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非遗旅游商品要想着旅游者 | 旅游商品系列谈

中青在线

智慧的先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旅游开发的热潮,利用非遗进行旅游开发越来越热,非遗旅游商品的开发也热火朝天。很多博览会上有了非遗展示,很多地区开发了非遗旅游项目,很多企业开发了非遗旅游商品,但很多非遗旅游项目和非遗旅游商品却没能得到旅游者的青睐。

有关部门的热情与投入,非遗传承人的辛劳与期盼,换来的是旅游者拍了几张照片或扫了一眼之后转身离去。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喜欢这些非遗商品时,旅游者的回答多是“没意思”、“没用”、“没看头儿”、“太土”、“太老气”等。

有人提出将非遗展示和销售融为一体,以吸引旅游者。道理虽对,但经常看到的场景却是非遗传承人一人一张小桌,坐在桌后的传承人一边表演/制作,一边销售,给人一种地摊儿的感觉。这样做虽可以唤起人们对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的执着和热爱的钦佩,但很难使人们产生对非遗的崇拜。况且,到处都是类似的表演和销售,旅游者初看时会感兴趣,看多了也就无动于衷了。

随着交通、互联网、通讯的发展以及智慧旅游、全域旅游的建设,旅游者到某地复游的情况越来越多,原本不常见的非遗项目,从初见的陌生新奇也逐步变得稀松平常。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材料、流程等要求。简言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要以非遗为中心,尽量回避市场的干扰,属于文化事业范畴。非遗旅游项目和非遗旅游商品的开发则需要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地考虑旅游者的需求,按照旅游者的需求调整非遗供给侧的开发内容,简言之,非遗旅游项目和非遗旅游商品的开发要以他人为中心,要走市场化的道路,属于旅游产业的范畴。既要兼顾文化事业,又要兼顾旅游产业,既要传承非遗,又要让旅游者满意,就要注意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按照非遗的类别特点

与旅游要素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种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不同类别的非遗特点不同,不同类别特点的非遗进行旅游开发的方向、方式、方法也不同,还要适应旅游者不同的需要。有些非遗适合做旅游观光,有些非遗适合做旅游体验,有些非遗适合品尝,有些非遗适合开发成旅游商品。盲目、无知、程式化地开发非遗旅游项目和非遗旅游商品必然失败。

非遗旅游商品的展示和销售

要遵循旅游市场规律

旅游吸引物的打造有其规律,旅游购物的发展有其规律,旅游商品的开发也有其规律。旅游产业的核心是为旅游者服务,让旅游者满意。非遗旅游项目的开发和非遗旅游商品的展示、销售要遵循旅游市场规律。

在日本东京的顶级百货商场里,每年会举办一段时间的非遗商品的展销。非遗传人们坐在高档商场大厅的展示台上,定时展示其制作工艺,工具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在周围,展示台上陈列着一件件精美的非遗作品。强烈的仪式般的非遗展示给人以神圣、神秘、神奇的感觉,对非遗的崇拜,对非遗传承人的敬仰,使得观众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关掉闪光灯,不断拍照,荣幸地购买非遗作品。

笔者曾在多个接待旅游者的非遗工作室参观,或灯光暗淡,或缺少拍照位置,或空间狭小,或周围环境很差,或缺少作品展示柜、柜架简陋,或介绍内容贫乏。很多操作者背对或侧对参观者,而转个方向对非遗工艺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效果就会截然不同。足够的空间,足够的照度,整洁的环境,相应的展架,合适的位置,有意思的介绍,这些都是旅游服务的基本要求。

非遗产品创新开发

既要传承又要有新应用

创新开发非遗产品的新应用既要以为现代人服务为宗旨,要为现代人的美好生活而开发;又要避免以生活化为名的非遗商品的低俗化、低劣化。好东西要好好做,高档的要和高档结合,手工的要显示出手工的价值。同属非遗产品类,在与旅游结合时还要再细分,不同的非遗产品开发的旅游商品也不应相同。只有将不同的非遗产品在传承同时又有了相应的新应用时才是旅游者喜爱的非遗旅游商品。

非遗创意旅游商品开发

要完全市场化

非遗创意旅游商品开发与非遗产品的创新不同。非遗产品的创新者主要是非遗传人和精通非遗的工作者。非遗创意旅游商品的开发者主要是现代市场策划者和现代设计师。非遗产品的创新要在传承中有新应用,并不改变原形态、材质和工艺等;非遗创意旅游商品的开发是取其元素或内涵,改变原型态、材质和工艺等。目的是使非遗的元素或内涵用新型态、新材质、新工艺等展示在世人面前,通过完全的市场化进入旅游市场,进而大量融入现代生活中。

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文化多样性。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随着旅游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非遗在旅游中的科学利用,既符合非遗的规律又符合旅游规律的开发,有利于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

作者:陈 斌

编辑:李嫣然 

责编:吴蕴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