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数万藏品 铁路迷“博物馆”见证京津冀速度

2017-09-19 09:40北京晚报

  三十多年收集数万件藏品

  铁路迷的“博物馆”

  见证京津冀速度

  百年前的铁路规划图、火车信号灯,蒸汽火车时代的老照片,不同年代的火车模型、火车票、站台票,半个多世纪里不断调整的列车时刻表——铁路迷赵联忠的家就像一个小小的铁路博物馆,见证了中国铁路的百年变迁。

  1900年左右的火车信号灯(中)。

  赵联忠是石家庄人,今年58岁,三十多年里他收集的数万件藏品记载了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的前世今生,也见证了高铁时代“轨道上的京津冀”的发展进程。

  承载记忆

  穿越时光的老物件

  “啤酒饮料矿泉水,香烟瓜子火腿肠,前面的同志,麻烦腿收一下”,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火车留给我们的记忆。那么再之前呢?是老一辈的口中冒着滚滚白烟的蒸汽火车、悠扬的汽笛、简陋的木质车厢、提着水壶的乘务员……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不知道,以前坐火车喝水要买票的,就是茶券。”赵联忠打开票券整理册,圆形的铁路茶券色彩斑斓。“吉林搪瓷厂”的茶杯碗碟,哈尔滨的“友联金笔”,上海的“文文金笔”、“科发眼药水”……茶券上的广告五花八门,票价五分钱、一角钱一张。买了茶券,乘务员提着水壶过来,倒在大肚瓷杯子里。印着各铁路局标识的水杯,摆在赵联忠的藏品陈列架上,讲述着属于那个年代的火车记忆。

  赵联忠的藏品里,年头最久的是一盏古董信号灯。“这是1900年左右的火车信号灯。你看,这是最老式的灯,点蜡。”赵联忠打开灯罩,里面残留的白色蜡痕清晰可见。“后来是煤油灯,《红灯记》李玉和提着的那种,再往后就是电灯,用电池的、充电的、锂电的。你看,这盏灯有些年头了,给信号还是手动,转里头的拨片儿调出不同颜色的光。”他边说边拿起信号灯挨个儿演示,动作熟练。

  赵联忠向记者介绍书房陈列的藏品——“毛泽东号”列车模型。

  收藏故事

  一件藏品花了半年工资

  从百年前的老物件儿到高铁时代纪念藏品,火车模型、信号灯、列车时刻表、铁路规划图、专业图书,最多的是各种票证,火车票、月台票就有两三万张,分门别类地装在了一个个册子里。2013年12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他“铁路主题藏品收藏之最”称号。

  赵联忠告诉记者,他1982年复员后回到石家庄,在火车站工作,从1985年开始收集各种关于铁路的物品。除了利用工作的机会收集,他平时一有时间就去市场转一转,最近的是石家庄西北二环附近的古玩市场,骑车两个小时,到周末有时间了就去北京的潘家园、太原、郑州等城市,再远些,就是南方各地,全国天南海北地跑。不仅跑得勤,为了收集藏品,赵联忠也是用尽心思——每到一个城市,到站之后就先寻摸一番,捡乘客丢弃的票,然后是古玩市场寻觅,还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帮忙。

  火车票是票证里赵联忠收藏最多的。其中几张得来不易,赵联忠尤为珍视。“这张车票就是托朋友寄回来的。”他拿出一张车票,这张看似普通的火车票是他的珍藏。这是一张2011年的车票,6224次列车,从“东方红”开往“太阳升”。“现在买不到这张票了。我一个朋友到了黑龙江,他为了买这张票专门跑这一趟,可惜没买到。可能线路改了,两站之间没有直达。”赵联忠说,他手头的这张是儿童票,“能省就省点儿”。

  印着各色广告的铁路茶券是旅客买水的凭证。

  他平时省吃俭用,攒点儿积蓄就用在购买藏品上。其中一件花了他半年的工资,就是2011年面市的以“毛泽东号”机车命名的55周年纪念模型。1946年10月30日,诞生于哈尔滨机务段的“毛泽东号”机车,是我国铁路运输战线的一面旗帜。1977年退役后,铁道部将它作为特殊文物收藏。2011年,铁道部以1946年命名的蒸汽机车为原型,按1比48的比例,制造了5500台仿真精品珍藏模型。赵联忠当时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工资,模型的售价6000多元。最终,他还是咬咬牙买下了,“这些模型是限量的,我要犹豫就会被别人买走。”

  为了收藏花了多少钱,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藏品太多,书房放不下,他在小区里买了一间30平方米的地下室专门放置藏品,地下室还放了一张桌子和一张简易床,只要一有空,就在书房、地下室整理这些宝贝。

  记录历史

  火车拉来一座城

  石家庄被人们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赵联忠收藏的一张民国二十五年制“正太铁路客票价目表”,正是这座城市兴起之初的见证。

  石家庄名为“庄”,原本确实是个只有200多户人家的普通村庄。从1907年起,成为卢汉与正太两条铁路的交会地。正太铁路就是现在的石太铁路,石家庄到太原,以原起点河北正定而得名。原计划由河北省正定县的柳林堡修至太原,后因线路经滹沱河架桥困难,改由石家庄修起,故又称石太铁路。正太铁路与京汉铁路在石家庄通车后,石家庄成为物资集散的陆路交通港口,货物转运业应运而生。一批近代工业企业相继成立,商业、饮食服务业、钱庄、银号随之兴起。

  一个世纪以来,铁路运输不断带动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赵联忠收藏的火车票里,始发终到或是经由石家庄的数不胜数,这既是因由工作便利,也是源于家乡情结。

  让他引以为傲的,不仅是珍贵藏品,还有他参与设计的火车站台票。

  1997年,赵联忠参与设计了展示石家庄风土人情的站台票,一套十张,是为了纪念石家庄解放50周年发行的。站台票采用的照片是他拍摄的,既有客站新貌,也有赵州大石桥等著名景点。2007年,石家庄解放60周年,他又参与设计了第二套站台票,在石家庄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和景区取景,一共设计了12组站台票,都被铁路局采用了。

  赵联忠说,从小在石家庄长大,后来成为石家庄车站的员工,同时又是一个铁杆铁路迷,能够参与设计石家庄站台票对自己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感受变迁

  见证京津冀速度

  这些藏品记录了石家庄因火车而兴的前世今生,也见证了它在高铁时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新面貌。作为一个一直在路上的收藏爱好者,赵联忠也在旅途中切身体会到“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飞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乘火车去北京,半夜出发,坐四五个小时,到北京天刚刚亮。然后再坐车一个多小时到潘家园的古玩市场。”在他的记忆里,北京是跑得最多的,天津的市场也去过多次,要在北京中转。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铁路历经六次大提速,乘车时间不断缩短。“现在我也常去北京,单程1个多小时,上午出门,晚上就回石家庄了。”以前去天津在北京中转,2015年年底津保铁路开通,石家庄出发不必再绕道。

  越织越密的铁路网、越来越快的速度,轨道上的京津冀日新月异。

  今年8月,铁路部门扩大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在京津冀地区安排开行22.5对复兴号列车。京津冀区域内10个车站有复兴号动车组经停,其中途经石家庄的3对列车均在京广高铁上运行。这不仅是复兴号首次在京广高铁上露面,也是石家庄首次迎来复兴号。

  “在和谐号旁边,马上要添一个复兴号了。下个月我应该能买到。”赵联忠看着陈列架,合计着让复兴号机车模型早点儿“入驻”。

  本报记者 赵晓路 文并摄 J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