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本科拿专科文凭,清华7年前就这么干了!

中青在线2017-08-03 11:26:33显示图片

  导读:

  近日,“本科不努力,毕业成专科”的话题引发热议,原来是因为华中科技大学的一项学业新政中规定成绩未达标的同学可转为专科毕业,这可吓坏了学渣们……其实这可不是首例“本降专”案例,清华大学早有类似政策,早在7年前,中国青年报就曾报道过清华本科生拿专科文凭的案例,而且他们可不是学渣~

  华中科技大学:下学期正式施行

  近日,一篇名为《关于印发<华中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在许多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中热传。根据文件的内容,普通本科生因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而受到学籍警示处理,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的,可申请转入专科学习,达到专科毕业要求后,按专科毕业。

  关于学籍警示处理的问题,文件中称,学校今后每学年秋季将对普通本科生(新生除外)所获学分梳理一次。对未达到培养计划总学分四分之三(二年级为二分之三)者,给予黄牌警示;对未达到培养计划总学分二分之三(二年级为二分之一)者,给予红牌警示。受到红牌警示或者累计两次受到黄牌警示的,应转入专科学习,否则予以退学处理。

  根据文件的规定,本科生转入专科学习,必须自转入专科时起三学年内取得专科毕业资格,否则予以退学处理。转专科学习的学生学费按该本科专业学费的75%收取。转专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得转回本科,不得转专业。“本办法从2017级学生开始执行。2016、2015、2014和2013级(五年制)本科生可参照执行。”

  华中科技大学校办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这份文件的真实性。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的工作人员也证实,学校已经下发了这份文件。一位教务处工作人员表示,这份文件应该下学期就将正式施行。

  老师:人性化选择

  一位化学与化工学院教务科的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每年都会遇到一些学生,在大学期间很颓废,在学分清理时按照校规应予以退学。但有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原本优秀的情况下,现在被予以退学,接受不了。”他表示,学校层面在校规的余地里,从人性化角度考虑,给予了学生转专科的选择。学生在转入专科后,学习压力会小很多。

  该老师表示,此后学生如果能顺利拿到一张专科的毕业证,比直接被退学了之后,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要高一些。“在公平的问题上,首先和在校正常学习正常毕业的学生不构成冲突,而对于这些学分达不到的同学来说,这是给他们的一个人性化选择。”

  清华大学:此前已有类似政策

  根据2015年7月修订发布的《清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因课程学习不合格导致一学期所取得学分低于12学分者,转入试读,暂保留学籍一年。

  根据清华大学的规定,试读期间,春秋两个学期取得的学分总和达到30学分以上,且取得夏季学期全部学分者,可以解除试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试读一次,试读期为一学年。试读期满,未达到解除试读学分要求者,转入专科学习或者退学。

  此外,清华大学也规定因身体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可以申请转入专科学习。

  七年前,他们就这样做过了

  ▲ 2010年9月6日 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

  清华本科生拿专科文凭,未必非英雄

  (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新玲 实习生:钟宇飞)

  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人数不多,相对其他按部就班读书、迈进大学校门、顺利毕业工作的同学,他们的经历有些特别,甚至有些跌宕起伏。在他们中间,不乏当年高考成绩是本地区的前几名甚至是状元,考入清华大学读书,但是因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者忙于在校期间创业打拼,最后学分不够清华大学所要求的本科毕业标准,而获得了一张专科文凭。

  他们为什么拿不到本科所要求的学分?他们放弃本科毕业文凭是否可惜?他们在学期间就开始创业,如今成绩如何?

  选错了专业还可选择创业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沈童开始迷恋电脑和网络。那个时候,互联网在中国刚刚起步,清华大学所在的中关村正是兴起中心。没多久,沈童就能自如拆装电脑软硬件,对网络应用轻车熟路。

  因为痴迷于新技术,沈童无心功课,到了大三,学分已经落下许多。没办法,只好休学一年。但是重新开始的大三也没有让沈童改变,这时,他开始参与一个清华学生的创业团队。这个团队主要是与中关村电脑销售公司合作,帮校园里的学生买电脑,从中赚取差价和利润。

  钱赚了一些,创业经验也积累了一些,代价是沈童毕业时面临拿不到本科毕业证的窘境。此时他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拿专科毕业证,二是拿肄业证。在沈童看来,肄业证不如专科毕业证,因为肄业证根本就不算毕业,专科毕业证至少说明他在清华大学毕业了。

  “清华大学当时的这项规定还是非常人性化,学分不够本科毕业可以给专科毕业文凭,好像后来没有这项规定了。”沈童说,他当时拿这张专科文凭也是为了给父母一点安慰,如果自己决定,有没有都无所谓。

  文凭是张纸

  毕业后的沈童选择了继续创业。采用的是通过客户口碑覆盖到新客户的销售方式。在沈童看来,这样的销售方式有优有劣:优势在于口碑上佳,不用担心客户流失;劣势在于客户积累只能被动依靠老客户来发展,很难一夜暴富。“这样的方式,不指望一下子挣很多钱,但第一从良心上你没骗人,第二你不需要花精力跟客户扯皮。”

  经营一家公司,让沈童有时觉得压力很大。一到公司,他的脑子装的都是员工工资、公司房租、销售业绩……有时,沈童也会想:“如果给别人打工,也许是一个技术经理,基本月薪也不会低,过得也还行。但是,现在也至少有点责任感了,时间支配也比较自由。”

  沈童不回避自己的清华大学经历,当被问起没有拿到本科毕业证是否觉得有遗憾时,沈童毫不犹豫地说:“不遗憾。想一想,按照常规我拿到了本科文凭,也还是会选择留在北京创业,与现在的状态一样。所以,有没有那张纸,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

  现在沈童的公司里不乏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这样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有附近高校的兼职学生。但是一旦这些兼职的学生面临毕业,或者毕业论文进入紧张阶段,沈童都会建议他们以学业为重。看上去,这似乎与他自己视文凭为废纸片的经历相矛盾,他这样解释:“每个人的经历都不能复制,我也不想让他们对不起自己的父母。”

  谈到未来,沈童认为自己有点保守:“公司业务稳步增长,对得起自己的员工。”前几年他也曾给自己的公司定下了快速扩张的长远规划,可是他很快发现不现实。在他看来,现在已经不是可以快速产生DELL、Intel、爱国者那样品牌公司的年代了,一步步走稳、避免大的风险才是最正确的发展之路。

  能证明自己的不只是文凭

  同样从清华大学毕业,同样获得专科毕业的杨瑞与沈童很类似,用他们的话是两个人“臭味相投”。

  1998年,杨瑞以上海高考前几名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其实当初选这个系很盲目,听别人说清华的电机系最好,那么分数高的学生自然要学这个。”杨瑞一进入大学就发现自己进错了门,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多少兴趣,但是当时转系又很难。

  杨瑞英语很棒,对英语教学和培训非常有兴趣。大一下半学期,杨瑞就走出校门,开始在外面的英语培训学校教课。

  “有舍才有得吧,既然我不喜欢自己的大学专业,那么就把时间多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杨瑞也并不是完全放弃专业,可是时间精力毕竟有限。他的状况很快引来了老师和辅导员的关注,不断找他谈话。“他们是好心,我也感谢他们,但是我有自己的选择。”杨瑞依旧边上学边当英语老师。因为他与学生年龄差距小,非常受学生欢迎。杨瑞在当老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有一次,杨瑞为一家公司做了三天口译,挣了2100元。拿到报酬后,他立刻去中关村买了一部当时还属于奢侈品的手机,成为当时全系第二个买手机的人。至今杨瑞还记得那部手机的型号。

  在外面兼课,一开始杨瑞还瞒着父母,后来瞒不住了,父母也来劝阻他,希望他能安心读书。可是杨瑞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其实,杨瑞在大一时就拿到了本科毕业所要求的将近二分之一的学分,即使大量时间在外面给学生上课,凭着高中的老底,大一时数学也能考八九十分。

  “哪怕高考数学不及格,只要埋头学习,你也不会被清华的学生甩到后面,反之即使是中学奥赛金牌得主,只要不学了,成绩照样也不行。”现在身为自由教师的杨瑞,已经在英语培训业内小有名气。目前他专门为高中生提供美国SAT考试辅导,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同时也是在反思清华时代的自己:“当时自己不太懂得如何合理规划时间,父母和中学的老师也都没有教过自己这些。”

  杨瑞从不回避在清华读书而学分没达到本科毕业要求这个事实,但是他仍旧觉得有点遗憾:“人生就是由一个个遗憾组成的吧!”

  不过遗憾归遗憾,杨瑞从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其实我当时可以从清华拿一张英语的第二学士学位文凭,可是有什么用?高考时的成功让我顺利进入清华大学,这已经足以证明我的能力了,我真的不需要一张纸来证明什么。”不过,为了不让一直以自己为骄傲的父母伤心,杨瑞与沈童一样,最后拿了一张专科文凭。

  2007年,杨瑞曾经以学习更精深的专业知识为目的考入了清华大学国际MBA班,在交纳了5万元学费,上了一个月课后,他就发现这次上学与当年进入清华大学读本科一样,与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距离太大,于是他又一次选择了“退学”。

  目前,杨瑞正在准备成立自己的公司,专门给中学生提供出国培训,而且是高端的一对一培训:“这是一个高精尖领域,谁先进入谁就有机会占领这个市场的高地。”

  即将进入而立之年的杨瑞非常忙,忙到与别人约好打电话精确到几点几分,忙到飞回上海看父母第二天就飞回。创业阶段,他不想恋爱,怕自己也像其他同学一样被家庭羁绊,办公司需要资金,他正筹划着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

  稍有空闲,或者与别人谈形而上的问题时,他也思考自己走这条路是否最佳,不过结论总是:“我教书育人,不比我那些同学对社会的贡献小。”

  来源:中青报·中青在线

  编辑:陈新怡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青鲁班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