高端产业的融合和体制、机制、人才的融合。可以说,科学技术融合是军民融合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在近日举行的新时代军民两用关键技术研讨会暨建德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主席、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给出这一观点。

  杜祥琬说,科技发展,军民同根同源,而军民融合之所以是科技发展的固有本性,除了其同源性之外,还在于科学技术普遍具有的军民两用性、军民技术的可转换性以及军民两种需求是科技发展的联合推动力。

  他列举出几个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核技术。“这些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而且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这将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十分难得的机遇”,杜祥琬说。

  据国防大学一项研究显示,我国各领域的军民融合度仅30%左右,潜力巨大。而在美国国防部和商务部列出的关键技术中,有80%是军民重叠的技术。

  杜祥琬说,现代科技的创新,虽然不排除单打独斗的成功,但更多来自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集智攻关。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单位的高效协作,既对科技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也对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他还提到,高水平的科研必然是克服重重困难的结果,需要一种为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坚持奋斗的精神动力。至于“名利”,应该是科技成果价值的体现,是正常的管理制度产生的结果,而不是研究者“可靠”的内生动力,科技史上的高水平的创新常常是非功利追求的结果。

  当天,“未来20-30年决定我国军民融合领域科学技术水平的10个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对外发布,新一代认知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量子计算机技术,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等入选。

  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执行秘书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吴松说,征集、评选并发布这十大科技问题,旨在推动我国超前部署一批前沿科学研究、提高我国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水平、提升我国重大工程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