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失火“桑吉”轮存在爆炸、沉没风险

中青在线

    中青在线北京1月1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东海两船只相撞进入第五天,交通运输部今天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截至今天17时,失火油船“桑吉”轮仍在燃烧,浓烟较大。

    1月6日20时许,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与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轮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桑吉”轮全船失火。

    经前方专家组研判,由于“桑吉”轮船体及周边水域外泄的燃油全面燃烧,“桑吉”轮存在爆炸、沉没等危险,挥发和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对救援人员危害很大。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系主任刘兴坡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分析,根据风险三角形理论,船舶相撞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事故风险源情况(如船舶溢油的油品种类及其化学特性)、事故风险扩散与传播的路径(事故海区洋流、风向风速等状况)以及可能影响的海洋敏感资源(如海洋鱼虾、海鸟等)。

    “溢油在海洋中一般会有几种归宿——漂浮、下沉、溶解、蒸发以及可能的组合形式。”刘兴坡指出,溢油油品的化学特性则会影响溢油的扩散路径以及可能导致的后续伤害。

    本次失火船舶“桑吉”号为大型油轮,携带大约13.6万吨凝析油以及几千吨船舶燃油,若这些油品泄露会对海洋环境与生态造成危害。

    刘兴坡所在的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模拟研究中心专家团队分析认为,凝析油属于轻质油品,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和毒害性,这部分凝析油溢油主要危害为造成事故海区的大气环境污染,可能会影响海鸟等;而船舶本身使用的燃油一般为重质油,泄漏后漂浮在海面,或溶解、沉降,它们会引起海域缺氧,导致鱼虾、浮游生物死亡。

    该团队认为,船舶燃油溢油还会带来海洋环境长期危害:溢油的油膜会大大降低大气与海水的氧气交换速度,会导致海洋生物死亡问题,降低海洋的生产力,严重时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海洋荒漠化等生态灾难。海洋生物在觅食时如不慎摄入石油,会由于生物富集而在生物体内累积,最终危害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和人体健康。

    而本次事故的具体损害程度还要看船舶燃油溢油量、溢油扩散范围等情况,“首先利用遥感技术测定溢油面积和溢油总量,然后运用海洋数值模拟手段分析溢油的扩散趋势和影响范围。”刘兴坡介绍,溢油扩散模拟一般应用漂浮轨道模型和溶解羽毛模型等,但这些模拟计算需要借助事故海区的洋流、气象等数据。

    交通运输部昨天发布的消息称,东海海面未发现大面积溢油,目前溢油情况尚未有最新消息。

    事故船舶距离我国舟山近岸约350公里,一旦“桑吉”号沉没,可能对周边产生什么影响?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系尹方博士分析,若船体沉没、油品发生泄露,凝析油溢油将直接污染海底环境,污染情况将进一步复杂化。“轻质油品在水下更易与水体互溶,增强海底生物利用性,增加生态环境风险,同时,凝析油溢油亦可通过海底洋流进一步扩散,扩大污染范围,大大增加溢油污染控制难度。”

    此外,重质燃油若漂浮至海面,除挥发等风化作用,亦会在水体互溶作用下形成乳化油进行迁移,难以在海面快速风化降解。“如若伴随洋流向海岸带迁移,将与近岸环境中颗粒悬浮物等混合形成油饼、油块,最终沉降在近岸环境中。”尹方告诉记者,研究表明,一旦形成油块,油类化合物(如高毒性多环芳烃)的降解将十分缓慢,对近岸人体健康、渔业资源及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将持续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