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美航天最新接触:明确提及月球火星探测!

中青在线

  这是来自中国国家航天局上月末的一条官方消息,其中包含的信息量巨大。

  11月30日,中美两国在北京召开政府间民用航天对话第三次会议,双方认为,“空间探索领域可作为中美民用航天优先合作方向,在国际深空探测协调组等多边论坛框架下,进一步加强空间探测计划、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的交流与合作”。

  在此前的公开信息里,这样的表述十分罕见!

  那么所谓“政府间民用航天对话”是什么机制?

  中美政府间民用航天对话机制建立是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成果之一,首次会议和第二次会议分别于2015年、2016年在北京和华盛顿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帮办乔纳森马格里斯共同主持。

  会上,中美两国一致认为,中美政府间民用航天对话机制是推动中美两个航天大国在全球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事务中加强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渠道,继续保持中美在航天领域的对话接触,对增进两国在航天领域的互信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一次接触还透露什么消息?

  会上中美双方就诸多问题达成一致,比如——

  强化两国在民用航天规划与空间政策方面的交流十分重要,建立稳定长效的空间政策交流共享平台,有利于协调中美双边和国际多边合作政策,指导两国航天以多种形式交流合作;

  加强空间碎片及安全领域合作符合中美两国航天发展共同利益,双方将继续加强在政策、安全标准和数据以及操作等方面双边交流与合作

  空间技术是防御和减缓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中美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空间技术的优势,推动在空间技术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数据共享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合作。

  此外,双方还同意利用对话机制建立多层级合作渠道,支持中美航天领域非政府组织开展沟通与交流,探讨开展商业航天合作,鼓励两国科学家定期召开科学会议、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组织的活动

  新闻链接:

  杨利伟谈中美航天合作:政府层面尚未完全开放

  北京时间6月4日凌晨,由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科学载荷,乘坐美国龙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次搭载项目的实施,被认作是中国空间科学项目首次登入国际空间站,标志着中美空间科学合作取得“零”的突破。

  6月6日,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在北京开幕,杨利伟谈及这一问题时表示,国际合作是整个航天发展的大趋势,从我们国家来讲,现在和很多国际航天组织以及国家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也开展了大量合作。他所在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也和包括欧洲航天局在内的一些国际航天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

  至于中美之间,杨利伟说,因为有当年的沃尔夫条款——一项禁止美中两国之间任何与美国航天局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的条款,很长时间以来美国在航天方面对中国是“一个屏蔽的状态”。

  而这次所谓“零”的突破,在杨利伟看来“是一个信号”,将来会有更多空间科学层面合作的可能性。

  他同时表示,目前来看,包括6月4日国际空间站科学载荷项目在内的合作,都还仅限于学术层面的合作,还谈不上国家层面的合作。“政府层面还没有完全开放”,杨利伟说。

  记者&微信编辑:邱晨辉。综合中青在线报道。

责编:吴蕴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