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月生活费超1600元?看看“50后”“60后”们……

2017-08-25 16:54光明网

   “70后”大学生:BP机必须有,去旅游是最大梦想

  “手里拿着大哥大,腰里挂着BP机。大哥大要上万元,学生党买不起,还是先花千把块买个BP机吧。”1977年出生的郑蕾,1995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从西安来到北京。

  郑蕾回忆,刚开始读大学的时候,用BP机的人还很少,到毕业时,基本上就是学生们的必备品了,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她记得,一台BP机的消费可不低,贵的要上千,便宜的也要几百,再加上一两百的入网费,每年六七百的服务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1996年入读北京电影学院的赵薇,和同学老师的毕业照(图片来自网络)

  “且不说调查的准确性,如果现在北京三成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1600元的话,我觉得真的不高,说不定还算节俭的。一位亲戚的孩子在二线城市上大学,每个月都要1500元,据说还处于中等水平。”郑蕾表示,自己当年一个月生活费也要大概五百左右,应该在同学中也是属于中等的。

  她表示,“也有同学是啃了四年馒头咸菜过来的,但毕竟是极少数。家庭条件差一点的就花的少一点,家庭条件好的就多一点,我觉得都很正常。”

  她感觉,虽然都是读的相同的学校,但当时有些同学家里做生意,早就是所谓的万元户,同学之间也开始形成了不同的圈子,与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无关系。

  郑蕾回忆,大学的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那时候没有淘宝,女孩子还是喜欢结伴去服装批发市场淘货;网络游戏也没那么普及,更加没有现在一呼即来的外卖服务。”

  她表示,当时大学生不像现在的学生喜欢宅在宿舍里,大家还是喜欢骑着自行车满北京去玩,去各大校园转转,联络一下感情,或者体育场看场球,话剧院看场话剧。她的很多生活费也花在了这些地方。

  “当然最向往的还是假期去旅游,上大学了,终于有了一点自由,不用爸妈带着出去了。”她表示,当时出国游还是比较少,假期游学什么的也还没有流行。

  “80后”大学生:手机和电脑成为上学标配

  “我的状况比较差,可能连平均水平都达不到,也不具有代表性。”1983年出生的武媛媛,2003年入读山西大学。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差,她申请了每年6000年的国家助学贷款,交完学费,还剩3000多。学校一个月有90元的餐补,再加每月一两百的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的收入,基本上不需要向家里要钱。

  “80后”大学生身穿学士服(图片来自网络)

  她表示,算下来,她每月平均可以有400多的生活费,但自己比较节省,根本花不了那么多,大部分都省了下来。基本上三餐都在食堂吃,挑便宜且比较管饱的东西吃,一个月偶尔奢侈一两次,在二楼餐厅点个小炒,算是改善生活。和同学出去聚餐,最奢侈的也就是30多元一位的自助,基本上每次都要吃到撑,一个学期最多一两次。

  至于“85后”大学生才比较普及的上学标配——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她到了大二才从自己攒的零花钱里省出来200元,买了一部二手的蓝屏手机,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当时同学们基本上已经用上了现在看来比较简陋的低端智能机,但当时都是大家眼里的高级货。

  “感觉当时大家的生活消费差距还是比较大,一个月四、五百或者六、七百应该是平均水平,但有的人比较有钱,买一台进口的CD播放机就要2000多元,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也要上万。”她表示,大家当时的消费来院基本上还是来自家里,出去外面打工或者勤工俭学的机会并不多。那时,基本上学生用信用卡的也很少,也没有各种校园贷或者网贷平台,大多数人消费都还比较理性。

  对于媒体报道的大学生每月1600元的生活费,武媛媛也能理性看待。她认为,一方面,这几年各方面的物价上涨很快;另一方面,“90后”的大学生面对的诱惑确实比她10年前上大学时多很多,消费需求更强烈。

  在她看来,“如果是对自己有益的投资,而不是盲目用在胡吃海喝或者攀比上,1600元,甚至更多,只要是能力范围内的,都可以接受。因为现实证明,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文中被采访者张来成、李琳、郑蕾、武媛媛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