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拍全家福 穿上“珍藏”多年新衣

中青在线2017-12-26 05:42:17显示图片

  今年25岁的杨董清来自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自2015年起,每年春节他都会到家乡山区里的村民家中免费为他们拍摄全家福、个人照,并把冲洗好的照片装框送给他们。

  3年来,他已经为4个乡、200余户、上千位老乡免费拍摄并送去了照片。

  杨董清说,“在一些落后的山区,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拍过一张照片,而我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拍一张全家福。”

  爷爷生前的愿望 希望拍一张全家福

  出生于1992年的杨董清今年25岁,他的爷爷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一位普通村民,老人生前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拍上一家全家福。直到2011年老人去世,他的这个愿望都没有实现。

  那个时候开始,杨董清心底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帮像爷爷这样一辈子都没拍过照片的人拍张全家福。

  2013年,读大二的杨董清花费5000多块钱买了第一台相机,是一部入门级的单反。最初的时候,拿到相机的他也跟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一样,喜欢拍花花草草之类的自然风光。

  直到2015年春节,杨董清回家过春节,帮朋友到一个村子里拍照。“那是一个比我老家还要穷的山村,孩子和老人看相机的眼神,充满了新奇和期待。”杨董清再次想起了爷爷生前的愿望,就决定以实际行动帮这些村民拍张全家福。

  回家以后,杨董清向父亲讲了帮老乡免费拍照的想法,“当时我爸就表态说支持我,还提出要帮我打下手。”

  就这样,杨董清开始了“全家福公益摄”的第一年。

  老乡拍摄全家福 像在进行重大仪式

  截至目前,杨董清的公益项目已经持续了3年,他也为4个乡、200余户、上千位老乡免费拍摄并送去了照片。

  如今,杨董清已经不记得帮老乡拍的第一张全家福是在哪个村子,拍的是哪户人家,但有些细节他却记得很清楚。

  在杨董清看来,帮这些村民拍照最大的难题是逗他们笑。村里的老乡过了大半辈子,很少有人拍过照片,面对三脚架支起的照相机镜头,老人都变得异常拘谨和严肃,双手常常无处安放。小孩子也坐得端正,剪刀手的手势都很难比画出来。

  还有每次拍照之前的准备工作,杨董清看着老乡们认真地洗头发、再梳理出一丝不苟的发型,像是在进行重大的仪式。多数人都会穿上“珍藏”多年的衣服,甚至还有人擦亮常年不穿的皮鞋,扎上进城才会用的皮带。

  准备的间隙杨董清也会跟老乡聊天,问他们日常的生活,他经常听到的是:儿子长年不回来,孙子每天在家想爸爸。还有一次正赶上老乡家里唯一一头水牛死掉了,全家人强忍着不快招待前来拍照的客人,盯着镜头的时候勉强咧开嘴。

  在谈到生活困境的时候,25岁的杨董清并不能十分体会这些老乡的难处,也不知道怎么把话接下去,他只是暗暗下决心“把这张全家福拍得好看一点吧”。

  公益项目曾遇质疑 拍摄计划将继续

  杨董清的“全家福公益摄”持续了三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他。很多网友对他的行为点赞,也有人认为他在炒作,“现在怎么可能还有一辈子一张照片都拍不上的人?”

  杨董清对质疑他的人表示理解,“他们没有亲眼看到过那些老乡第一次拍照的喜悦,没有亲身体会过一个村子相邻两户人家之间的山路要走上半个小时,不相信他们的贫穷情有可原。”

  除了外界的质疑,杨董清也遇到过别的困难。最初项目开始的时候,他和父亲到村里为老乡拍照,很容易被村里的人当作是骗子,“大家本来经济不宽裕,都怕拍完照再收钱。”后来他们找到村委会或者小组组长,通过他们的协调,拍摄才很顺利地开展起来。

  当然还有经费来源问题,“一张A4纸大小的照片,打印费要十几块,相框是20块,每张全家福的成本差不多30多块。”2015年杨董清读大四,他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加上朋友的募捐解决了经费问题。毕业以后,他自己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自备电脑和打印机,拍完全家福随即制作照片,成本降低了不少,收入也完全能够负担“全家福公益摄”的费用。

  “不管外界怎么看,这个项目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目前,200多户老乡已经拿到了全家福,杨董清已经在准备2018年春节期间的拍摄活动。

  文/本报记者 张香梅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