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经验: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添砖加瓦

中青在线

    中青在线讯(刘婷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邢婷)最近,儒学高等研究院国际汉学研究中心刘心明教授正在忙活一件事儿,就是推进与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宋元汉籍珍本的数据库合作,“如果谈成,我们将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跟对方实现合作的机构。”

    收集整理散落于世界各地的珍贵中华古文献,是山东大学正在主持开展的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其前身是开始于2010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以郑杰文教授为首席专家。根据学术界倡导,山东大学在《子海》的基础上将合作编纂古籍范围由子部扩大到经史子集四部,将协同合作对象由中国台湾和日本扩大到韩国、俄罗斯以及西欧、北美诸国。

    这项工程已于2017年4月正式启动,未来五到十年,将对山东文化建设发挥至关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对于这样一项全球性的工程,郑杰文教授曾说是一个“工夫活儿”,刘心明教授给出了大概需要50年的时间判断。不过他也说:“如果是疏而不漏,这项工作估计需要30年,即用30年完成85%以上的任务。”在这个地方,大家的共同心愿就是摸清中华古文献的“家底”,把所有大陆缺藏汉籍珍本再生性回归。

    在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期间,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教授曾这样介绍当下儒学研究的发展形势:国家更加重视文化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中的作用,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就是最好的文化代言,由此带来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热潮。

    在孔孟故里的山东,更是有着对儒家文化一以贯之的传承和弘扬。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进程中当好排头兵”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大概回顾最近几年山东的文化盛事,都能发现山东大学的身影,且多为主力担当。

    以孔子诞生地命名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旨、把永久会址设在儒家文明发源地的世界文明论坛,也是第一个由中国人主办的世界文明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国家文化交流与推广的重要品牌。这个论坛主要的学术支撑和协办单位,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2017年9月,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举办,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国内外儒学研究专家围绕“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山东大学是大会主承办单位之一,且组委会明确了自本届开始,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具体负责组织事宜,山大将充分发挥自身综合优势,深入发掘儒学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在儒学走进乡村方面,山东大学作出了引领性贡献。儒学高等研究院颜炳罡教授是乡村儒学的创始人和主将,在乡村设立儒学讲堂,使儒学进乡入村,近三年在济南、聊城、泰安、德州、潍坊、东营、菏泽、济宁等多地开设儒学讲堂,对提升村民道德水平、改善乡村社会风气发挥了积极作用。团队与山东省文化厅合作,推出“尼山书院+图书馆”运行机制,这一“社区儒学”模式目前已在山东省66家图书馆推广,成为全国图书馆拓展新功能的样板。

    2011年10月,《山东文献集成》竣工学术研讨会举行。作为山东省政府特批重大文化工程,《山东文献集成》是一部专门收录山东先贤著作的大型丛书,抢救了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文献,使得一大批世人难得一见的孤本秘籍能够流通于世,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较大方便,同时弥补了山东没有代表性地方文献丛书的缺憾,可谓山东文献整理的里程碑。近年来,山东大学陆续推出《20世纪儒学通志》《杜甫全集校注》《两汉全书》《百年易学菁华集成》以及《子海珍本编》等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作出了突出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下一步,山东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依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结合山东省得天独厚的儒学资源,继续深入挖掘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建设,积极参与山东省对外文化交流整体规划及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建设。继续做好“曲阜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的规划设计工作,推进二期项目规划设计,总结文化项目实施运行经验,为基地日常运行与文化项目运作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编:张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