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米花之味》:以日常生活中的幽默瞬间聚焦留守儿童

2018-04-10

    中青在线讯(胡蝶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将于4月20日在全国上映的电影《米花之味》4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首场校园路演。影片放映后,导演鹏飞、女主角英泽与观众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现场交流。

    据导演鹏飞介绍,影片《米花之味》主要讲述了外出务工的母亲叶喃返回家乡云南省沧源县的一个边境小寨后,与处于叛逆期的女儿喃杭之间由陌生、疏离到互相理解、和解的故事,期间产生了一系列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和碰撞。影片结尾,母女二人在溶洞共舞的超现实表达方式,更是引发了观影者对于“什么是人类最本真的追求”的思考与探讨。之所以舞蹈而不是其他形式,鹏飞认为,“《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是人表达感情的最高境界、终极手段。”正如影片在平遥国际电影节获“观众票选最受欢迎影片”的颁奖词所言,“明亮艳丽的画面背后,蕴含的是人文主义的关怀,让我们看见了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

    《米花之味》主创阵容强大,该片的摄影师由蔡明亮导演的御用摄影师廖本榕担任,电影配乐由为北野武多部电影配乐的师铃木庆一制作,声音指导由音效大师杜笃之担任,而该片剪辑则由6次提名金马奖、《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电影的剪辑师陈博文负责。据悉,该片在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威尼斯日竞赛单元获特别提及奖。

    溶洞共舞是整个电影的结尾,也是高潮,母女之所以去溶洞共舞,是因为女儿喃杭最好的朋友得了红斑狼疮,引发肾衰竭而去世,大家要到溶洞的石佛前为女孩祈福。据导演介绍,这个情节源自于寨子里真实的故事,“而且现实比电影还惨,直到去世,孩子在外打工的爸妈也没有回来。”

    根据民政部2016年11月9日发布的数据,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有902万。鹏飞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他自己小时候也是个留守儿童,和姥爷一起生活到15岁,这是他选择这个题材的一个重要原因。鹏飞和英泽是本片的编剧,影片中关于一些留守儿童的生活细节出自英泽之手,在北京长大的英泽坦言,“自己小时候也是一个星期才能见到爸爸一次。”

    在观影过程中,影片中小主人公——女儿一角的许多举动让观众忍俊不禁,对此,现场有观众表示,“影片的表达细腻又不失童心,难能可贵的是,影片里的儿童形象那股原生的生命力。片中即便展现了一些乡村陋习,但表现得真实不刻板。”而导演鹏飞也对此发表了见解,大多观众可能不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生活的真实状态,这一认知差异也让观众有了不同体验。鹏飞在沧源县边境小寨生活了一年之久,英泽在当地住了大约半年,他们与乡民同吃同住,感受那里的山水,变成那里的人。剧组人员在拍摄时,也已经融入了当地,很多让人感到新奇的场景,比如一群小孩拿着手机到寺庙蹭Wi-Fi等,在他们眼中早已司空见惯,因此只是在影片中对这些场景真实地做了还原。

    尽管描述了大量矛盾冲突,但影片的主基调并未因此而灰暗、晦涩,而是偏风趣幽默、俏皮明快。喃杭与数学老师围绕巧克力斗智斗勇;老人分不清双胞胎孙子,经常给其中一个吃独食;大嘴与喃杭在学校和车上的打打闹闹等场景都为影片增色不少,不仅增加了真实性,而且提高了观赏性。正如导演鹏飞所说,“很多留守儿童有自己的欢乐和欣喜,不是外在认为的负面悲苦形象。”

    对于电影的最亮眼之处,参加观影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表示,“在许多现实题材电影风格比较阴暗的趋势下,《米花之味》创新地使用喜剧元素,整部影片轻松明快的影像风格,也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对此,导演鹏飞也曾表示过,“反映社会问题的题材不一定颜色就要灰暗或者单一,在油画般的景色中,讲述生活中的困惑,留给观众更多的回味和反思。我选择退回几步,静静观看,以日常生活中的幽默的瞬间来展现这个故事。”

    鹏飞认为,中国的形象传播,既需要宏观叙事,也需要微观情节;既需要描写精英,又需要书写大众,尤其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这正是《米花之味》的价值所在,向世界展示一个微观、平常、人情味的中国,使中国的国家形象鲜活、立体、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