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工匠丨10年巡线10万公里,他是护卫战机“动脉”的司泵兵

中国军网

  爬出泥坑时,由于长时间经受航油腐蚀,张森森的胳臂和小腿都红通通的。

  虽然处置好了漏油点,可他们的任务却并没有结束。

  来不及喘口气,张森森又开始着手油料回收。每一滴油都是部队的财产,就这么舍弃了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对庄稼造成损伤,对环境造成污染。

  过滤、汲油、输送……张森森使劲儿转动着手摇泵,地表的油一点点地流向储油桶,不多一会儿,便灌满了两大桶。

  这一招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当年到司泵班没多久,繁重而枯燥的巡线任务就让张森森打起了退堂鼓。当时老班长王勇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成功的路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是啊,巡线任务虽然繁重,可事关管线安全;岗位虽然枯燥,可影响飞机升空。自己过的每一天、走的每一步,不都是在为“战鹰”铺就飞天路么?想到这里,张森森的心里豁然开朗。

  从那以后,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不仅主动要求巡线,还“发疯”似的拼命学习。学习室里有他,训练场上有他,巡线路上有他,而且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不到半年,他蒙着眼,光凭嗅觉就能分辨出48种航空附油,对油料输转流程、储存技术要求都是“一口清”,对收发管线上的200多个阀门都是“一摸准”,成为班里的技术骨干。

  在日复一日的巡线中,他也慢慢摸索出一些经验,不仅绘制了专门的巡查路线图,标注了52处容易出现渗油漏油的重点区域,还总结出了“三看、三闻”的巡线口诀,以及雨雪天查漏法、快速堵漏法、彻底回收法等18项经验方法。三等功、“优秀士官”“节油先进个人”等荣誉也纷至沓来。

  “走,找老乡商量商量,看看受损的玉米怎么补偿!”来不及清洗泥污,张森森一招手,带着战友向不远处的村落走去……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