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老万的最后一班岗

中青在线

在高温下作业的老万浑身湿透

    祖韬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

    39℃、40℃、41℃,自上周以来江苏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7月26日,被称为“火炉”的南京城迎来了超过41摄氏度的高温,打破7月历史最高气温记录。

    在川流不息的铁道线上,有一群人在烈日下坚守工作,一天要为160多趟列车、2500多节车厢加水,保障旅客能够用上水,似火的骄阳让他们备受“烤验”,但他们从未退缩。

    万东洲是南京火车站加水组的一员,被同事昵称送水“龙王”的他今年九月就正式退休了,原本暑运可以在家调休的他选择了和同伴们一起坚守在炙热的铁道上。

    早上六点多天还不算太热,万师傅骑着自行车来到南京火车站,脱下湿透的衣服,换上工作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从第一节车开始,插管,开闸、冲管,等水加满后,再折回来拔掉皮管子。7:20分,这是万师傅今天“招待”的第一趟车,而这套动作他已经整整重复做了32年。

    南京站是个南北枢纽大站,停靠的大都是长途过路车,夏季列车用水量大,靠站的列车水箱基本都是空的,如果没有及时给水,那么整列车上一两千名旅客将没有水喝、没有饭吃、甚至如厕后无法冲洗,万师傅做的就是要尽可能地为列车多“补水”。

    给列车加水是极为辛苦的体力活,“走路石头扎,四季湿鞋袜,夏季热浪蒸,冬季寒风刮。”这是一首形容列车上水工的打油诗,也是他们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

实在太热了,老万用凉水洗个脸降温

    12点26分,万师傅和同事们已在高温中连续工作了5个多小时。老万和同事已经全身汗水湿透,衣裤被浸湿后就基本没法再干。

    夏天室外温度达到40℃左右时,股道里的温度就有50℃到60℃左右。站在其中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蒸笼”之中,使人透不过气,一出来就汗直流,衣服都没个干的时候,起痱子那是小事,不少人身上都脱皮起红斑。

    给水是个体力活,列车停车时间只有短短6~8分钟左右,老万他们要拖着十几米灌满水的橡胶管不停地来回奔走,管子有30斤,要有水的话有50斤左右,顶着列车空调排风口的热浪,一个上水工加一次水至少要跑500米,一个班下来,每人走的路就将近20公里,一天下来,手腕酸得连茶杯都端不起来。

    股道间的石头硌人,注水时摔伤、扭脚都很正常。一双劳保鞋,用不了一个月就会磨穿鞋底。辛苦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安全。作业中必须戴胶皮手套,有些水管和注水口会有铁丝,不注意就会把手拉个口子。还有临线的车子要是通过,速度有七八十公里,风大吸力也大,老万只能紧贴着滚烫的车厢边站着。

    连续在股道上加了3辆列车,热得实在受不了,趁着没有车,老万打开水管,直接用凉水洗洗头、洗洗脸、再喝上几大口,只能这样凉快凉快。

    下午一点半,忙碌了一上午的老万才回到休息室,把上午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换下来洗了。喝上几口水,打开爱人准备的午餐盒快速扒拉起来。

    “现在条件好多了。”万东洲感慨地说:“1985年刚到加水组连休息室都没有,后来有了电扇,2000年之后又配了空调、冷饮机,感到很满足了。”

    饭还没吃完,一辆列车马上进站,老万丢下饭盒走到门口,大家都纷纷起身准备进股道,相互之间配合默契,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表达。因为吃饭不规律,老万的不少同事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胃病。

    即将退休了,老万有点舍不得这份工作。老万说:“干了这么多年了,还是有点牵挂吧。”

    32年的加水生涯,万东洲服务的列车已经超过了100多万辆。30年间,铁路变化很快,从最初的绿皮车,到现在的空调列车、动车高铁,正是因为有了一个又一个万师傅这样平凡却有责任感的铁路工人,漫长的旅途多了一份舒适。

    中青在线南京7月28日电