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话剧院《天堂里的老师》亮相第七届中国儿童戏剧节

中青在线2017-08-02 10:54:27显示图片

  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 “因为我是老师!”朴实的六个字道出了身为老师的一份责任,也道出了在危难来临时,老师的伟大。8月3日,安徽省话剧院将这部反映安徽大别山中“师魂”传承的儿童戏剧作品《天堂里的老师》带到第七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舞台,用浪漫且诗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在中国儿童剧场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深入山区挖掘生活融入直击灵魂的力量

  《天堂里的老师》创排于2016年7月,讲述了在皖西大别山区,王元老师在自然灾难来临时,舍己救人,保护学生,将“师魂”代代相传的感人故事。为了让该剧反映更加真实的山区生活,让剧目展现更加动人的情感力量,《天堂里的老师》的编剧、国家一级编剧陈传敏和该剧导演兼编剧、国家一级导演许曼地多次带领演职人员深入金寨县山区进行采风创作,“这个过程中我自己学到了很多,很感恩这个过程。通过和学生、老师的接触,到乡村小学走访,感受他们的热情和对学习的渴望,我希望能通过这部剧,达到鼓励大家的目的。”通过深入挖掘生活,剧中融入了“最美教师”陈万霞给孩子过生日的艺术改编,广受好评的“阳光信箱”的故事等,许多看过该剧的观众都表示感受到了老师的伟大,感受到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美好的职业”。

  在感动之外,《天堂里的老师》还向观众展现了孩子在困难之后的成长,对教师精神的传承。剧中的王元老师是一个能和孩子们玩儿在一起的老师,就像邻家哥哥一样。而在自然灾难来临之时,他为救孩子而牺牲的举动又让他的形象高大起来。追根溯源,这一切都因为王元在童年时遇到的好老师洪梅对他的影响;向未来看,王元老师的行为又影响着他的学生。“他(王元)救人不是正义的冲动,而是在他灵魂深处有一种精神,他的生命是洪梅老师舍身忘己地救出来的,因此他把他的生命又给了学生,这让我们觉得更加深刻。”著名戏剧评论家欧阳逸冰对该剧中表现的这种传承给予了赞誉。

  浪漫化舞美结合质朴音乐打造以情动人的舞台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儿童剧作品,《天堂里的老师》的舞美设计采用了浪漫化的处理方式,整体舞台通过简单明了的色块,烘托出舞台布景的画卷感。整个舞美随着剧情发展,逐渐描绘变色,勾勒出粗细不一,交错层叠的布景线条,组成空间组合式的结构。布景的设计与剧情中“家乡未来”画卷相得益彰,画中有画,形成完整的一体。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对于“泥石流”的表现,采用了演员扮演石块的方式,结合精心编排的现代舞,用浪漫的方式突出了灾难来临时的无情,使老师的牺牲少了一分哀伤,多了一分悲壮。

  该剧的音乐设计呈现出质朴的山间歌谣之特点,其中作为歌队出现的“山娃娃合唱团”用干净而空灵的吟唱唱出了孩子纯真的旋律。对于城市的孩子而言,他们或许不能很快地理解山区孩子的生活,但通过充满情感的词曲配合,可以很快引起城市孩子的共鸣,引领他们去感受整个故事传达出的精神。“一笔一画一个心愿,一字一句一声呼喊”,朗朗上口的旋律配合着动人的歌词,有如音乐剧般的体验更容易达到心灵上的感动。

  实力主创齐聚反复打磨出精品

  《天堂里的老师》汇聚了众多实力主创,由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优秀专家、安徽省话剧院院长、书记朱海燕担任制作人,国家一级编剧、文化部优秀专家陈传敏担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常务理事许曼地担任导演兼编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申奥为该剧设计舞美,优秀青年作曲家马大为为该剧作曲,安徽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刘磊为该剧编排舞蹈,同时联手鲁文韬、包尔温、张海侠、熊毅、葛俊、李铁等主创,共同创排了一部具有安徽地方特色、关注安徽留守儿童成长的儿童剧。该剧自2016年12月首演以来,先后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安徽省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安徽省十大演艺品牌剧目”等多个奖项,获得了专家、媒体、观众的广泛好评。

  为了将该剧打磨成一部精品,剧组更是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邀请了众多戏剧专家召开研讨会,将每一个细节做得更加完美。首演后,该剧再次打磨排练,人物更加饱满,结构更加清晰,情感更加动人。教师的伟大并不都需要生离死别来证明,但在生离死别中,我们更能看到教师的精神,看到“师魂”的传承。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